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为何敢和王夫人对着干?贾母和王子腾都支持她,利益驱使,姑侄反目

《红楼梦》中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关系很复杂,她们不仅是亲姑侄,还是叔伯婆媳。
王熙凤能嫁入贾府,少不了王夫人的推动,王夫人能常年把持中馈,也多亏了王熙凤的卖力操持。
按理说她们应该是亲密无间的“自己人”,可是她们之间的关系在短短几年之内急剧恶化,从相互利用到不留情面的撕破脸互相算计,争权夺利,深究起来竟然是王熙凤先动的手。
王熙凤作为一个晚辈为何敢与王夫人对抗?争权夺利,互相算计?背后除了贾母的支持,还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的撑腰,这位神秘大佬就是王熙凤的亲叔叔——王子腾。
可王夫人也是贾母选中的儿媳,亲自授权的主母,更是王子腾的嫡亲妹妹,贾母和王子腾后来为什么都选择支持王熙凤呢?下文详细展开分析。
一、王熙凤与王夫人争权夺利,凭实力找到两大靠山:贾母和王子腾。
王夫人和王熙凤这对姑侄俩,自打做了叔伯婆媳,注定是没太多真心可言的。因为两人的利益是对立的。
可是王夫人被贾母打压多年,自己能力又不太够用,王熙凤算是一把很好用的刀。这个大侄女从小就泼辣爽利,谈笑间就能杀伐决断,让她暂时给自己效力其实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我们看到《红楼梦》前期,王熙凤对王夫人是很恭敬的,汇报工作事无巨细,一点小事也不敢自作主张,就连去宁国府玩儿一天,都要跟王夫人报备请假。
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没准备,王熙凤也会很委婉用找绸缎的由头,提醒她该给林黛玉一份见面礼。
王夫人那时候显然也是对王熙凤很满意的,王熙凤的女儿大姐儿出痘儿,贾琏这个当爹的都忙着出去偷情放浪。但是王夫人却帮着忙里忙外,十分的关切。
可王熙凤实在太聪明了,她知道王夫人也不过是暂时利用她,将来王夫人给宝玉娶了精明能干的媳妇,自然就用不着她了。等她回到邢夫人手底下,对内要看婆婆眼色,对外还要被弟媳妇压制。
王熙凤这么争强好胜的性格,她根本忍受不了。所以她要想办法尽可能和王夫人争权夺利,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好处,也给自己留下后路。
凭借她侄女和侄媳妇的身份肯定是不足以跟王夫人对抗的,她就借力打力,她给自己找了两个非常强大的靠山,一个是贾母,一个是王子腾。
贾王两家联姻,其实王家在贾府只需要一个代言人,只要王熙凤能把王夫人比下去,她就能赢得王家的全面支持。
王熙凤日常对贾母的奉承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就算再忙,也忘不了在贾母面前承欢打趣,哄得贾母哈哈大笑;她知道贾母宠爱宝黛,厌恶薛家,她也格外照顾宝黛生活,排忧解难,还见缝插针地撮合宝玉黛玉,同时暗戳戳屡次帮贾母嘲讽打压薛姨妈母女。
贾母对王熙凤是有真实的赞赏和疼爱的,也给了她许多体面和权力。因为王熙凤是真的为了贾府的家业,出心出力的操持,不像王夫人只会敷衍了事。
所以贾母人前给了王熙凤很多的宠爱和抬举,夸赞她懂礼又孝顺,嘴乖惹人疼,一个人顶十个人;夸赞她对小叔子小姑子尽心,大观园的小厨房办到了贾母心坎里;又特意费心策划凑份子给王熙凤过生日,还说“难为她一年到头辛苦”。
要知道王夫人才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一把手,贾母这样盛赞王熙凤,给她这么大的体面,就是在打王夫人的脸,贾母给王熙凤的一切夸奖和优待都是王夫人根本不曾得到的。贾母对王夫人的评价很差:“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这么鲜明的对比,难怪王夫人也觉得:“老太太因为喜欢她,才惯的她这样,还这样说,她明儿越发无礼了。”好歹也是当家太太,王夫人也是要面子的呀!
