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醉枕清风》是怎样诞生的?中文初音未来歌曲制作专访

2018-02-01 16:43 作者:哎呀音乐_IYAMUSIC  | 我要投稿

哎呀音乐的学员各种卧虎藏龙,这回我们在《混音后期制作基础》课程群里“活捉”一只生猛的ACG动漫音乐制作人汪仔,他是国内老牌VOCALOID原创音乐制作社团初心社的主要成员。社团近日发布一首电音+民风的中文初音未来原创歌曲《醉枕清风》备受关注。

《混音》课程老师Kevin袁皓桐负责这首歌曲的混音与母带制作。

作曲、调教:初心社米库喵P

作词:初雪

编曲:汪仔

混音、母带:袁皓桐

完整PV


1

/  初音未来与初心社  /


汪仔:我的经历有些特别,我是以制作ACG动漫游戏音乐为主要职业的。也许并不是受到大多数人认知和认同的。但我相信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广阔的前景,以励同好。


说到我的动漫游戏音乐之路,不得不提到【初心社】。这是2010年建立的,创作“初音未来”同人作品的社团,包括原创音乐,插画集,甚至卡牌游戏等同人作品。

初心社其实是我和米库喵P两个人的社团,米库喵P在音乐中负责作词作曲以及整体策划,以及初音未来人声歌唱部分的制作。我则负责编曲。7年来共创作原创歌曲50余首,推出过5张专辑。

Vocaloid编辑界面

2017年底,初音未来终于推出了中文人声版本,我们现在依然还在创作的第一线。

初音代言的大法手机

2

/  歌曲创作与制作过程  /


汪仔:流行歌曲创作在这几年内变化巨大,我从2000年开始正式接受流行歌曲的熏陶。到现在主要听日本流行音乐,这也和我偏爱日本动漫文化有关,从大学开始学习编曲到现在已经有12年时间。在这期间,流行音乐也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四大件”流行乐,到当下最火热的电子音乐风潮。我们在歌曲创作中也经历过很多波折也收获到很多成就感。


创作歌曲我使用Cubase以及最近刚更换的iMac电脑。由于之前使用Windows经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小问题,逼迫我不得不更换电脑。Mac的优势确实是稳定,尤其是白苹果。当然也有些同好使用win和黑苹果,只要稳定,就请一直使用下去吧。

Cubase界面

关于宿主软件

目前功能覆盖面最广,功能最全面,支持度最高的还是Cubase。由于我也从事游戏音乐和电影音乐,所以Cubase还是更适合我的创作习惯。我从Cubase5开始使用正版,也推荐大家有能力的话一定使用正版,不仅更稳定,也可以享受Pro版本带来的诸多便利功能。


关于音色插件

由于电子音乐大热,我不久前也开始在哎呀音乐的徐又老师的【危险电音】学习电子音乐制作。合成器方面我购买了时下最热门的Serum、新出品的Avenger、采样模拟合成器Syntronik以及老牌电音合成器Sylenth1。其实一开始我是非常热衷于硬件合成器的,认为一定像大家所说的,硬件的声音温暖有质感。遂重金从日本购入了一台ACCESS Virus Ti2病毒合成器。也非常口水Moog那种纯模拟合成器。但是随着对电子音色的深入了解,发现在音色制作上,软件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直观、多样化、功能强大,是硬件的传统减法合成无法企及的,尤其是流行音乐适合更多使用软件来制作多样化、新颖的音色。所以我开始转向主攻软件。

Avenger、Sylenth1和Serum

关于硬件设备

对于音乐制作的硬件来讲,我始终相信还是必须要有一台MIDI键盘的。不管是从学习乐理及和声方面来讲,还是从制作便利度来讲,学习好键盘演奏是必须要的功课,相信即使不会弹键盘,有一台键盘所能够及时的聆听你脑海中的和声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使用studiologic Acuna88全配重键盘,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管风琴键盘,我之前使用的Roland的MIDI键盘手感就很好。


