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为实证解文篇第三

2020-10-10 21:34 作者:凤月临  | 我要投稿

几个外篇,没人看那继续解文篇。

可能有的人觉得我说的太简单了。其实就这么简单,真传一句话。玄之又玄的话谁又不会呢。(碎念)

清心诀原文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

  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

翻译反正很直白,从网上查吧,但是怎么用是要体会的。

一心不赘物是方法总结,逍遥自在是结果。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和清心诀前文是对一心不赘物内部和外部表现的描述。

为什么会水流心不惊?为什么会云在意俱迟 ?

这是需要反推的点。从表象推本质。

水流是什么?我不看到,则我不会被奔流的水惊到。看到则是心神用眼的机窍感知了外物,然后外物景象入心神。瞎子在岸上看湍流的河水,不会被惊到。因为瞎子心神中没有“水流”,所以不会被水流的湍急凶猛而影响。瞎子只能听见声音。假如是天生瞎子,那听见这个声音也不会产生视觉恐惧。

精神通过眼睛识别万物,而心中有象有想。

要“不惊”,那就不看水流,自然不惊。

人不是瞎子,所以机械眼睛功能的看,而看且不思不入心。则无所谓惊与不惊,因为心中无物。那些以前的比喻,圣人以镜照万物而不留尘。则镜常明。以镜喻心。心头不留事,气血运行自然无碍,无碍则神清轻。

人知万物,皆神感而知。

神不出身,神不出六识,虽眼见且不知,耳听且不闻,如此神归于身,不感则无所来惊,这只是其一。以神观物,物无所得益,人丧其神气。眼开且神无所观,万物照我,自入我眼,则为万物养神。虽说万物养神实无所养,而是身本无漏神,虽观不留心,但畅身,身和,神也畅。

上课的耳旁风似的听课,是走神了。

这个走神了,那就是神无感老师讲课,所以虽听虽看,但不会知道老师讲的什么东西。

熟睡中,无感外界,是因神归身窍内。神感物才知物,神无感,眼睛睁开着,也不知道看的是什么。

两个例子,体会体会。

神,心无感,自然无留物,不赘物。

这也是闭目养神的原因。因为做不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闭目断绝来往。而养心神。

高级的当然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了。

神不固者,神气易惊。所以神气充足的人虽看,虽闻,也不会被惊吓到。

但我们是养生,所以还是要感而不知,知而不留心中。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多体会。

是多体会,而不是光思考而已。是体和会。


有什么功效?做到了,精神可以持续充沛。

神是思辨之源,所以脑袋瓜也会灵活。

短时间难以见效。着急的话看看就好。

修为实证解文篇第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