可是不管王夫人多么看不惯,王熙凤从贾母处得到的体面,实实在在的给了她更大的权利和威严。贾府的下人们是最会看人下菜碟的,贾母是至为尊贵的老祖宗,那就是风向标,贾母喜欢谁,他们就奉承谁。
王熙凤管家手段狠辣,待下人非常严苛,为什么除了赵姨娘没人敢去找王夫人告状?就是因为王熙凤背后站的人是贾母,那些下人们就要掂量掂量,王熙凤这样做事,是不是贾母授意的,自己就算告到王夫人那里其实也没用。
所以,贾府的下人们平时都害怕王熙凤,但是并不太害怕王夫人。不仅是因为王夫人信佛,表面装得很慈祥,而是她真的已经渐渐被贾母和王熙凤架空了。
贾母之所以支持王熙凤和王夫人对打,主要是因为王夫人靠着元春和王子腾的势力逐渐坐大后,开始和自己叫板,不受控制了。贾母很清楚王夫人是个自私自利又无能平庸的人,所以她才扶持王熙凤。
王熙凤在贾母手下得意,逐渐摆脱王夫人控制。凑份子过生日那一回,贾母给她的宠爱够高,她已经敢公开和王夫人对抗了。
王夫人心腹陪房周瑞家的儿子撒了馒头,在院子里耍酒疯大闹,王熙凤丝毫不顾王夫人的脸面,发狠就要撵他走人。周瑞家的竟然一句话也不敢说,还是多亏了赖嬷嬷求情,王熙凤才饶过,周瑞家的吓得连连磕头。
如果说王熙凤在贾府的靠山是贾母,那么她在外面的靠山就是叔叔王子腾。
虽然王熙凤只是个侄女,但是她和王子腾之间的关系,远远比王夫人这个亲妹妹紧密很多,这三人之间的关系生动的演绎了啥叫:利益面前,亲情靠边站。
先说下王夫人和王子腾的关系,在书中来看,属于王夫人很想巴着自己的哥哥当靠山,在贾府给她撑腰,但是王子腾却只把她当成一个工具人。
王子腾把薛姨妈三人甩给王夫人多年,一直不闻不问,就是很明显的甩锅。原本薛姨妈这样的寡妇妹子,进京城来理应投奔王子腾这个哥哥,回娘家住着才对。可是王子腾根本不搭理薛家,只让王夫人这个已经出嫁的大妹管着。
薛姨妈常年住在王夫人家里,其实不仅薛姨妈的名声不好听,就连王夫人也不好做人,贾政贾母等虽然不明说,但平时很多细节可以看出,都在嫌弃薛家。贾赦和邢夫人就更别提了,凭啥薛家的女儿住在大观园里享受的待遇,比迎春和邢岫烟都好呢?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子腾根本没有为王夫人考虑过。王夫人虽然也和嫂子常来常往,但也都是亲戚间的情分而已。
王熙凤就精明多了,她知道叔叔王子腾是个看重利益,不看重亲情的人。所以她就通过输送利益的手段和王子腾来交往。
王熙凤和贾琏两口子,一起在贾政王夫人手下做二把手,实际上贾政根本不管事,王夫人也远没凤姐聪明。荣国府已经控制在他们夫妻手里。
贾琏在外面社交权变,一方面靠的是贾府的门路关系,另一方面靠的就是王子腾的实权手段。
贾琏偷情,凤姐逼死鲍二家的,人家要去告官,贾琏让林之孝从荣国府的账目上挪用公款,“许了二百两发送才罢。贾琏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
王子腾为啥会帮贾琏,除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勾连,自然是看王熙凤的面子。王熙凤的面子为啥这么大,当然是钱的功劳。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是用了贾琏的名义去找长安节度使办事,一下子就赚了三千两银子。书中写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地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通过上面贾琏的官司要去求告王子腾就不难看出,贾府在摆平官司方面不太行,王熙凤赚这种钱,肯定是要王子腾帮忙。有人来求告她,她就去找王子腾,赚了钱叔侄俩分呗,王子腾肯定拿的更多呀,一来二去,王熙凤胆子越来越大,王子腾赚的越来越多。
有人肯定要问了,王家不是很有钱吗?王子腾咋还这么贪财,这就奇了?谁还嫌钱太多烫手吗?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后来凤姐摆布张华官司的时候,再次看出来,她和王子腾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同一般。
书中写:凤姐又差了庆儿暗中打听,告了起来,便忙将王信唤来,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虚张声势警唬而已,又拿了三百银子与他去打点。是夜王信到了察院私第,安了根子。
都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王信也只到家说了一声,况是贾府之人,巴不得了事。
王信那边又透了消息与察院,察院便批:“张华所欠贾宅之银,令其限内按数交还,其所定之亲,仍令其有力时娶回。”