音频接口方面我使用Audient iD14,一个2000元以内的声卡,在声卡部分我又可以扯一大长篇。之前我也是烧过万元级声卡的,但是发现在独立工作室的编曲上,其实用不到那么昂贵的声卡,编曲中的卡顿爆音,主要源于CPU,以及硬盘的限制,音色加载的多少,也取决于内存的限制,对于音频接口方面,确实没有必要花重金投资,因为他不会改善你的编曲质量。

家庭录音室设备


另外我还有一对ADAM A7X监听音箱和AKG K812监听耳机。相信音箱以及耳机也是必需品,音箱主要监听歌曲整体效果,耳机则可以聆听一些细节,对于编曲制作来讲,我已经不太能接受只有一种监听设备了。因为在不同的监听设备之间对比也可以发现编曲中的很多小问题。


另外我还有一台Maschine MK3节奏控制器。自从使用打击垫来进行节奏编辑之后,我再也不想用MIDI键盘打鼓了,因为键盘按下去有键程,这一段键程是需要时间来下键和反弹的,所以进行快速乐段的编辑时,往往键盘跟不上手速,尤其是单一键位滚揍,相信还是有一个节奏控制器会更加得心应手。


关于编曲所需要的知识

编曲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首先是基础乐理不用多说,其次要学习和声学,在这个爵士和声横行的流行乐市场,不学习一点爵士和声已经没办法做出令人惊奇的音乐色彩了。不过这里还是推荐先从练耳开始,这是我一位在伯克利进修的朋友向我推荐的。对于和声的学习,听感其实更重要。做音乐不是数学题,不要去计算和声走向,而是遵从内心的颅内音。颅内音的形成需要多听别人的商业作品,比如格莱美,当下比较火热的国外作品,培养审美,同时和练耳练习结合。扒带也是非常好的练习方式,一开始可以从简单的旋律、和声进行方面开始,进而扒配器手法甚至音色调制。练耳软件推荐iOS和Mac上的Harmonomics。安卓和Win用户可以登录tonedear.com这个网站。最后就是塞缪尔的《配器法教程》这本书,绝对是必读。

Harmonomics Ear Training界面

创作一首歌曲现在来讲,从构思,到旋律,作词,配器完成,一个编曲精致的歌曲大概需要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我习惯旋律和和声进行同时出,当然有时候旋律思想匮乏的时候,也会用和声进行去带旋律,也有米库喵P先出旋律的时候,这种编曲和作曲的合作,越紧密越好,交流和沟通也非常重要,互推想法,碰撞乐感的火花。说来惭愧《醉枕清风》是我真正意义上创作的第一首电子流行音乐,其中肯定有诸多不足,还望包涵。


3

混音对歌曲起到了什么作用? /


汪仔:混音是绝对绝对绝对必要的。


打一个通俗简单的比方:编曲和混音的作用就像炒菜和摆盘。一盘菜就算炒的再好吃,没有经过摆盘,也只能是一道家庭炒菜,上不了大席。经过专业混音的音乐,无论在声像、频率、空间感、甚至所谓光泽度上,都有商业的气息,让人一听就是专业作品。这也许就是【同人】音乐和【商业】音乐之间最大的区别。经过混音之后,歌曲就像被包装好了一样,非常具有卖相,也更加好听,无论从任何方面,相信只要你找过一次专业混音去混你的作品,之后就再也舍弃不掉了。


其实在编曲过程中,我也会使用一些基础的混音插件来调整声音,各轨道之间的响度比例,以及声像。但是编曲时所做的混音大多都是为编曲服务的,很初级,也有很多问题。

因为隔行如隔山,一个好的编曲师,可以会一些简单的混音手法,但是专业的、商业的混音,当然一定交由专业的人士去完成,这在商业流程上也是通常的做法。国外高端的制作甚至混音师和母带师都可以是两个人。因为混音就算在大学,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甚至是一个独立的系。和我们编曲学生学习的从一开始就完全不同,他们是从声学物理,初级高等数学开始的,可以说隔行如隔山。作为一个编曲从业者,我从来没有想要同时成为一名专业的混音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大可能同时两样东西都学的精彩。


