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十月上
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2021.10.1 20:37
看个综艺都能撕一下,说好的聚成一团,说不好的聚成一团,在看不见对方的地方输出情绪。
总有人喜欢多数人不喜欢的,也总有人不喜欢多数人喜欢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偏偏就有人喜欢标榜自己的遗世独立。
“就我觉得xxx”“这首歌哪里好了?弹幕一通尬吹”“明明很好的作品循环好多天了”
是人们的压力确实太大需要发泄,还是热情实在过剩无处安放?
这世界的参差,果然难以理解。

2021.10.2 19:32
在地里,扒了两个小时玉米的衣服,趁天没有完全暗下来,去泡个澡。
一家没开门,一家开了门热水池没有放水,劲头瞬间打消一半。
一个老大爷,一个搓背师傅,三个人的澡堂,没有多一个人变得热闹,也没少一个人更加冷清。
老大爷准备走了,这时进来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下意识睁开眼,这不我小学校长兼数学老师么。
很流畅自然地转过身,正回忆高中去学校附近澡堂洗澡发生的意外,直接中断,一时间脑子一片空白。
老师突然喊了一声“舅?”,那老大爷是他亲戚,这状况差点让我笑出声。
老大爷走了,整个澡堂,中年,青年,儿童,三人同一空间。
小孩子问:什么书不能看?
老师答:天书
小孩子说:是秘书
这一句差点让我绷不住,这都什么奇怪的巧合?
我还是溜走吧。

2021.10.3 19:41
七点高铁,一片漆黑的外部世界,唯有沿途灯光忽隐忽现,织成一条星河,不均匀地镶着金黄和鲜红的颜色。
感觉,这列车的光亮和外面霓虹灯、路灯、车灯、房间灯,成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夜晚活动着的人们的方向。
莫名多一种使命感,是什么使命,不太清楚。
旁边小哥玩着斗地主,前排女生戴着耳机刷抖音,我在充电,对着窗户发呆。
哦,不是我的使命,是电力的使命。
如果它们有的话。

2021.10.4 17:12
追综艺追着追着被迫磕cp,直觉告诉我,《鸭川的雨夜》是在向十几岁的三七作别。
虽然很乐意看到他们在一起,却不由得担心起来。短短的时间,是不是足够他们了解彼此。
不想在几年,几十年后让剧情走向崩坏结局,高调的甜蜜,在分崩离析的时候,最是愤懑难抑。
希望以后他们生活中,没有突如其来的瓜,不喜欢吃瓜,更不想做瓜田里的猹。
祝福他们吧!

2021.10.6 17:53
陡降的气温,让前几天还白花花的太阳,变成了一种错觉。昨夜两点,只听外面有风拂动树叶,早晨出门,原来已下过一场急雨。
拿出冬天的厚衣服,双手插入卫衣口袋,出门。大街上每个人都好像“胖了一圈”,却又是“缩紧”的,与初冬不期而遇,有种“心凉半截”的感觉。
送朋友上车,还剩一大块牛肉不能很好解决,对它发一会儿愁,然后打个盹儿,盖上被子思考人生,明天很快就来了。


2021.10.7 21:06
心血来潮刷《猫和老鼠》,依然觉得很有意思,一连几集停不下来。
几十年前的动画,还能够吸引我的一大原因,还是有弹幕。弹幕让人不是那么孤独。就好像有一群共同回忆的人,坐在一起讨论回味旧时光。
弹幕会科普背景音乐,会把以前方言版的台词打在屏幕上,会找各种奇奇怪怪的角度,在回忆之余,又增加了许多原本动画里没有的东西。
B站的弹幕文化,它的吸引力,就在于此,于我而言。

2021.10.8 20:18
出门,偶有雨滴,轻点鼻尖。
等车,稀稀疏疏,不足打伞。
转弯,急促敲窗,行人躲避。
寒冷环绕,取过快递,迫不及待埋入厚厚的被子里,给寒露以尊重。也为懒惰寻觅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2021.10.9 22:03
总感觉忘了锁门,转身回去确认。还好,门的确关了。
安心坐上车,拉上安全带的时候心里想,我会系安全带,不用提醒我。
师傅还是提醒了。
突然反应过来,上车系安全带这件事,从小到大百分百没有忘记过。
看来潜意识里,比起锁没锁门,拿没拿雨伞,带没带身份证,还是小命重要一点。

2021.10.10 11:26
公交车,刷卡,准备找位置。
“没有口罩不能坐”
有些诧异,我戴了口罩的。
司机师傅是对一对母女说的,小女孩没有戴口罩。
妈妈说:“要不你下车回去吧。”
小女孩不愿意:“我自己回不去,找不到路。”
我给了小女孩一个口罩。
妈妈开始笑话她,这么大了在家门口还找不到路,小女孩说:之前都是你接我的。
妈妈告诉她周围的地标,小女孩漫不经心,看来不是真心想认路,是不想离开妈妈。
“妈妈,我还有多久才能上大学?”
原来她才四年级,还有弟弟,现在去接他下课。
已毕业的大学生,希望早些上大学的小学生,小姑娘可以一直黏着妈妈,然后慢慢学会认路,去年的大学生去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