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敏哥:数万亚马逊卖家被封,皆因小卡片催评?分享更高效的review获取技巧!

2021-08-24 11:27 作者:敏哥跨境记  | 我要投稿

最近整个跨境电商圈最火热的事情,想必不用我多说了。超过5万以上的亚马逊店铺被冻结,整个跨境电商圈一片哀嚎,传统的跨境电商大卖更是尸横遍野,各种降薪裁员,行业貌似由去年的生机勃勃瞬间变得一地鸡毛。


当下依然有很多的卖家在讨论这些大卖店铺被封的根本原因,众说纷纭。总结下来无非这几点:最典型的就是小卡片催评(泽宝半价的礼品卡换评,小卖家只能感叹一句:有钱真好),接着就是因为各种无脑的shua、各种黑科技,为自己后续的倒闭埋下了隐患。


其实在整个国内,不同地域的亚马逊卖家玩儿法其实差异还是蛮大的。华南一带习惯性的操作手法一直都非常的激进,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甚至在深圳的跨境电商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你要是没死过店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亚马逊的。


而这次被大整治之后,我相信整个行业的生态和风气是要比之前好上很多的。而华东一带的卖家更多的操作手法是偏向于稳健的,黑科技的一些玩儿法用的是非常的少,除非迫不得已,一般来说不会轻易触碰,因此他们活得其实是比较踏实的。


这波大整治之后,卖家们头疼的点又来了,不然shua了,留评率又贼低贼低的。甚至于2021 年 10 月 12 日起,Amazon Vine 将对每个新注册的产品收取 200 美元的费用。卖家的获评成本又被再次的拉高。


在跟很多圈子内卖家沟通交流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发现了一种更高效、相对来说安全度、可靠性更好的一种获评小技巧。


其实从售后卡的角度来说,服务商已经将扫码、访问、注册、留评、跳转等环节开发得非常完善。现在缺的是让消费者看到QR码的方法,难点在于无法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这让我想起了的明信片和挂号信。以前使用明信片邀评时,想和消费者沟通的内容需要全部写出来印在上面,这就导致明信片内容会有些敏感,也是很多卖家担心的地方。


那为什么不用明信片这种海外很常见的方式将QR码直接寄给消费者呢?


如果将售后二维码和明信片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绕开官方的审查,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另一方面内容上更加纯净,通过落地页的功能可以更好的提高邀评质量和转化粉丝。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家欧美明信片服务商:Mailzone


Mailzone团队从19年起就开始从事海外明信片(直接邮寄)服务,在他们看来,由于欧美的生活习惯,实体邮件仍是非常高频率使用的营销方式,有73%的美国消费者更喜欢通过实物广告来了解一个品牌。


为了不错过银行账单、政府通知等重要文件,每隔2-3天总要去查看一下邮箱。


根据数据公司DMA发布的《多渠道营销报告》,虽然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是最常用的营销渠道,但美国超过一半的营销人员(56%) 继续使用直接邮件。集成的、品牌的和个性化的直邮被认为是接触目标受众的最有效的渠道之一。典型的例子就是宜家的产品手册,一年发行2亿册,覆盖33个国家,就是直邮到客户手中。


作为跨境电商明信片服务的先行者,他们自研了更适合卖家需求的下单系统,以极简的下单方式,清晰的跟踪和统计功能。为跨境卖家提供海外明信片印刷和邮寄服务。只需准备好地址和设计图片,即可随时下单。服务范围覆盖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站点,确保明信片营销业务的交付质量和效率。


某深圳大卖下的子品牌是MailZone的第一批客户,主营电子产品,主力美国站。因为运营负责人Bobby有着长时间的海外生活经历,让他意识到这是个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


抱着试试的想法,在对比了几家国内外公司之后选择了MailZone,起初他将5000条订单地址按500为一组分为了十份,制定了设计元素、返利金额、印刷规格的不同版本,进行初步的A/B测试。


经过1-2个星期的数据收集,他确定了其中留评效果最好的一版,应用到各个产品上,开始进行的日常投放。


目前Bobby团队每个月发送超过10万封明信片和信件,积累的Review数量和质量遥遥领先市场,成功推爆了多款产品。并且在公司其他品牌因测评和售后卡被封的情况下,安全的度过了这段高风险期,也为旺季的准备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


据MailZone统计,通过明信片获得的回评率普遍在6%-11%之间,初次使用的卖家们会需要一段时间的测试来找到适合自己产品/品牌的设计风格和内容,长时间的使用下,不断优化设计内容,留评率还会逐步提升。


他们也从私域角度给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将明信片或挂号信看做能“激活”和“触达”买家的有效方式,重点在将前来联系的买家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分类,这样就能利用成为自己其他同类产品的测评师。经过长期的积累,完全可以形成测评资源的自给自足,一方面不必担心中介资源的交叉使用,另一方面这个行为在平台的算法机制下是“复购行为”,更加安全。


当然,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专业的团队能尽量为大家避开风险。而卖家也需要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不要反复追要好评,引起客户恶意举报。换句话说,做生意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生意的每一步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找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和更专业的团队去解决生意上遇到的问题呢?有兴趣试用或想进一步了解服务细节的朋友,另外大家头疼的地址问题,他们也有一些解决方法。


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其实很多时候一些运营的策略和方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作为卖家以及运营来说,我们要能够跟得上平台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我们的运营策略。2021年下半年的旺季即将来临,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个相对完美的旺季,加油吧!


敏哥:数万亚马逊卖家被封,皆因小卡片催评?分享更高效的review获取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