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助力绿色数字化——来自中国5G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

2022-09-04 18:13 作者:是啊Gine呀  | 我要投稿

助力绿色数字化——来自中国5G网络基础设施的证据

数字化浪潮,(千禧年前后数据存储有限制),千禧年产生了互联网泡沫(Dot-com bubble),可参考:2000年互联网泡沫始末 - 知乎 (zhihu.com)

随着疫情,互联网渗透也在加快,企业各类管理都成为了互联网的0和1,改变企业各个组织架构中的生产管理运营

数字经济的统计核算如何计算,标准如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内涵包含哪些,边界如何;数据如何表征,如何量化——数字经济的深入研究必须要了解

数字化:回弹效应——eg:节能舒适的空调,带来用户对空调使用率增加,反而增大了能源使用 ( 节能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消费扩张)

为什么讨论中国:中国推动移动基站,推动转向5G,覆盖很多低级市县域;集中少数企业,便能获得占比大部分市场的数据(三大运营商);

中国目标很多,需要组合式的工具来协助达到目的

5G发展历史:第一阶段,很多企业参与了标准指定

横轴:规模——接入5G的数量;纵轴——渗透率,接入比重(终端用户数量)

右边:底色代表5G基站的数量,主要集中与东部沿海及成渝经济圈——空间及区域差异

核算基站带来的电力消费及碳排放(算出其能源结构),根据用电情况转化为碳排放

排放背后,将用电情况进行分级,区分不同驱动因子,结合不同情景路线进行预测,确定研究边界

研究集中于基站:因为基站是网络供给的核心

能源排放分为4部分(看下图):

1、a图,终端:蓝色4G,橙色5G——4G和5G耗电功率存在差异

2、b图,数据流量使用量增加很多,大部分使用基于流媒体,流量效应逐年增减;

3、c图:对比移动和联通,能量强度效应——阐述1字节所消耗的电力,能耗强度都逐年下降

4、每消耗1度电的碳排放情况:随着清洁能力逐年占比增减,每度电所带来的碳排放逐步下降

结论:

分解不同效应因子对减排的有效性

排放因子的变化对影响碳排放的影响非常小


技术路径:4G和5G应该以什么样子的比列来运行达到减排的最佳值

5G基站发射功率,非固定值,类似变频空调,根据用户数,连接数,和使用情况来调整运行功率

管理决策是否对数字基建是否有规划和目标?

该研究是基础性研究(数字化本身的能耗与减排——例如回弹效应)

产业数字化,渗透于制造业,能源,交通等

Q&A

Q1:6G时代什么时候到来

A1(非原话,概意):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可能是非线性的,不太好预排,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能源生产端使用可再生能源对电力消耗的影响能,未来变化会很大

Q2:回弹效应

A2:相关研究少,目前还处于核算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处于早期研究,回弹研究需要非常精细颗粒度的数据便于测算;若是放弃精准度量,以某一个维度的数据来进行度量(例如早期数字化问卷曾使用 公司有多少台电脑来大致估测代表,是否有网站、是否有email 来进行度量,最后的结果效应存在偏差)

Q3:排放因子

A:根据各个地区发电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国家电力排放因子也是在变化中(今年国家环保部电力排放因子较之前已下降,考虑到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排放因子下降)

助力绿色数字化——来自中国5G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