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伤害事件频发,该怎么教孩子不走极端?



4月尚未过半,各地自杀及恶性伤人事件已经沸沸扬扬。
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经济大环境变差,部分工薪阶层的生活压力和负面剧增。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竞争、高压力,让很多人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对于学校学习的青少年们,可三年“居家学习的舒适放任”也骤然转换为“严格有序的集体教育”,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网传某城市14连跳让家长们深感压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孤立和无助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加。

图片来源于:百度
我们能做些什么?大众该如何理解?专业人士怎么分析?
首先,恶性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施暴者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这些疾病也通常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紧密的联系。经济困难、就业压力、缺少支持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一些人的不满和愤怒,使他们无法有效地应对和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
但是,环境的改变并非心理偏差甚至施暴的首因,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他们的认知出了问题。心理偏差者,首先是对于社会,对于竞争,对于矛盾和冲突的认知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大脑或者心理已经出现了疾病,从而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出现了极端以及错误的反应。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人,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群体。我们首先要调节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平衡工作与生活,塑造自身应对情绪和心理冲击的护城河以及缓冲器。具体而言,应当给自己一些“偷懒的时间”用以阅读、运动、出游,减少自己的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图片来源于:百度
在方法上,想要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尝试深呼吸、瑜伽、冥想等;这些免费且自我操作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特别是面临冲突和旋涡的压力时,这些方法可以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行缓则安,事缓则圆。
必要时,我们也可以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可以与亲朋好友、社会工作者、基层管理组织等建立联系,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或者获取帮助和支持。
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是家长的首要职责;多看些情绪绘本、童话故事、多做些亲子活动、游戏锻炼,是否比一味的奥数和背单词更为重要。
我们还需要教育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道德,在情绪失控时增加道德和法律的屏障。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成人,这些既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腾讯网
另外,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人们应该尽量保持冷静,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警或求助,并按照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惊慌失措;可以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及时传递信息和情况,互相关心和支持。
当孩子们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会感到惊恐、不安和紧张等负面情绪,这时,身边的成年人应保持头脑清醒,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并适当缓解孩子的情绪。张家界的4位年轻人,通过网络彼此沟通却越陷越深,但他们没有找到适当的家长或社会组织,给予他们紧急的心理援助,以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百度
最后,我们也可以提前为孩子普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让孩子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学会自我心理保护。特别要告诉孩子们,在上述所有措施失效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和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缓解因事件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压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者的情怀,会促使我们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读者们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对专业心理机构有何种期待,也请留言告诉我们。
扫码即获取自测量表
测试你的情绪压力值

如您或您的孩子 可能 或 已有
情绪压力问题
建议您 尽快联系专业医师
进行积极干预
思睿明
专家介绍|扫码获取更多信息


何燕玲|儿少精神诊疗、儿少心理治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医学教授。
长期从事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焦虑障碍的诊治,特别擅长青少年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的研究与综合治疗。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医学系博士后、墨尔本大学人类健康学院国际精神卫生硕士、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老年痴呆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信息与监测部主任。
您也可通过本公众号首页
菜单栏-诊疗服务-预约
进行视频咨询

思睿明心理
专业的精神心理
诊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