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略显鸡肋的夏日游戏节为何取代E3,成为了年中的游戏发布盛宴?

2023-06-14 23:42 作者:阎长鲸  | 我要投稿

时无英雄,但愿成名的不是竖子。


三年疫情拖垮了E3,这场传统的游戏发布盛会的销声匿迹,颇为让人惋惜。

E3不存在的2023
E3不存在的2023

但是在资本的世界中从来不会存在真空区域,由TGA的主持人Geoff Keighley(杰夫·吉斯利)举办的夏日游戏节迅速占据了E3的位置。

在取代了E3的位置后,有一句颇为经典的发言表现出杰夫的志得意满,杰夫在最近接受英国媒体VGC的采访时,有些口出狂言:“E3是自杀的,而非来源于夏日游戏节的竞争。”


这话其实不无道理,但我想杰夫没考虑到,E3为什么要主动宣布自己的断气并且退出历史舞台。


E3的“自杀”并非它有意为之,而是一种被迫的举动。

受制于疫情的影响,线下的展会无法顺利进行,厂商们就各自将发布会私家化了,兴高采烈地各扫门前雪,不管E3瓦上霜了。


杰夫只看到了线下转线上的机遇,但却没料到在后E3时代,厂商们各自为政的“离心力”也已经处于近乎无法挽回的状态了。


而对于这一点的忽视,也就导致了E3殁后的首届夏日游戏节并没能如愿大权独揽,从而在今年的展出呈现出一种不上不下的态势。


夏日游戏节虽然观看人数越来越多,但和TGA一样,处于被大多数人抱怨的境地。


内容匮乏、和TGA同质化、广告太多,都是观者们微词的来源。


总的来说,缺少像E3那样的高光时刻,就再也无法给人那种“Breath-taking”的感觉了。

从根源上说,自从厂商们各自办展之后,夏日游戏节未能完全继承E3的遗产,沦为了一个配合厂商们发布内容的展前发布会,而厂商们的重要新闻还是会留到自家的发布会上再进行公开。


拿御三家和卡普空、育碧等大厂举例来说,今年最厚道而给夏日游戏节面子的只有索尼。

《漫威蜘蛛侠2》和《最终幻想7重生》都是PS5的独占游戏,发售时间原本可以在前几周索尼自家的发布会上公开,但索尼还是决定留给了夏日游戏节,力挺程度可见一斑。


相对的是,任天堂的态度则较为冷淡,对于夏日游戏节有点半搭不理的感觉。


这和任天堂对TGA的热情态度大相径庭,与夏日游戏展不同,老任往往会给TGA准备一些惊喜。


原因在于,任天堂在秋季自己也有发布会,重头戏当然是留给自己的展会,在年终老任没有安排什么档期,就不妨顺势用TGA来进行一番宣传。

除了索尼和任天堂之外,夏日游戏展之后马上就会迎来XBOX自家的大型展会,另外,还有育碧和卡普空也会举办自家的展会,当然不会在夏日游戏展上透露太多。

因此,从夏日展前后所环绕的各大厂商展会来看,夏日展的位置给人一种不尴不尬的中间商赚差价的感觉。


或许,各大厂商已经厌倦了在同一个展会上争强斗胜了。


这也就导致了2023的夏日游戏展的内容显得“拉胯”,虽然在两小时内展出了30多款游戏,但只有7款游戏是首次发布。


这7款游戏分别是《索尼克:超级巨星》、《波斯王子:失落王冠》、《遵命,陛下:寒冬》、《约翰卡朋特的毒液突击队》、《Lysfanga:时移勇士》、《沙漠大冒险》以及《星际迷航:无限》。

纵观下来,这7款游戏虽然牵涉到了一些比较值得关注的IP,但游戏规模都算不上有多大,难以让人产生太大的期待感。


其中《索尼克》和《波斯王子》都不是预算很大的新作,而只是横版形式的边角之作罢了。


总的来说,值得一提的参展内容有以下几个。


1.《黎明杀机》与尼古拉斯凯奇联动。(凯奇的债不是还完了吗,怎么又来游戏展了。不过考虑到凯奇近年对B级片的参演偏好,接黎明杀机的联动也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

2. 《心灵杀手2》带来实机演示。说实话,虽然心灵杀手1给人的体验很不错,但这次的实机给我的观感却实在一般。


一是,演示的帧数很不稳定,画面上也没什么优势。


二是,我个人觉得,在remedy出品《控制》之后,玩家们对他们的游戏玩法机制产生了更大的期待,如果走回只重叙事的老路子,可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

3.《漫威蜘蛛侠2》公布发售日期。值得一提的是,制作人表示其中毒液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背景故事。


4.《真人快打1》发售日期公布。不叫真人快打12是因为在故事上开了一个新宇宙。


5.成人版宝可梦游戏《幻兽帕鲁》公布发售日期。这个搞怪的游戏我挺期待的。


6.奇异人生厂商新作《驱灵者:新伊甸的幽灵》。不再是叙事游戏,而是动作游戏,希望能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成就。


7.约翰·卡朋特参与制作的游戏作品《毒液突击队》。听说卡朋特本人是个游戏迷,现在不拍电影了真的来做游戏了。不出预料,一出手就是B级片气质的打丧尸游戏。

8. Quantic Dream工作室新作《碧波之下》公布发售日期。这游戏让人想到深海迷航,如果Quantic Dream的叙事能力能够结合深海迷航的玩法深度,那么绝对值得一玩。

虽然以上的内容可圈可点,但说实话,让人惊喜的内容其实不多,所以在看完夏日游戏展之后颇给人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


尤其让人失望的是,从E3的传统来讲,压轴的内容一般会给观众带来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但夏日游戏展却只给观众投喂了早已公布的《最终幻想7重生》的一段新预告而已。

由此来看,斯人已逝,逝者长已矣。


纵然感怀E3不再,但观众们很难有什么挑挑拣拣的资格,不管欢迎与否,夏日游戏节在商业上更成功,取代E3已成既定事实。


当然,如果要感叹“时无英雄,而使竖子成名”就有些太过了,夏日游戏节也不是没有优点。


在纯粹线上的形式下,杰夫为夏日游戏节采用的商业模式和宣发路径更为成熟。


举例来说,夏日游戏节与YouTube、Twitch和TikTok等社交媒体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夏日游戏节开展两周前,杰夫就开始利用这些平台不断为夏日游戏节炒起热度,透露发布会的游戏阵容。


夏日游戏节甚至和tiktok,也就是抖音达成了深度合作。很多奖项的投票渠道,tiktok都是独家。借助抖音在全球的火热,夏日游戏节大大帮助各个游戏实现了破圈的传播度。

另一方面,参展的游戏想要登上夏日游戏节,是需要付出高昂的参展费用的,这一点固然造成了游戏展上广告内容的增多,但无疑也是展会能够持续运营的保障。


从这几个角度来说,夏日游戏展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商业潜力也十分不错,至于能不能把各厂商的重点内容再拉回来,那就看它之后的努力了。

 

结语

虽然夏日游戏节彻底接过了E3的江湖地位,但E3的全部功力,并没有被夏日游戏节完全吸收。

要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免言之尚早。


但秉持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再加上杰夫本人展会运营丰富经验的老谋深算,或许将来有希望能将御三家和诸如育碧、卡普空、SE这几头老牛悉数降服也未可知。


略显鸡肋的夏日游戏节为何取代E3,成为了年中的游戏发布盛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