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间充质干细胞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潜力不可小觑!如何攻下儿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2023-07-18 18:35 作者:干细胞精研社  | 我要投稿



近年来,干细胞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重视,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儿童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过程中,在儿童糖尿病、小儿肺、心脏、骨科、内分泌、神经和血液学等疾病中均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今天,我们走进干细胞治疗儿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BPD ,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横行无忌,足可影响多达半数的新生儿健康,尤其是早产儿或小胎龄儿更是要注意提防,稍有不慎便会留下严重后遗症,其中为人熟知的一种便是痴呆。原因在于,因BPD导致患儿肺泡成熟障碍和肺部微血管发育不良,这种缓慢而持久的脑部缺氧为大脑发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尤其是未成熟脑皮质大量损伤,进而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表现为患儿的认知、语言和行为能力发育迟缓或发育低下[1]


医疗机构早已着手研究早产儿罹患BPD的诊疗方案,尽管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BPD早产患儿的存活率有明显提高,但其发病率仍旧未能压降。



被视为干细胞家族明星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又一次来到了舞台中央。


从BPD的发病机制来看,早产儿肺部发育通常处于小管期和囊泡期,正是因为早产才使得患儿的肺泡和远端血管发育中断。本已娇弱的婴儿如果再遭受了细菌感染、宫内生长受限等不利因素,会使未发育完全的肺部遇到更严苛的考验[2]


当务之急是降低肺部炎症,避免肺部干细胞损伤及耗竭,同时力争促进肺组织修复再生,早日生成足量的肺泡和健全的血管结构。而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项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还具有低免疫原性,是十分理想的移植材料。


医学研究者发现,通过输注MSCs可以凭靠其归巢作用促使肺部组织愈合,同时MSCs分泌的可溶性蛋白、外泌体等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后者不仅能制止炎症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能稳定促进血管和肺泡再生[3-5]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可知,来自中国、美国、韩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的医学研究者对患儿输注了不同剂量的MSCs,在随后长时间随访中并未观察到致瘤致畸的现象,尤其是胎龄小于27周的超早产患者、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超低体重患儿更应当考虑采用MSCs移植作为治疗手段,MSCs广泛的取材为这一术式的伦理学障碍铺平了道路,即便医疗机构不能从自体妊娠组织中提取有效的MSCs,也可以从异体干细胞中选取健康个体予以培养和诱导扩增[6]



对于已经明显观察到肺部损伤的患儿,可以基于临床试验结果确定所需的MSCs剂量,整个修复治愈过程可能需要多次MSCs移植,并在肺部损伤炎症达峰之前就开展移植,及早干预,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用的认知有限,其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具体作用机理尚有许多疑惑未曾解开,移植剂量、移植次数、移植时机、移植方式以及搭配用药都存在大幅优化的空间,相信随着临床试验的进一步推进,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解决更多儿科疾病的时代终将到来,将干细胞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细胞修饰技术结合应该能为人类提供更加精细和可靠的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476642/

[2]周丽,陈清,徐超凡等.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及早期维生素D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1):2053-2057.

[3]程瑞朵,王芸芸,马小建等.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2(02):121-127.

[4]高倩茜,程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02):286-290+305.

[5]犹景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治疗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21.

[6]涂秀英,包蕾.间充质干细胞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20,26(11):62-65.


*内容为【干细胞精研社】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间充质干细胞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潜力不可小觑!如何攻下儿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