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便聊聊】对记笔记学习的说明

2022-12-24 10:57 作者:j2kevin18  | 我要投稿

今天漫谈一下来源于个人生活经历的学习经验,特别是最近几次网哲大战后,我作为初出茅庐的小网哲更要出来说说。

首先不要模仿我一样记笔记,真的,像我上课我从来不记笔记。因为你上课获得的成果是你记笔记以后剩余的那个部分,如果你把这个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假想你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上笔记的话,那么会像仓鼠一样笔记越囤越多,但由于人偷懒的本性你不会往回看。你要把精力利用在就是你不记笔记以后,想想这个东西给你增添了什么,而不在于就是增添了多少笔迹,这种东西确实如排泄一样刺激,但没有太大意义。

这当然不是鼓励大家什么都忘记,而是说这是一点点学习的经验(当然我个人学习能力也不是那么强),就是说有时候你把自己迷失在大量的文件和笔记当中,反而是一种对真正重要事情的逃避。这就有点像我以前看过的齐泽克教提高生产力或者说工作效率的一个视频,里面大概的意思是说,有时候我们拖延症不是因为做的太少了,而是因为我们做的太多了。做的太多,你才会拖延,所以说拖延与多的生产是有关的,与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的生产是有关的。

比如你总会发现你同事包括你的家人和亲友里面,总会有人抱着头整天就把自己弄得非常爆炸,忙于各种各样的琐碎事物,然后你一戳他就整个怒发冲冠:“你为什么要阻拦?你为什么要这个打扰我?我的事情很多......”,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人,他忙来忙去,不仅没有忙到点子上面,似乎它构成了一种本质性的结构。你可以说它有点像是那个鼠人,这个是深层次跟弗洛伊德那个鼠人案例是有关系的,就是那个人很聪明的,但他把大量的精力去想象一种可怕的刑罚是如何发生在他自己与他亲近的人的事情上。问题是他为什么把这个大量的精力投入在一些边缘的事情上面?不是说你仅仅指责他这个事情做的不对或者说效率低就行了,它乃是一种精神方面的强迫症。这里就发生了一个辩证的转化:对享乐的拖延变成了对拖延的享乐。

所以你看很多人,他课上一直记笔记也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回避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你现在这一刻你可能理解了,下一刻你忘了,这无所谓。正因为没有什么东西会被真正的忘记,如果有什么东西会被真正的忘记,那就不存在无意识,也不存在创伤性的东西。恰恰没有什么东西会被真正的忘记,它只会被整合消化以后,把这个本质性的东西抓住了以后,这才达成了忘记,换成尼采他就会说,

遗忘是一项能动性的功能:它是一项成就,而不是一种缺陷。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强调,你这个人记得事情怎么那么少,那么容易忘事,然后什么什么。实际上按照尼采看来它不一定成立的,恰恰是因为这个奴隶道德占据主要的品质,你才会觉得遗忘是一项缺陷,因为奴隶道德它要求恨,要求报复,要求否定,但我们来设想一下这三种奴隶道德品质的成立条件是什么:你必须要记得那些创伤性的东西,把那些东西必须以极大的能量和重量占据你心理角落里面最为显赫的那些位置。所以说你想忘却忘不掉,忘不掉就成为一种刺激,一种外在于己的义务插在那里。你不得不去每一次你回顾自己的内心,都不得不去面对它,你整个人生就围着这些东西转,整个生活就成了一种带有报复性和怨恨性的生活,就被牵着走,这就是奴隶道德。

所以说这个在学习方面,他也是这个样子,这问题某种意义上不在于一方面你记得多少、你知道多少。你记得多少,但是你不会用这个,只会成一个书呆子。但有些人他喜欢书呆子,毕竟这个时代崇拜书呆子,一句话引经据典的然后什么什么就被人顶礼膜拜。但另一方面,如果你让这些理论或者很多事情在生命当中化为己用,就能够正儿八经的让你生命提升的健康一些。或者换句话说,不只是迷失在观念的丛林里面,像一个误入蜘蛛织网上的小蜜蜂一样,而是顺着它这个织网走去研究这个织网。

在遗忘这里我恰恰看重什么,而是遗忘以后有一个剩余,有些时候它代表一种胡塞尔说的“被动综合”,像一个后台程序一样,在人本身的生命中不断的综合很多东西形成自我的一个部分,所以说有时候你忘了它是被动综合进去的,但如果还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或者学习效率不高,这个只能说你在考试的层面上不是那么好。

但是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其本身的目的本身还是有一些在现代被遗忘的更宏观的目的。学习某种意义分两种学习,一种是工具性的学习,就是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然后学习我可能不喜欢的,但是为了涨工资或者别的迫切需求,我必须去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来掌握技能,这种就是工具性的。像是我在b站发文纯粹是想吸粉想用费曼学习法,就是这种。

还有一种学习是脱离这种目的论链条的,就是有种巴塔耶式的过剩经济耗费。这个耗费是什么?比如钱钟书(我高中老师特别爱提,我不怎么喜欢),他读的那种书很夸张的,就是大家根本不会去读,但是他就天天就是耗费在里面,像玩一样的去读。什么地方民俗的什么小考据,可以去看那个管椎篇,里面他读那种书就让你惊掉下巴,就是正常人不会去读那种书。然后你会觉得他读这些书没用,没用就对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是真正的学习:它不是在一种目的论链条里面的。所以说钱钟书他最后成为了钱钟书。

相比于他,其他人不太可能做这种事,都是好大喜功。当然这个不是坏事,但是终究有一些学习不是被这些所定义的。

【随便聊聊】对记笔记学习的说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