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书上学不到的“西辽帝国”
大家好,今天的历史周刊,我们主要聊聊历史书上学不到的“西辽”和它的创立者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1087-1143),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一个妥妥的皇族子弟。
他从小热爱学习,通辽、汉文字,学习汉族文化。在1115年中了进士。
我们的耶律大石学霸,最先在朝廷任翰林应奉。可好景不长,东北那噶的女真小王子阿骨打起兵抗辽,还建立了“大金”。
大金连续攻占辽朝数座城池,国势大大危急。天祚帝任命耶律大石在战争前线安抚流民以及抵抗工作。但大金势如破竹,连续攻下耶律大石管理的城池,耶律大石被迫出逃。1122年,金军南下侵扰,身处南京(不是江苏那个啊)的天祚帝非常胆小,将秦晋王和耶律大石安放在燕云地区后,自己一溜圈跑了!
没办法,秦晋王只能建立一个临时政权,史称“北辽”。然而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王朝,北宋都打不过(连续两次大规模战争均失败),北宋军事和政治腐败可见一斑。
但是,两面夹击的北辽,马上就要被攻破。在大军直逼南京时,内部逃跑路线发生了分歧。耶律大石选择北上进入大漠之中,而大臣选择进入秦皇岛一带抗金。于是乎,耶律大石前往阴山山脉与天祚帝会合,而往秦皇岛的大臣誓死抗金,终被金朝吞并,北辽灭亡。(燕云十六州后被金朝卖给北宋)
让我们把视角转向耶律大石:天祚帝此时已经集结了部分兵力,准备进行收复战争。耶律大石作为先锋,不幸被俘。完颜阿骨打逼迫大石引路打天祚帝,而后面又想把他留下来。您猜怎么着?耶律大石,跑了!没错,这个时候他跑了。
与天祚帝集结后,天祚帝又飘了,大石劝阻无果,又想着自己曾经坑过天祚帝,于是携骑兵出逃,前往可敦城。天祚帝不久战败被俘。
此时的耶律大石,使用了三寸不烂之舌,感化各将领以及蒙古部族的心,将他们集结在一起,合力抗金。
于是乎,耶律大石自称王,将天祚帝尊为帝,盘踞漠北一带。
但是,此时的金朝如鱼得水,仅靠一次两次战役是不够的。所以,他急需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他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西域地区目前的两个国家(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国)已经过了巅峰时期,逐渐鸡肋。
于是乎,耶律大石有了远征的想法。
他实现了。
远征前,他先给高昌回鹘国王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借道攻打大食”。因为辽的威力和附庸国的历史,高昌回鹘只得同意。大石出发前,国王甚至热情款待大石。
耶律大石迅速占领东喀喇汗国部分城池,而在直捣首都的时候大败,只得退回原来的国界。但是,东喀喇汗国的国王懦弱无能,选择向耶律大石称臣。
就这样,耶律大石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
治国时,他重文重武,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西辽逐渐强大,稳扎西域,国力强盛。
但西辽的迅速壮大,引起了中亚一个王国的注意。
塞尔柱帝国本是中亚霸主,但是现在帝国已经摇摇欲坠,各地起义不断。耶律大石瞅准时机,吞并了部分地区。
而这彻底激怒了塞尔柱国王。
但是,冲动是魔鬼。
塞尔柱帝国被西辽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此次战争,确保西辽在中亚中的地位。
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庙号德宗。
此后,西辽维持了七十多年的统治,直到被蒙古吞并。
耶律大石被中亚地区历史学家所赞仰,甚至被西欧国家认为是“祭司王约翰”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西辽是一个铁血王朝,励志光复故土,重建大辽。
可惜了,历史书里并没有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