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春江花月夜》与《代悲白头翁》,盛唐山水派诗歌)

⑥《春江花月夜》和《代悲白头翁》与“唐诗兴象”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春江花月夜》 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相类似的诗境创造, 在刘希夷的诗里亦能见到。他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触景生情,以落花起兴,由对自然的周而复始与青春年华的转瞬即逝的领悟,花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着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带有青春伤感的情思贯穿全篇,并通过对红颜美少年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创造出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的随之出现,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⑦王梵志,诗僧,原名梵天,黎阳人,唐初白话诗人。其诗语言浅近,在当时颇有影响,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对唐代诗人寒山等创作有较大影响,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有风格近似的诗作。宋代还有仿作。明清以后因作品不容于正统,大部已佚,《全唐诗》未收。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手抄本后,才又获国内外重视。
考点四、盛唐阶段诗歌: 山水田园诗派
①“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话,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菩萨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 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 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 4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青年时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写成“陇西行”等一类关于边塞、游侠的诗篇,运用歌行的体裁,描写各方面的题材,具有岑参、高适那种雄浑的气派。王维后期歌咏山水的作品,以五言为主,描写退隐生活、田园山水,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风格恬静清朴。
②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号鹿门处士,襄州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句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交好,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山水诗之先声。知名诗作有《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 、《春晓》 等篇。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孟浩然与王维是有区别的。他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似比王维诗更显淳朴。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③储光羲和常建
储光羲的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名。如《牧童词》、《钓鱼湾》、 《田家即事》、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田家杂兴》等,风格补实, 能够寓细致缜密的观察于浑厚的气韵之中,在表现闲适情趣的同时,多少接触到一些农村的现实,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给人以真切之感。储光羲在创作上努力效法魏晋,而摒弃六朝绮丽之风,形式多五言古体,内容也丰富多样。
常建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其诗题材比较狭隘,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但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 ,首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