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考进入第二天,现场故事令人感动
高考进入第二天,现场故事令人感动
“钱你别管! 拿了文具快去考试”

热心市民送雪糕。胡迪 摄
昨天,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进行了物理/历史、外语科目的考试。记者在市区多个考点外,现场见证了一幕幕感人故事。
最感动 交警帮考生付了买文具的钱
昨天下午,距离外语科目开考还有二十多分钟,新华中学考点突然有一名考生从考场内出来,奔向文具店。原来,该考生忘记带笔袋,考场工作人员和交警立马拉开警戒线让该考生通行。
在文具店,考生很快挑选了文具。“钱你别管!拿了文具快去考试!”一名交警喊道,随后帮考生付了买文具的钱。
“这是小事,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各项后勤工作,解决考场突发状况。”该交警告诉记者,希望考生不要影响情绪,考试能稳定发挥。
最清凉 热心市民免费发放雪糕
昨天天气炎热,但考场外执勤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在新华中学考点,市民李先生搬了几箱雪糕免费发放给执勤人员和等候的家长。
“天气热,执勤人员很辛苦,蹲守的家长也很辛苦。”李先生说,“人人都有父母,看见这些家长就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我们自发买了雪糕,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夏日带来一丝清凉,也祝福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最温馨 家长穿绿衣,寓意“一路绿灯”
“来,我们笑一个。”在邗江中学考点外,一名家长正在给孩子拍摄走出考场的视频。“这两天考试,每一场结束,我都给孩子拍摄,发到朋友圈,留住美好的回忆。”家长李先生说。
在考点外,记者还看到不少家长手捧鲜花,给孩子鼓励。“昨天考试结束,我送了孩子一束向日葵,今天考试结束,我还送了一束向日葵,6月9日所有考试结束,则是更大的鲜花。”在邗江中学考点外,家长王女士说。
“高考就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经历,我期待孩子能用淡定的心态、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对美好的憧憬,来面对这样一次成长经历。”在考点外,家长邱先生手上正拿着奶茶等待孩子,“孩子喜欢喝这些,今天就买了过来,希望孩子放松一点,用平常心对待每一场考试。”
记者在扬大附中考点外发现,很多家长都穿着绿色衣服。考生家长万女士说:“我昨天穿的红色,今天穿绿色,寓意‘一路绿灯’,明天还要变装紫色,寓意‘指定能行’。”
最励志 高一生提前感受氛围
“加油,考场上不要慌!”“请各位家长靠边一点,让出考生通道”“我就在这边等你”…… 6月8日是高考第二日,经历了高考首日的“小紧张”,考生们在第二天瞬间放松了不少,也更加有信心。在考点外,依旧有不少“陪考团”为考生们送考。
在扬州中学考点记者看到,有一群组团来送考的学生。“看到校门缓缓关上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他们五个人是初中同学,现在都在扬中读高一,因为平时关系比较好,于是约定一起提前感受高考的氛围。
“天气这么闷热,家长们都守在外面,真的很辛苦,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爸爸妈妈的影子,这也激励了我要好好珍惜高中学习的每一秒钟,希望学长学姐们都能得偿所愿。”该同学说。记者 刘冠霖 胡迪 乔云 肖讷
嘘,安静!英语听力开考了

宝应县公安局组织警力对考点附近道路进行临时交通管制,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英语听力考试环境。 司新利 沈冬兵 摄
昨天下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于有听力测试,很多市民以“无声”的关爱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
“在高考前夕,我们社区就通过微信群发了‘静音高考倡议书’,倡议大家不喧哗、不吵闹,号召大家开启‘禁噪’模式。”广陵区汶河街道通泗社区居民马女士告诉记者,“考试期间,都有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进行巡逻。”
“不仅仅是英语考试期间,我们在整个高考期间都暂停生产。”扬州中学考点对面的炒货商户卢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卖的瓜子、花生都是之前的囤货,虽然口感肯定有影响,但保障孩子们顺利考试才是第一位的。
在扬大附中东部分校考点外,记者看见,不少家长在警戒线外提醒路过市民保持安静。 记者 刘冠霖 胡迪 乔云 肖讷

