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写作题文章题目突破 你写对了么

(五)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画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之前写了关于题设突破,资料突破,今天谈谈命名问题,明天说写作难点,敬请关注。
文章题目是文章逻辑的体现
和社会习俗中,子随父姓一样,文章题目是文章逻辑的体现,文章逻辑决定了文章题目,所以文章题目是一个应然状态,不能任性而为。

以此题为例,既然向水学习会提高智慧和情操,必然的是学的也应该是水的智慧和情操。
同时,这道题的逻辑是条件关系,你的题目可以没有直接体现,但不能直接违反
有的机构写
不争的智慧
写小了,资料明显不是仅仅谈不争,这么写都不用看内容,直接出局了。桃园三结义,你就写俩人,这不是傻么?
有的机构写
务必学习水的四种精神
与题设条件逻辑不符合,写成了以水为师的强调版,这道题是不能和副省级写一样的逻辑和内容的
有的机构写
拜水为师 蕙质兰心
以水为师的文艺青年版,但这道题是不能和副省级写一样的逻辑和内容的,后面“蕙质兰心”不仅毫无意义,反而画蛇添足。
有的机构写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水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与情操
主标题意义不明,强调活水毫无意义,副标题则强调了借物言志的思路,但是这样写题目,逻辑上你要写的是水的智慧与情操,但是这篇文章实际内容则写的是学习水的智慧,文不对题。
除此之外,很多同学好大喜功,起自己都理解不了的题目,或大到没边的题目,是自找苦吃。参见 标题是铺路,不要挖坑
这道题的主语是谁,决定你的文章写作效率
这道题设逻辑是条件关系,是只有学习水的智慧和情操,才能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
这意味着学习会对特定的人产生特定效果,那么这个效果是对谁而言?
换句话说,主语是谁?
我的文章命名的目的效果部分落在了提高执政水平上,《汲取水的智慧与情操,提高执政水平》,显而易见,主角是政府,也包括公务员。
这样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充分利用小题中的内容作为文章例证,避免自己构思文章而浪费大量时间。写作题如何联系实际
国考申论1000-1200字,时间紧张,写完就不容易了。
实际上,小题的内容逻辑也严谨地对应了水的智慧和情操,理解到这个层次,就是四两拨千斤了。
没有主语,你就无法体现条件关系,没有条件关系,文章就跑题,这不是你想写不想写的问题
有了主语,有了限定主体,你才可能在文章中体现条件关系的逻辑,否则,就完全写成了学,而不是学了会怎么样。
写成了学,而不是学了会怎么样,这篇文章就跑题了,你文辞华丽,能写瘦金体又怎么样,照样出局。
再说一遍,申论写作题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想不清楚这一点,就不要奢望写作题提高了。
时间紧迫,抓紧突破。
本篇文章系 柳夫子讲道理 原创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柳夫子讲道理 @微信订阅号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