混音师也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艺术创作。如果说作曲编曲是第一层创作,演奏是第二层创作,那么混音就是第三层创作。混音师也会加入个人风格在你的音乐作品中,让更多人脑中的火花在一起碰撞,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种体验真的非常好。在和混音师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对于艺术处理的不同理念,但只要相信混音师,他不会糟蹋你的编曲,只会锦上添花,更多放权给混音师自由创作,并且勇于接受混音师的第三层创作,会让整个合作过程,以及最终成品都有质的不同。


4

/ 与Kevin老师混音的合作经过? / 


汪仔:在哎呀音乐学习混音有幸结识了Kevin老师。我原本是在电音的微信群里放了《醉枕清风》这个作品,不料也有学员是和我一样,报了两个班的,结果他在混音群中回复了我歌曲的感受。这才被Kevin老师注意到,才能促成合作。这次合作也感触颇深,作为在英国进行职业混音的混音师,在Kevin老师的混音下,瞬间就给我们的音乐品质直接拔高到了商业作品的层次。这里也非常感谢Kevin老师能够赏识我的编曲作品,再次感谢。


5

/ Kevin老师的课程为编曲带来了哪些帮助? / 


汪仔:学习混音,我想一定是各位编曲从业者必经之路,因为现代编曲,没有能够脱离混音的。一定是一边编曲,一边初混音。如果不在编曲的过程中进行初混音,甚至会影响到你编曲时的进程。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听到自己的编曲低频不足时,想到的不是提升bass和底鼓的音量,和进行频率上的音色调整,而是给低频加入了其他的乐器,一定会造成低频更加浑浊。而当你有一些基础的混音常识的时候就知道,其实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应该从另一个思路入手,而不是单纯的从编曲方面入手。在编曲过程中,更多的混音是为了改变音色,音量配比,以及声像处理。



6

 / 初心社的未来计划?/ 


汪仔:我们社团在2018年和网易初音速达成合作,每个月都会推出至少2首初音未来的中文新曲,每首曲子都会配以高质量动画MV。春节期间我们会推出一首年味儿十足的快节奏歌曲,也是初音未来的第一首拜年歌曲——《冬已去,春未来》。


——以下是对Kevin的采访——


7

 / 歌曲的混音过程?/ 


Kevin:我和编曲汪仔在开始制作这首歌曲之前就反复听过DEMO,也说了很多自己对这类风格音乐的看法,所以当我刚刚开始混音的时候,这首歌的雏形在我脑海里已经非常清晰了。


制作电子音乐最重要的,是在声音与声音之间寻求最完美的平衡,所以混音的过程包含了很多不同乐器之间的对比,和所谓的“Due Mix”,即运用一个声音辅助另外一个声音的制作。


过程中当然也包含了和编曲汪仔不断沟通想法和试听段落,因为在电子音乐中,编曲不但需要创作旋律,也需要创作声音,这部分的创作是之间影响到听众对作品的第一感官的,这与非电子乐的编曲概念有很大的不同。而我做为混音师需要做到即是保持不破坏编曲创造的音乐感,同时强化声音的声响频段和声场,从而尽可能的注入我对歌曲的后期创作想法。

Kevin



8

 / 你对歌曲的评价?/ 


Kevin:《醉枕清风》并不是我和汪仔合作的唯一一首歌曲,但必须是我偏爱的其中一首。中国风的EDM我此前基本不会去碰,因为大家都知道,想把中国风的电音歌曲做得不俗不土其实是有难度的。


我一拿到分轨的时候,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顾虑了。汪仔的编曲非常丰满,有很多声音的运用是超乎我的想象的,这首歌曲再加上初音未来的人声,新鲜感十足。


东西方在电音的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差别,我一直在英国工作,导致我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清楚该如何下手,但是在学习鉴赏了很多日系流行和电音之后,混音的路线便逐渐清晰了。汪仔在日系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有经验。他的编曲(即使这首是中国风)也充满了很纯的日系感觉,非常真实。

《醉枕清风》是怎样诞生的?中文初音未来歌曲制作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