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对决》游戏牌图鉴——天时·雷动

本专栏罗列了三国杀:对决首个扩展包——天时·雷动的游戏牌卡图。卡图全部由本人制作,受限于素材稀缺,卡图不清晰等细节问题敬请谅解,本专栏也会持续更新。

为精简专栏,本文仅展示天时·雷动环境中出现的新卡牌,不列出与标准环境重复的:【杀】、背水【杀】、【闪】、【桃】、【酒】、【万箭齐发】、【过河拆桥】、【集思广益】、【无懈可击】、【碎石锤】、【护心镜】。这些牌及标准环境游戏牌堆参见

重要:碍于对决的卡牌描述较为混乱(雷动尤甚),对于其中一些问题,官方给出了勘误,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有待确认,因此我将部分游戏牌描述进行了校对和勘误,会和实体卡有部分不同。其中较为重要的勘误或者修订我会用⚠️(私货警告)标志一下,食用时敬请注意,也欢迎讨论。
为了条理清晰,这里仅作图鉴展示,对雷动的新机制介绍以及牌堆具体评析可以戳秋夜的这个专栏,也感谢秋夜和各位读者的帮助:


基本牌
雷【杀】
使用时机:每名武将出牌阶段限一次。
使用者:你的一名面朝上武将。
使用目标:使用者攻击范围内对手的一名武将。
作用效果:使用者对目标武将造成1点雷电伤害。
此牌的牌名为【杀】。

锦囊牌
伤害类锦囊牌
【唤雷】
指定你的一名武将为【唤雷】的使用者,再指定对手的一名体力值最高的面朝上武将为目标。使用者对目标武将造成1点雷电伤害。然后你进行一次判定,若结果为青龙,则你令使用者对你的一名体力值最高的面朝上武将造成1点雷电伤害。
⚠️“指定对手的一名体力值最高的面朝上武将为目标”中“面朝上”不存在于实体卡描述,经官方勘误,此处仅计算面朝上武将。
⚠️经官方勘误,唤雷造成伤害的来源均为使用者;

【黄巾之乱】
指定你的一名武将为【黄巾之乱】的使用者,再指定所有其他面朝上武将为目标。目标武将需依次打出一张牌,否则受到由使用者造成的1点伤害。【黄巾之乱】对张角、张梁和张宝无效。

旧版
指定你的一名武将为【黄巾之乱】的使用者,再指定所有其他面朝上武将为目标。目标武将需依次弃置一张牌,否则受到由使用者造成的1点伤害。【黄巾之乱】对张角、张梁和张宝无效。
【黄巾之乱】这张卡其实值得展开说说:
首先是对决中“弃置”的主语到底是谁?在武将图鉴专栏中我有列出过一些我个人规范描述的原则。概括的来说,在对决这款桌游中,玩家扮演的是一个“统帅”的角色,武将的“行为”是受玩家控制的。同时,抽象的“游戏牌”对应的应当是所有武将共享的“资源”。当牌获得对应到武将“行为”的实际语义(【杀】、【闪】、伤害类锦囊)时,才会将使用权具体到武将(这里不展开讨论“打出”这一概念了,有机会我写在张角那里,总之有具体语义的“打出”也和使用一样由武将完成),可以理解为“玩家令该武将使用”。
在这个语境下,选择权应当始终归属于玩家扮演的角色即“统帅”,不论是武将技能的“可以”发动,还是“选择”一张牌弃置。【南蛮入侵】【万箭齐发】描述中的“打出”没有什么问题,而到了【黄巾之乱】,这里“弃置一张牌”显然是在抽象层面对游戏牌进行描述,也符合我们对游戏牌表示“资源”这一意象的认识,但问题在于对决中武将并不“拥有”除其装备之外的任何牌,如果我们接受这里“武将选择玩家的一张牌弃置”,那事实上玩家在使用【黄巾之乱】时扮演的角色是混乱的:既扮演了令武将使用此牌的“统帅”,又依次扮演了目标武将来弃置“统帅”的一张牌。(这里的讨论同样适用于“弃置对手的牌”:读者可以品味一下如果〖奇袭〗的技能描述是“......,则甘宁弃置对手的一张牌。”会有什么含义)。在地利·火燎扩展中,此处改为了向【南蛮入侵】【万箭齐发】看齐的“打出”。上面讨论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黄巾之乱】暂时回避了。
其次就是“【黄巾之乱】对张角、张梁和张宝无效。”这个尾巴。如果说上面是一个具有讨论价值的开放问题,那么这就是一个不甚良好的尝试。自三国杀诞生以来,“武将技能>游戏牌>基础规则”的原则就没有变过,可以说高优先级效果对低优先级效果的打破就是这个游戏本身。在这个基础上,总是高优先级的效果描述中出现低优先级的概念,例如〖无双〗。如果在低优先级的游戏牌中反过来对具体武将名称进行涉及,那势必会导致整个描述体系的混乱:既然【黄巾之乱】都这么写了,那【决斗】里把吕布带上也不过分吧。
进一步地说,即使官方完全没有出其他黄巾相关武将的计划,也不在乎这点扩展性,那也不应当做出这样的尝试。参考战棋,不同环境中即使有专属武将,那也是武将技能中涉及专属机制,而不是工事效果里写着“此工事建筑完成后,若你是邓艾,你可以摸两张牌”/步旅介绍里写着“若你是程普,你移动步旅无方向限制”。虽然官方现在对武将的不同牌堆环境适应性也没什么明确的概念,这里就不展开了。

