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1:个人对触控、触屏操作和瞄准的一些理解
今天有水友问我问题,我点进去一看,他关注了fps瞄准的一些内容,我就知道肯定是要问我手机操作和瞄准的相关问题233,刚好就解答一下,顺便水个专栏,如有错误请指出。
我不才,非专业人士,现在很懒,所拥有的经验和一些水平都是过去剩下的,吃老本咸鱼中...(  ̄ ▽ ̄)
一、手机和屏幕尺寸问题:


二、触控延迟和灵敏度形式:
灵敏度有3种
1.加速度灵敏:滑屏速度越快,滑动的距离越远。
2.固定灵敏度:滑屏多远,滑动的距离就多远,滑屏距离与滑动的距离的比值不变。
3.距离灵敏度: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滑动速度越来越快


视觉反应力测试:
https://humanbenchmark.com/tests/reactiontime
顺便一提,人的视觉反应力不如听觉反应力,这个测试用鼠标完成普遍在160ms左右,但是如果对声音作出反应估计可以再快三成,我以前看那些硬核游戏玩家提起过。
我的手机是红米K30Pro,6G内存版,触控水平我觉得不高但也不差,够用,系统是MIUI12,游戏模式里高级设置是这样:

我选择把“跟手性”和“连续点击灵敏度”都关掉,因为去年用60帧拍摄测试过,MIUI的这玩意会对游戏的触控响应速度有负优化,也就是会增加触控延迟。
但也不一定是负优化,因为“跟手度”这个东西可能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我觉得厂商的理解可能是,你在触屏上画什么,屏幕会还原什么,跟手度越高还原的线条越准确,并不是说触点会更粘手,会降低触控延迟。
触屏采样率这个东西也是类似,我去年发过一些触控的测试视频,提到过触控采样率和触控延迟是没有绝对关系的,还得看手机厂商的调校和优化。
不要盲目相信手机厂商说的触屏采样率,手机厂商宣传的所有东西主要是为了营销,很多手机宣称自己散热好屏幕采样率高,让你以为很适合打游戏,结果上手发现降频,触控优化烂,用的是很廉价的触控硬件。那些作为噱头的纸面参数只能忽悠小白,真正影响体验的硬核点儿的数据就藏着掖着。
我只能说我的K30Pro买的很走运,k系列都是坑,而我恰好踩在了坑的边上,这手机除了没高刷新率都好,很适合玩原神手游,系统方面也没有什么阉割风波,而它兄弟系列没一个有好下场。
我一年多没了解过手机了,现在高帧率高采样率的游戏手机,可能参数很夸张了吧,这样的话就算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怎么说也量变引起质变了。

三、练习?


我在fps手游中综合水平不高,我只喜欢瞄准,其他方面的“技能点”都没点,因为我不想太沉迷fps手游,只是纯娱乐玩家,冲榜上分什么的不喜欢。
原神风花节射气球那次活动玩得很开心,很少有那么开心的一段时间了,什么时候再复刻啊!我要射气球🤤🤤我的气球🤤。风花节开的那时候我已经半年没玩过fps手游了,水平没完全展现出来,现在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有兴趣可以回顾一下:

我风花节时能在移动端射气球取得第一,主要是因为①其他fps手游的顶尖锁子哥(瞄准能力堪比外挂的人)不玩原神。②就算玩了也还没适应当时原神这个没优化好的瞄准。③就算也玩原神而且也适应了这个瞄准但也没兴趣去凹分。
对了,补充一个:
四、为什么要玩手游,为什么要用手机
单纯是喜欢触屏平台。
这年头,不可能没钱买电脑而只能玩手机吧,顶多是不方便玩电脑所以玩手机,现在一个旗舰手机或者iPad Pro价格直逼w,而几千块的成本就能畅玩大作,你跟我说是因为买不起电脑?
还有人说手机不适合玩游戏的给我整乐了,你说手机不适合玩某些游戏还说得过去,手机上没多少好的游戏也说得过去,就像电视剧,换换皮请请流量明星就能躺着赚钱,观众好欺负,谁愿意站起来呢。
而且现在,要是要是组装一个好的游戏环境,舒舒服服地靠在电脑椅上,我只想睡觉,真的不想玩,电脑拿来干正事主要是,真不是很想玩PC的游戏和大作了,对游戏渐渐没那么大热情和兴趣了,喜欢当云玩家,看别人玩大作。

祝大家生活愉快,都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也要转移重心,减少放在视频平台上的时间和精力了,主分享,不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