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来自格里芬的战舰指挥官]E9 “蚊子” (下)

2020-04-06 19:33 作者:轻巡洋舰埃姆登  | 我要投稿

……

那道圆弧继续向着自己的方向高速靠近,正要越过那道象征着目视接触极限的刻度线时,却忽然停止了延伸。正当她准备向另一个飞行员询问情况时,通讯中直接传来了惊慌的呼喊。

“ ‘蚊子’,你下面来东西了,快规避!!!”

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但当真正面对紧急状况时,她虽然做出了反应,但还是慢了一拍。

这差点要了她的命。

砰砰砰……

“啊!”

在连续的撞击声与爆炸声中,玻璃碎屑、木屑和破片在座舱里飞得到处都是,自己的脸上也被划出了几道口子。

“‘蚊子’,快汇报你们的状况!”通讯的另一头传来了焦急的询问。

“我还好…”STG-44吃力地回答着,她还没从刚刚的受创中恢复过来。

“你的后座操作员看上去似乎情况不妙,能检查一下她的状况吗?”

“Kar-98?听到请回答。”她切换到了机内通讯,询问着Kar-98的情况。

……

“Kar-98,你还在吗?”

她仍然没有听到任何回应。

回过头去,才发现Kar-98已经昏迷在了自己的座位上——一发炮弹从下方击穿了底板,爆炸的破片把她的双腿切断了。她又回头看了看雷达,之前雷达上显示的目标已经跑没影了。

“后座伤得很重,已经昏迷了。”

“我这就联系‘多拉’。”

实际上,她们的运气还不错,这样的攻击要是再往前一点或再往后一点,这架飞机就完了。

“滴滴——”

“滴滴——”

雷达上传来了一阵阵提示音,她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发生了,又有东西来了。

“糟了!它们又来了!”STG-44大声地向另一位飞行员汇报着。

“开启你们的超增压,我们直接回去!”

听到她的命令后,STG-44带上了防风眼镜,拉出了仪表盘下方发的一个手柄。

不一会,她就听到了发动机高速运转带来的啸叫声。往两边看了看,两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都喷出了淡蓝色的火光、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凝雾。

瞥了一眼转速表,现在是3500转,很快就能达到4000转的最高转速了。得益于不断进步的科技,单台输出功率能达到3000匹马力级的活塞发动机可以做得比原来小巧得多,这也相当于赋予了大部分螺旋桨飞机第二次生命。毕竟比起喷气,它们对后勤的要求要低一些。

“我没办法联系上‘多拉’,通讯被干扰了!”另一位飞行员说出了让她感到担忧的消息。

“滋滋…这里是‘妖怪’,‘多拉’,收到请回复…滋滋……”

她调到长程通讯频道,听到的除了另一个飞行员的呼叫就只剩下了杂音。

又瞥了眼归航信标,两根指针正在漫无目的地晃来晃去。现在能够帮忙的,大概只剩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有用的地图了吧。

趁着另一个飞行员正在联系“多拉”,她开始试着自己计算“多拉”的位置。

先是飞艇的飞行方向,再是飞艇的航速……

然后是我们的飞行速度和方向还有时间……

由于终端自带了航迹记录功能,所以计算起来就轻松了很多。很快,一个方位角就被计算了出来。

“我们也许要再向我们左侧修正大概15度。”通讯中,她向另一个飞行员汇报了信息。

“收到。”

修正完航向后,她们继续向前飞行了一段距离。

“关闭超增压。”确认了周围安全后,她们关掉了超增压好让引擎休息一会。

终于,一个小黑点出现在了她们的视野中,那一定是“多拉”了。

只不过,远远地看上去周围好像又多了些东西,在这个距离她们看不清。

距离继续拉近了,她们才渐渐地看清楚。那些多出来的东西,其实是“多拉”的自卫火力发射出的炮弹。

和她们一样,“多拉”也陷入了同样地麻烦,无人机找上门了。而“多拉”的情况似乎也没比他们好多少,从这个距离看去,蒙皮上已经破了好几道口子。好在气囊里装的都是氦气,飞艇并没有起火。无人机的已经进入了飞艇上防空导弹的最近射程极限了,在这个距离上,传统的战斗机要是起飞了,没有足够的距离平飞攒速度就相当于送死。辛亏无人机的数量已经不剩几架了,只要动用那些布置在艇身周围的自动炮处理就行了。

不过在降落前,还是有必要把无人机处理干净。要是在降落的过程中被打坏了一些部件什么的,那将造成非常棘手的麻烦。不过,这件事将由她们的长机来做。

……

轰——

虽然费了点时间,但最后一架无人机终于处理掉了。

倒不如说是它自己露出了破绽,要不然,凭借着那几乎碾压级的机动性,要抓它一个射击窗口谈何容易?

“这里是‘妖怪’,我准备降落了。”这一次,经过商量,她们决定让几乎没受损的长机先降落。

十几分钟后,轮到她们了。

对准跑道后,STG-44收了点动力,放下了起落架和襟翼,并握紧操纵杆努力地保持航向——她感到操纵杆的手感越来越奇怪了。

“‘蚊子’,快拉高!你的速度太慢了!”此时,无线电中传来了飞控中心的声音。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低估了飞艇的飞行速度,赶忙向前推了些节流阀,接着向后拉操纵杆。

但发动机的动力还没到,她的攻角警报就先来了。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她没有体会到失重的感觉。

轰——

起落架还是没能撑住这样的冲击,飞机重重地砸在了甲板上,往前滑了一小段距离才停下。看来让长机先降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要不然光是清理飞行甲板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应该是长机的飞行员降落后就告知了情况,座舱罩一打开,边上就有人来把受了伤的Kar-98K抬走去进行维修了。现在,忙碌的地勤人员只留下了STG-44一人在穿过机库的风中凌乱着。

……





对于Ta-154而言,起落架问题几乎伴随着它的整个服役生涯。

[来自格里芬的战舰指挥官]E9 “蚊子” (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