非伤害类锦囊
【风驰电掣】
指定你的一名武将为【风驰电掣】的目标。调遣目标武将。
⚡你的武将成为【杀】或【唤雷】的目标后可以使用,将此牌转移给你的另一名武将。
⚠️实体卡描述为“调遣你的一名武将”,其中没有明确此锦囊是否有目标,因此有待设计师明确。参考【奇门遁甲】,这里擅自增加了指定目标的描述。

【祈天】
你选择一张天气牌置入天气区。
重铸:出牌阶段,你可以将此牌置入弃牌堆,然后摸一张牌。
⚠️实体卡原重铸描述中有“从游戏牌堆顶“字样,在尚不清楚是否是设计师有意为之(或许是为了表示不是从奇兵牌堆摸牌吧,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真的这么想)的情况下删去了这部分冗余,和传统的重铸行为以及对决中其他的摸牌行为保持一致。


装备牌
武器
【巾帼之刃】
攻击范围+1
触发装备武将使用【杀】造成伤害后,你可以弃置一张牌,将【巾帼之刃】置入手牌,若装备武将为你的女性武将,你额外摸一张牌。
参考【碎石锤】【护心镜】等装备,使用了卡名“【巾帼之刃】”代替了原描述中的“此装备”;
⚠️参考【贯石斧】与【碎石锤】的对比,当描述没有显式地指出可以将装备牌自身当作消耗的情况下,不能够将自身作为消耗。但是在用牌名代替“此装备”后可能还是会有一点点隐患,此处有待设计师明确。
⚠️使用了“额外摸一张牌”的表达代替了原描述中不知所云的“若以此法从己方女性角色的装备区里获得此牌时,你摸一张牌”,此处有待设计师勘误。

防具
【吴魁盾】
⚡你的武将成为【杀】的目标后可以使用。
触发装备武将的相邻武将受到【杀】造成的伤害时,你可以将此伤害转移给装备武将。
⚡闪电标志指示了一个出牌阶段以外的时机,此牌可于该时机使用,并产生相应的作用效果。注意出现在装备牌上的⚡描述中“使用”指的是玩家使用此装备牌,而不是触发装备技能效果(这两者时机也不一样)。

坐骑
【的卢】
触发装备武将或其相邻的你的武将受到伤害后,你可以将装备武将调遣至你阵型的任意位置,然后将【的卢】置入手牌。

宝物
【黄头巾】
触发对手武将受到装备武将造成的雷电伤害后,你弃置对手一张非奇兵牌。
注意按实体卡描述,【黄头巾】的触发时机是对手武将“受到伤害后”而非装备武将“造成伤害后”,有一些别扭,但目前并无歧义。

【太平要术】
触发当一张判定牌生效前,你可以弃置你的一张【唤雷】或【太平要术】,然后将判定结果修改为任意花色。
⚠️原描述中“然后将此判定牌变为任意花色。”有相当严重的规范性问题,想必“永久修改游戏牌花色”应该不是设计师本意吧,此处有待设计师勘误。


奇兵牌
雷动环境中相比标准环境增加了三种可以获得的奇兵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