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街上神秘卖笔组织的商业套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大街上也到过这样的人。他们会在大街上背个包,逢人就拦,然后就说:
我今年刚毕业,正在实习,需要完成销售指标,你能不能帮忙买支笔?
有的时候他们还会跟在路人的后面走,而且还会哭!
这个组织的人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保卫处的人就说:
这些不真的是你们的学长学姐,不用理。
经过一个疫情之后 ,学校也不怎么能进来了,本以为这帮人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是我前几天在地铁站上又遇到了这批人,我就好奇,他们怎么年复一年地进行这种活动,这种活动能赚多少钱,支持他们这么干。
究竟是有组织的诈骗,还是另有原因,我就上去和这帮人聊了起来。(该死的好奇心)
声明:我说的是我的亲身经历,也只限于这个组织,看文章的各位遇到的组织,请自行判断,判断思路可以遵循我下文所展示的思路。
首先,说价格,他们卖笔的价格和文具店里的差不多,也就是毛利润很低,就算有大哥大发慈悲一下子买了好几盒(几百支),他们能拿到的利润也很少,就算天天都有好心的大哥,他们一个月最多能赚3000。如果他们真的是诈骗的话,这效率感人,但就算是实习生做销售,这个效率也很感人,所以我更好奇了,他们这个组织怎么运行的,为什么年年都有。当然,如果他们买的笔明显高于市场价,那么直接run,头都不用回。
然后,开始对她提供的信息进行逐个验证。这一步我需要分开详细说
1、我先是把这个组织的一个人拉到角落里,仔细询问她(一个女生)问什么在这里卖笔,得到的也是他们的经典话术:因为实习,需要满足销售的kpi。接着我们在哪家单位实习,也很明确的说出了,是个卖文具的公司(这里就不打公司的名字了,以免给up我惹麻烦),然后我又随便编了这家公司的一些情况,结果这个女生很认真的给我纠正并介绍了这家公司的情况。在之后的对话中,我假装忘了,把这个话题穿插进来,又说了一次,她又给细心纠正,内容和第一次差不多。
如果这伙人是骗子的话,这一点就很奇怪,因为骗子一般会尽量避免细节,如果我对这家公司的情况言之凿凿,骗子大概率会绕开话题。除非他们对这家公司进行过详细调查,并想以此作为自己的信用背书,但这么做成本太大,根据上一条他们的效率,动机实在是不成立,因为纠不纠正这点和卖笔无关,一个成熟的销售都不会这么干,更何况是骗子。
相同的,如果你遇到他们自称XX组织或XX学院的,你验证的方式也很简单,一个是胡编这个组织的信息,也不要太离谱,如果对方随声附和,大概率是骗子,小概率是专业销售;另一个如果你是这个组织的人,就问一些专业知识,比如:sin30之类的。
2、在试探了对方是否是实习生(或者说不是很专业的销售)这个身份的真实性之后,我需要确定说的是大学刚毕业的信息。于是又问她哪个学校毕业的,答:某二本文科。然后,主动地说了一堆细节。
啊!这。。。
好吧,但这也不影响上面1的招式的使用,但她没给我机会。开始从自己怎么从黑龙江某小城考了400多分到了某二本,然后大骂学校和现在实习的公司,因为给钱太少(一个月1300,记住,后面分析的时候要考),最后讲到了原生家庭有多么多么不好,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人。讲了十几二十分钟,舌头都没带打结的,讲着讲着就开始流眼泪了,我盯着她看,没有任何道具,眼泪就流出来了。如果没点真事在里面,这演技绝了,甩小鲜肉们100条街。
反正,我是不知道她这段是真情流露还是练过多少遍的,但我觉得如果她但凡是个up主,刚才内段得给个一键三连。
第二步到这,我算是失败了,因为话题到这,我已经没法证明她是不是刚毕业的学生了。第一,对话到这个气氛,我没法再问人学校了,万一是真的,再问确实不礼貌,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要验证呢,她跑了咋整;第二,她给的人设是400多分学文的,根据这个人设,我也不知道得跟人交流点啥。
3、尽管第二步失败了,但说实话,不重要。因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卖笔这个组织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支撑着这个组织年复一年地组织人做这种工作。所以废话别多说了,唠了半个多小时了,也该图穷匕见了,聊聊怎么卖笔吧。根据她的描述,这个组织是进行业绩淘汰制的,一开始几百个人,淘汰到现在只剩几十个人了,最后能转正的只有5个,现在她在冲这个转正名额。我还看到了,他们发布实习消息的微信群(这个微信群的真假,我后面也会有相应的证据验证)。
