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务员应用文写作基本功:修辞手法运用(上)

2020-12-14 13:50 作者:公考小秘书  | 我要投稿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在公务员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

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常用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

 

2、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丁冬,让人清爽。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像兩后的彩虹,让人迷恋。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6、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7、反问

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例如:难道不是这样么?


夯实基本功及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考点,请关注上海华智公考!

公务员应用文写作基本功:修辞手法运用(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