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应用文写作基本功:修辞手法运用(下)
书接上回《公务员应用文写作基本功:修辞手法运用(上)》,修辞手法的考点还有以下下几种:
8、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
(3)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4)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9、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来的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0、顶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
例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1、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事物“人化”
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
(2)拟物
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13、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例题精讲
下列使用拟人修辞格的是________。
A.进入冬季以后,人不仅身体容易感冒,精神和情绪也容易“感冒”。
B.工作忙、应酬多、通宵玩耍,每次“挤走”睡眠来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慢慢就欠下了“睡眠债”。
C.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一个人的战争。这种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
D.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答案解析】:选D。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D选项“那月光......驱赶着......。”“驱赶着”一词把“月光”人格化,赋予“月光”人的动作,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正确答案为D。
夯实基本功及了解更多公考考点,关注华智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