扬中考点附近一家小餐馆获家长点赞
一张小纸条背后的 “助考情”
通讯员 杨玉勤 徐文先 詹舒 记者 陈晨
昨天上午,阎璐将女儿送到扬大附中东部分校考点后,并没有原地等候,而是立即返回4.5公里外的小餐馆,为扬州中学考点的陪考家长当起“服务员”。她打开店里的空调,为家长端茶倒水,一系列暖心服务赢得了家长们连声称赞。
今年42岁的阎璐,既是广陵区汶河街道通泗社区居民,也是一名党龄不足1年的“年轻”党员,她在淮海路经营一家中式餐馆。19年来,每逢高考季,阎璐都会贴出一张写着“高考考生家长休息点”的小纸条,敞开餐馆大门,引导陪考家长进店歇脚休憩,并免费提供茶水、水果、糕点等。用她的话来说,小餐馆变身“家长歇脚点”,可以缓解陪考家长们紧张情绪,让他们以平静的心态等待孩子们考试结束。
上午9点,考试铃声响起,这家小餐馆开始热闹起来。阎璐站在餐馆门前,热情接待每一名陪考家长,遇上少数羞涩的家长,她笑脸相迎,说上一句:“进来歇一下,喝杯茶,别着急。”不久,餐馆便座无虚席。
温馨的环境、暖心的服务,让陪考家长们放松了心情。“在这里坐坐,和别的家长聊聊,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家长刘凤女士说,“我有两个孩子,前年大儿子参加高考,我就曾在这里坐等考试结束,今年我家二姑娘参加高考,没想到小餐馆的服务依然没变,我要为老板娘的这份善心点赞。”
阎璐还有一个身份是社区志愿者。考虑到社区地处老城区核心区域,老年人口占36%以上,其中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达200多人,为了解决大家“吃饭难”问题,阎璐自开店以来,一直为老人定制“助老餐”,收费只有市价的一半,且不收加工费、配送费。19年来,阎璐经营的小餐馆不仅成了陪考家长的“歇脚点”,还成了大爷大妈口中的“助老餐馆”。

“00后”女警回想当年 老民警站好最后一班岗
看护考民警的暖心故事
通讯员 王晨炜 乔吉利 马云 记者 赵雅琼
又是一年高考季。考场内,考生们奋笔疾书,考场外,民警们保驾护航。护考民警中,有刚走上岗位的“新警”,也有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00后”女警首次护考
“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昨天,高考进入第二天。“00后”女警徐小涵在邗江区第一中学考点外执勤,她的身份从曾经的“考生”,变成了“护考人”。
“第一次为考生们保驾护航有些小紧张,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徐小涵说,身份转变后,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了。曾经的自己出考场后,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如今,作为“护考人”的自己,在忙碌的间隙也看到了更多的风景。考点外翘首以盼的家长、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后勤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了一幅令人感动的画面。
“看着考生们,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徐小涵一样,“00后”女警田越翎也是第一次护考。8日一大早,她便到达了邗江中学考点外,维护现场秩序。第一批考生进场时,她在心里默默地喊了一声“加油”。“几年前,我也是被守护的一员,看到门口守护的民警感到很安心,现在,我也成了一名人民警察,我也会将这份安心传递下去。”田越翎说。
40年前高考的老民警将退休
“这是我最后一次护考”
“这是我最后一次为考生们保驾护航。”8日,仪征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张天宏说。几天后,这位老民警将脱下警服,迎来退休。巧合的是,距离他参加高考,恰好过去了整40年。
这一次高考安保,他负责的是考场秩序维护和保障服务。和往年一样,张天宏提前到岗,排查可能出现的隐患。
多年来,张天宏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学子,那些曾经被他守护过的考生,如今很多都已为人父母,有些成为了他的同事,更多的则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着。“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无论高考结果如何,只要尽力了就没有遗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有无数种可能,只要保持拼搏和进取的心,就一定能有所作为。”张天宏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