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绘己像,见自我,悟生活,谋未来

2020-07-12 21:48 作者:霜霂薪苇  | 我要投稿

2020全国III卷高考作文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绘己像,见自我,悟生活,谋未来

——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信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你们即将步入高中生活,而我是行将毕业的高三学长。三年时光,挥手作别;似水年华,倏忽而逝。当此别离时节,我无意于伤叹流光骤逝胜景不常,故作深沉无病呻吟;亦不想纵情于歇斯底里的宣泄狂欢,看似酣畅实则喧腾;我只想把这些年的积淀和经历向你平静诉说,诉说这三年的光阴。


高中三年,上承世事懵懂的童稚芳华,下启任重道远的社会轻轨,不可轻忽,不可虚度矣。古语云:勿临渴而掘井。故能未雨绸缪者兴,能清晰自知者胜,能筹划未来者赢。然知人识面难自知,人不自量亦世之常情矣。是以,我愿以三面镜子,与大家共勉。让我们以这三面镜子,参验反省,为自己画好自画像,见自我,悟生活,谋未来,修身洁己,明心见性。


其一,以他人为放大镜,为自己工笔细描妍媸毕现巨细无遗的全身像,参省吾身见自我。春兰争妍,秋菊傲霜,各领风骚,各有千秋;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天生万物,参差各异。若一味留恋于自己的长处,则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若全然拘泥于自身之局限,则自怨自艾固步自封。是故以人为镜,方能“绘己像”,省吾身,知优劣,识得失,明自心,见自我。试看夫子以众人为镜,择善而从,闻过则改,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终成万世景仰之至圣先师;试看太宗以诤臣为镜,虚心纳下,兼采众言,裨补阙漏,正身自牧,终有交口称颂的贞观盛世。故而学弟学妹们,愿你们在高中三年,能以他人为镜,不耻相师,参验对照,“描摹己像”,躬自省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再而,以书卷为三棱镜,为自己简笔描摹温和恬淡从容静好的自画像,涵养己心悟生活。书中自有悠邈历史,前事殷鉴,以探索,以借镜;又有庄严道德,恢宏正论,以克己,以约礼;亦有扰扰红尘,纷纷俗世,以感悟,以明理;还有清风朗月,诗意远方,以怡情,以养性……书中包罗万千世象,涵括百态人生。以书为镜,恰可周览大千之世界,省思自身之人生,摹写生活之画卷,寻觅生活之真义,以使人生舟船行稳致远,碧海扬波。试看腹有诗书的林徽因,在车马喧嚣的尘世里,为心灵修篱种菊。她的生活是满载书卷味的温和娴静,仿若空谷幽兰,香远益清;又看手不释卷的主持董卿,在文化浅表化的今天,单膝下跪,尊老敬老。她的生活是濡养了源自古老经典里的温文尔雅,好似宣纸墨梅,古风盎然。是以,学弟学妹们,高中三年,不妨以书为镜,绘己像,塑己身,思生活,觅真义。


最后,以时世为平面镜,为自己泼墨勾勒壮怀激烈志气恢宏的蓝图画像,明晓目标谋未来。西哲有云,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顾炎武亦云,位卑未敢忘忧国。诚哉斯言!人之立于世,承家国之殷殷期冀,其责也重,其道亦长。高中学子,虽暂无兼济天下的豪迈壮举,但仍需心怀家国志,以时世为镜,思自身之不足,锻自我之心魂,寻立世之意义,绘未来之蓝图。试看前贤周总理,目睹时世衰微,痛心家国将倾,以庶民幸福为己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又看文坛周树人,疾心痛首于人心愚弱的社会痼病,弃医从文,启蒙思想,以一杆羊毫划破压抑沉闷的历史长空,以蝇头小字点亮麻木愚昧的冷漠人心。是故,师弟师妹们,何不以时世为镜,家国系于心,担当萦于怀,然后以之参验自身之条件,描摹未来之宏图。


学弟学妹们,孔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宗元干稚子时期立乘风破浪之壮志,毛润之书生岁月中流击水指点江山。而如今强国复兴,方兴未艾;改革深化,扬帆劈浪。当此之时,恰是吾辈青年们立恢宏志气,养坚定毅力,厚积而薄发,博学而笃志的时节。假以时日,必当雏凤啼鸣,清音嘹亮;鹰隼振翮,御风凌云。愿你们以青春年华助力时代洪流,以他人,以书卷,以时世为镜,绘好自己的画像,寻觅真实的自我,思索自身之生活,谋划自己之未来。此即吾与汝之共勉矣。舛误之处,欢迎指正。


      此致

敬礼


学长

2020年7月12日

后记

《论语》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夫子以道自居,故发言以求教诲后学传道授业,撰述以望教化人心匡正时弊。一言而为天下范,文章合为时而著,其责尤弘大,其文亦旨深,是故大儒不敢轻忽为文,率尔述作矣。


而吾既无先贤之超绝禀赋,亦乏学者之孜孜毅力,偶一懒散提笔,窃词偷句,拾人牙慧,缀以成文。此等随心之作,权当敝帚自珍矣;此等散漫之文,果真能入看官之法眼?然反念一想,设若真有读者不幸而误观此文,为此文所惑,吾之罪责岂不更深矣?故不得已,怀忧惧之心境“自卖自贬”。


行文力求言简而意赅,而吾纵心于雕词镂句,汲汲于附庸风雅,以致辞意不通,篇幅冗长。凡一千五百余言,看似洋洋洒洒,实则连篇累牍,诚然一鸡肋而已矣。似正文一、二段,入题甚慢。铺垫虽多,其于主旨无所裨益矣。诚如老媪之裹脚布,絮絮叨叨,不堪卒读,其弊一也。


文题以学长写信为写作情景限制,而吾之文风,的的不似芳华年代青春学子之文笔。角色既以“差之千里”,文笔自然难以共情。老气横秋,好为人师,满纸说教,盛气凌人,反似老学究之八股,看似结构严饬,实则迂腐不堪,其弊二也。


千古文章,立意为先,辞采为佐,然吾罔顾“题意”,舍本逐末。试以正文三、四、五段观之,主旨当为“为自己画好自画像”,而行文只在首尾匆促点题,中间篇幅却以“借鉴外界”为重心。文辞虽多,其于主旨偏离尤远,已然落入“穿靴戴帽”之误区矣。弊莫大于斯矣!而读者尤当识之。


又有张冠李戴之笑话,贻笑方家:“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放翁诗句,然吾记中错乱,写成顾炎武著述。呜呼,荒唐纰漏,舛误之多,吾不忍直视矣,而往者已不可谏也……省思至此,汗涔涔而心惶惶。拙劣如斯,终是吾不学之过矣!而读者万不能以为考场作文之范本。时隔一月,文笔更坏,即此愧赧停笔。


正文写于2020年7月12日,后记写于2020年8月21日

绘己像,见自我,悟生活,谋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