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节

2023-03-04 22:50 作者:萌萌哒的小草熊  | 我要投稿

        高中毕业之后,我的体重就超过了70kg,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偶尔也会产生些许不满,因此在我向往的大学生活中,坚持跑步减肥的想法时常浮现。

        大一刚入学,我对大学生活充满激情,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校园组织、学生社团。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去操场晨跑三四圈,学校在山脚,操场离后山很近,清晨空气清新,阳光洒落在后山山顶,将山体分为两色,穿过绿思湖旁的水杉树林(应该是),点缀在操场上,有时候也会跟陈林铭一起,跑完步后参加周一到周五的英语社团晨读活动,周末没有宿舍集体活动或者社团活动的话,我就找教室自习。那时的我就觉得大学生活应该就这么过吧。

        好景不长,天气渐凉,淮北的秋季感觉非常短暂,早晚温差也很大,通常有十几度。最令我难忘的是突然刮起的妖风,那风声在天地之间时而呜咽,时而嘶吼,刮的门窗咔咔作响。一夜之间,宿舍楼下社团活动的帐篷全部散架报废,停放的自行车在路边凌乱的堆叠在一起。如果再遇上下雨,便能看见吹翻的雨伞拖拽着行人。

        于是宿舍早上六个人一起睡大觉成了日常,我再也没有去晨跑过。

        我的晨跑大计在一个多月后走向了终结,但是傍晚跑步的频率逐渐上升。有个叫步道乐跑的软件绑定了体育成绩,男生一学期要跑25次两公里,同一天只可计数一次。这直接促进了更加团结的宿舍关系和友好的班级氛围,每天六点左右,操场一边总是四五个组队,接力拿手机步道乐跑。这项在大学兴起的教育方式也不知被多少在盛夏与严冬跑步的学子喷过,那时我还没有养成跑步的习惯,不热衷,也不抗拒。一个人跑两公里对我并非难事。学校一个组织当时还举办了跑三公里的活动,我可以在十五分钟出头完成。

        大一下到大二上学期,我和社团部长苏芮学姐混的越来越熟,她也喜欢跑步,偶尔我们会相互喊着去跑步。这段经历也令我非常难忘,在后面我也会详谈。不过应该没有人会拒绝跟美女学姐一起跑步吧。她们总是不会跑的太快,跑累了不想跑了也会主动说。不像跟男性朋友跑步那样双方下意识较劲,不断提高跑步速度,也不愿意成为先说出一句“我不行了”的那个人,最后累个半死,在身体的疲惫中逐渐消磨跑步的热情。

        19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馆疫情,让学生的美梦成为现实——在家上学,网络教学的高度自由对我这种不自觉的学生显然没啥作用,进入直播后经常就是开始睡觉或者玩,社区封控,没法随便出门,吃、喝、玩、睡觉基本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在那之前的三个学期,我的学习习惯都还蛮好的,加入了学院的实验室,每周除正常课程外还需要在实验室打卡至少14个小时进行课外学习,这在家是做不到的。再次开学已到大三,本就不瘦的我又长了十斤,圆圆的脸蛋略显油腻,自拍一张,难以接受照片上的那个人是自己。“开学必须跑步减肥了。”我又一次再心里告诫自己。

        以上简短的叙述,大概就是我正式跑步前关于跑步这件事的简要介绍,我的身体条件绝对说不上好,除了小学五年级两人三足比赛二等奖(那一次还摔断了我的门牙),之后也没有获奖过,在跑步群体中属于偏大体重。我是计算机类专业,没有接触过专业体育训练,体测综合得分也只有80分,一公里最快3分40秒。就是很普通的,健康的身体。我强调这些是想告诉阅读我这些流水文的朋友。不要以为我跑这么远,这么快有多么了不起。这是每一个在跑步这件事上有所坚持的人都能够达到的水平。跑步最开始对身体是有一定的要求,初入长跑,肌肉长期酸痛是无可避免的。但当你逐渐适应之后,跑步更多的考验的是跑者的精神,是否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你进行这项略显枯燥乏味的运动。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你好厉害,能跑十公里,还跑那么快。当我跟他说你也可以的时候,他们总是摆摆手,说我不行我不行。后来我在跑步中受益良多,我也试图带我的朋友们一起,得到的答复也大都差不多。可能这也是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所说的不想推荐朋友跑步的原因吧。

        我啰嗦那么多是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够明白,一小时内跑完十公里是你有所坚持就能达成的,不要轻易的跟爱跑步的朋友说一些未经过轻身实践的敷衍话,他们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如果有一天你也开始长跑,并且想起了曾经看见了我的流水文,那我一定会很开心的。


第一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