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笔记 |《病因赋》白话讲记(二)

2023-04-08 15:04 作者:蚕豆妹  | 我要投稿

第二课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风善行而数变

小风药——荆芥、防风;中风药——川芎、苍术;大风药——羌活、独活、麻黄。

医案:浑身瘙痒,一抓一条血痕,清热解毒除湿活血的药都吃过,甚至用了全蝎、蜈蚣,都不管用,舌淡胖。戒海鲜、鸡蛋、牛奶,开四君子汤加荆芥、防风、丹参、石菖蒲。

血不行则风不去。丹参、菖蒲能行血开窍,把风赶出去。荆芥、防风能祛风止痒。所以四君子汤加荆芥、防风、丹参、菖蒲是脾虚、慢性荨麻疹的妙药。

                                          

热为火之渐,火是热之极

凉利之药生湿地。

舌尖红、脸红、尿赤,随便在溪边拔点鸭跖草、火炭母、白花蛇舌草或者溪黄草,一味两味三味都好,揉成一团放在锅里煮,喝了便能祛热。

白花蛇舌草

                              

湿性重浊

对于这种湿性肥胖,舌苔水滑,通常选苍术、鸡屎藤两位药,就可以让小便量变多,大便量变大,肚子变小。

减肥一是多吃素,二是多走路,三要健脾。

                                    

火曰炎上

眼目红赤属肝火,鼻头红属肺火,舌头发红爆疮属心火。

小儿因不喜吃菜上火,可以用竹叶冰糖(或蜂蜜)水。

                        

燥盛则干

舌红、无苔、脉细数、容易上火——玄麦甘桔汤

玄参、麦冬专门滋润肺肾,可以治疗口干燥。甘草、桔梗可以引药到肺,载药上行,把阴水载到喉咙来。

                                

寒主收引凝滞

血脉不通则痛。治疗痛症必须要懂得温中散寒。——理中汤。

                             

诸症莫逃乎四因

气、血、痰、食。

气病——四君子汤;血病——四物汤;痰病——二陈汤;食积——平胃散。

医案:脾虚而水湿不利的病人,用黄芪、川芎、益母草这三味药后,蛋白尿从三个+变为一个+。

老年人为什么那么多夜尿?晚上天一冷,气往下掉,水就下来,所以夜尿频繁。治疗夜尿频繁,补肾之余,别忘了升补中气,中气升不起来,尿还是会漏下去。

凡是着急的人,心臓最受伤,急火攻心嘛,然后是肝,肝苦急。肝主一身之气机,心主血脉。

气血两虚闪到腰——四物汤(白芍30克)+杜仲30克(腰部引经)、炙甘草30克(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鱼生痰,肉生火。痰多了血液黏稠,火旺了脾气大,烦躁,睡不好觉。

二陈汤(法半夏、橘红、茯苓、甘草)+枳实、竹茹、川牛膝——降糖、降血脂,温胆汤的思路。

痰是懒动的产物。一动就变为津液,若不动,津液就变为痰湿。不运动智力下降,读十天书不如别人状态好的读一天,这就是痰。

小儿爱吃零食不吃饭造成的食积——楂曲平胃散。孩子吃药要少量多次,保持药力相续。

凡是治疗食积的化积药,还要配合蹦蹦跳跳,这样积才会出来。

                   

湿瘟,既湿又热,舌苔白腻偏黄偏厚,身体像在蒸笼里——甘露消毒丹

                                  

     

中医笔记 |《病因赋》白话讲记(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