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撑科普第二弹:这个时期的裙撑,穿上之后永远别想正常出门哟~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裙撑的起源~怎么样,对那个像是雪糕筒的裙撑还记忆犹新吧。如果你还觉得那种裙撑还算得上能看的话,那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裙撑造型,其夸张的样式绝对能让你目瞪口呆~

裙撑的第二发展阶段大概在18世纪初期,由英法两国带起的风潮。那时的欧洲洛可可风盛行,到处都是以夸张为准则设计的衣服,而裙撑自然也不例外。人们厌倦了起源版裙撑的样式,转而剑走偏锋,想追求更大、更亮眼的样式。这个时候,名为“Panniers”的裙撑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Panniers”也被叫做篮式裙撑或者马鞍裙撑。这种裙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袋式, 另一种是笼式。双袋式在“Panniers”盛行的早期比较流行,它的样式像是腰间挂了两个袋子一样,将裙子撑在身体的两侧,如同下图一样。

但是随着洛可可风进一步的加剧,人们的爱美之心与攀比之心已经不允许自己的裙子要小于他人,于是裙子便被设计的一件比一件宽,一款比一款夸张。这个时候,双袋式的结构显然已经撑不住人们对“美”的追求,于是设计师又将目光放回了笨重的木质架子上。就这样,笼式结构的裙撑登场了,这种用木质架子撑起出一件件宽大的裙子,再次博得了人们的芳心。不过,这并不是笼式裙撑的终点。

伴随着17世纪末捕鲸热潮的掀起,人们发现,用鲸骨做裙撑似乎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比方说,鲸骨做的裙撑,要比木制的轻便上不少。又比方说,鲸骨做的裙撑,要比木制的更加规整坚固,可以做得bigger than bigger。于是,贵族小姐们沸腾了,不惜豪掷千金来定制这种稀罕物。据闻,在那个时代最宽的鲸骨裙撑,其宽度有近四米,穿出去简直就像个牌匾一样。

对于鲸骨裙撑的出现,爱美好胜的贵族小姐们很高兴,做鲸产品的商人也很高兴,唯独鲸鱼很懵逼,骨头质量太好有错吗?

裙撑的这种大到如牌匾般的夸张追求,一直到18世纪末洛可可风格逐渐失宠才得以收敛。但是吧,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接下来的“Crinoline”裙撑,同样也有着大的追求,甚至闹出了更多笑谈。究竟,19世纪的女孩们和裙撑有着怎样的故事?下一期裙撑完结篇告诉你。
To be continue……

前往《螺旋圆舞曲》小仙女聚集地,获取最新资讯和官方福利哦
【螺旋圆舞曲官网下载】http://www.100bt.com/waltz/
【官方交流群】589207103
【螺旋圆舞曲微博】@螺旋圆舞曲
【微信公众号】螺旋圆舞曲
【微博链接】https://weibo.com/6452013059
【官方QQ】3306411260
【螺旋圆舞曲官方墙】https://user.qzone.qq.com/3306411260/main
【官方贴吧】https://tieba.baidu.com/f?kw=%E8%9E%BA%E6%97%8B%E5%9C%86%E8%88%9E%E6%9B%B2&ie=utf-8
【官方兴趣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99912&from=recent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