然后,我想了一下,就这?这个组织的组织形式也太业余了。达尔文式的竞争,结果还干的是利润这么低的工作,而且筛选出来转正的都是能在大街上卖笔的人,关键是大街上能卖笔的,大多靠的不是能力而是运气和外貌,毕竟没有路人停下来听他们说话,上面那一段,无论真假,她哭都没地哭去。而且,长时间生活在大连的人都知道,这帮人是每年特定的时候出现的,所以公司招聘他们进来的工作肯定不是大街上卖笔,那既然不在大街上卖笔,按这种方式,你筛选出来的这几个人,到底指望他们有什么能力呢?颜值高吗?但这也不是个需要筛选的能力吧。
深入思考一下,我发现没那么简单。刚才我分析了,他们这个一个人一个月的利润,最多3000,如果是个卖文具的公司,进价低,把利润多算一点4500,而他们的实习工资是1300一个月,也就是,我怀疑这家公司做这个东西每年应该是在赚钱,而赚完这波的钱,把人招进来,做的工作应该也不需要什么能力,是个正常人就行。所以,这家公司每年都会定期举行这个招聘活动,毕竟有钱干嘛不赚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卖笔的人,很多看起来很着急,甚至会哭,还会追着人跑,因为快被淘汰了!
但根据这个假设,还是有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一开始找几百人,这几百人的费用怎么算,毕竟淘汰的肯定很多没有赚到1300,那这样不赔了吗?第二,为什么这帮人甘愿进这样的竞赛局里,并这么殷切地希望自己不被淘汰?
这时候,她卖笔的同伴来了,我也是时候开始继询问价钱和信息验证后的第三个板块了,交叉验证。当一个组织属于诈骗组织的话,他们会有相同的骗术培训,但有一些话术需要根据被骗者的话语和状态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由此我们可以借助跟这个团伙里面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而得到前后逻辑矛盾的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来击溃骗子的心理防线,来达到揭穿骗局的目的。所以,我现在需要另一个人来进行验证,现在他们之间还没有进行串供交流,是个完成验证的好机会,但我得当着他们的面放点血,花了几百,买了笔。
她的同伴看着她收到了钱,觉得这一定是个有钱的,于是我轻松地又拉了他们团队的一个人过来聊。
上文第二个板块我进行的验证,我又重新搞了一遍,而我得到的回答突出一个和而不同。不光公司和考核制度在我的旁敲侧击下滴水不漏,我还看到了上文提到的那个微信群里上一个人汇报我的付款记录做销售业绩的聊天,好家伙这组织配合打得,那是相当严密,关键是这个人跟上一个人一样,讲了自己的情况,但完全是两个剧本。合着,这个组织里面还有要编不同的人设是吧?
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成功地敲出了上面那两个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排除他在骗我的可能。首先,第一个问题,他们淘汰人的方式很奇特,公司会指定地点让员工进行销售,不得迟到早退,不得自己给自己冲业绩,一经发现,马上淘汰,而淘汰的,相当于一个月没干满,”适当地“给钱,所以公司稳赚。而这种愚蠢的竞争,为什么大家都想转正呢?我发现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学历低、家境不好、海投简历之后,发现只有这一家让他们实习(或者学校安排),是得要么他们不得不拿到这个实习证明,要么他们把这个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拼命想转正。最后,这场竞争的获胜者,可能不是能力有多强,但对公司的服从度一定高。
至此,我已经对这个组织有了足够的了解,撤退。
总结一下:
现在呢,存在两种可能,一个他们是一个组织严密、成员素质极高并且常年组织方针固定的诈骗团伙,别的不干,就骗你买笔;另一个他们是社会底层,刚出大学,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改变命运,但实际上正在被无耻公司成天压榨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