都察院的确是和贾、王两家都有瓜葛的,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叫做王信,他跟官府的关系非常紧密,又和王子腾十分亲近。他应该就是王子腾的心腹,或者是王家办事的子侄或管家。
王熙凤随便就可以把他唤来使唤,吩咐他去做关系重大的事情,可见王熙凤和王子腾平时的关系非同一般,不仅是亲叔侄,还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因为经常合作搞这种事情,王信熟络的都可以先斩后奏了。
《红楼梦》中,贾府的奴才们几乎没人敢揭破凤姐那些黑暗的发财手段,比如弄权赚钱,放高利贷、瞒上压下等。但是有一个人屡次状告凤姐,那就是赵姨娘。
赵姨娘嫉妒凤姐得贾母宠爱,大权在握,她曾告诉马道婆说:“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马道婆好像也很明白这件事,她说:“我还用你说,难道都看不出来。也亏你们心里也不理论,只凭他去。”
这里赵姨娘说的其实应该就是,王熙凤和王子腾私下里利益输送的事情,王熙凤肯定没少给王子腾送钱。赵姨娘这个包打听知道了些内情,自己不能发财,就抱怨栽赃王熙凤把贾府的钱搬回了娘家。
其实贾府哪有什么闲钱让王熙凤搬回娘家去呢?人家王熙凤往娘家搬的钱都是她和她叔叔合伙捞的,他们分赃而已。
王熙凤巴结王子腾,既要担风险,还要送人情。王子腾嫁女儿,家里摆宴席,王熙凤不仅带贾府亲友团参加,她还亲自回娘家去操持料理。
别忘了当时王熙凤还在病中,连贾府的事情她都没心情好好料理,但是王子腾的事情,她带病也要去帮忙。
王子腾夫人请贾府的人,头一个就是要接凤姐回娘家,对比一下薛姨妈娘仨儿在贾府这么多年,人家王家人什么时候主动请过他们一次?亲疏远近,多么明显,说白了不过是薛家对王子腾没用的缘故。
王夫人年纪大了,被贾母压制半辈子基本上心态已经崩了,加上自身资质和能力都很有限,根本没有能力再和王子腾合作,赢得更大的利益。
王夫人的丈夫贾政端方古板,不会钻营,仕途有限,女儿元春富贵已经到顶了,儿子宝玉是个没用的绣花枕头,将来更是难指望,还记得凤姐当着王夫人的面说宝玉:“若说他出去于正经事说正经话去,却象个傻子”,就连尤氏都知道宝玉“不识事体”,王子腾更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
所以,王夫人这个妹妹,虽然还担任荣国府当家主母,对王子腾来说却没什么太多利用价值了。只有王熙凤和贾琏夫妻才是王子腾在贾府的重要合作伙伴。
有了贾母和王子腾的支持,王熙凤当然敢和夫人争权夺利,明争暗斗了。就算和王夫人撕破脸都没关系,在家有贾母宠爱可以得到眼前的权力和利益,在外只要权倾朝野的王子腾始终认可她,就算贾母归西,贾赦和邢夫人都不敢拿她怎样。
还记得凤姐和宝玉遭魔魇的时候,贾政已经放弃了宝玉,贾赦都没放弃给凤姐治疗,难道是因为凤姐这个儿媳妇孝顺他吗?当然不是,贾赦舍不得凤姐背后的大佬王子腾呀!
不过王熙凤非常八面玲珑,她就算是对付王夫人,也不会真的和王夫人撕破脸皮。王夫人明白贾琏和凤姐的心思,更明白多年来长房对管家权虎视眈眈的觊觎和不服气。
只不过智商受限,就算想收拾她,也只能找合适的机会发作,却也总是讨不到便宜。
比如跟着邢夫人落井下石,把王熙凤气哭,可是转眼贾母就安抚了凤姐,还让鸳鸯专门去大观园敲打众人一番。通过向中下层晚辈和奴才们摆明了自己支持凤姐,可比直接斥责邢、王两位夫人高明太多了。
又比如利用邢夫人送来的绣春囊想要栽赃凤姐,结果被凤姐伶牙俐齿说得闭嘴,还反杀一击,直接把薛宝钗逼得搬出了大观园,王夫人不仅不能斥责凤姐,反而连宝钗都对她生了怨怼,可见凤姐跟着贾母学作事,是真的学到了精髓。
二、贾府连娶两代王家女儿做媳妇,背后是贾母和王家的权利交易。
王熙凤和王夫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她嫁给贾琏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亲姑侄之间的感情,在成为叔伯婆媳之后就戴上了利益的枷锁,注定是要走向互相争斗的结局。
荣国府作为堂堂国公府门第,到了第三代长子贾赦已经不是国公,而是袭爵一等将军。次子贾政被皇帝断了科举之路,赠送了个特荫官职,五品工部员外郎,一干就是很多年。
王家祖上是伯爵,门第比贾府低两个档次,到了第三代已经只剩下一个男爵,再往后爵位就算尽了。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王家的男爵是王熙凤的老爸袭了。
别看人家王家爵位将近,但是王家头脑灵活,王熙凤的爷爷靠着自己的权力在海关大有作为,甚至不惜把小女儿嫁给皇商薛家为妻,通过姻亲合作,狠狠靠洋货大赚了一笔。没落贵族成功翻身为豪富,就连只敢赚边角利润的薛家都集聚了百万家资。
贾府显然是没有王家的头脑,也拉不下这个架子,于是只能通过和王家联姻的方式,赚点王家女儿的嫁妆了,王夫人就是这么进了贾家的门。
别看古代女人的嫁妆是女人私有财产,其实只要抬进了婆家,那将来早晚都是婆家的。就算婆婆丈夫动不得,以后还不是都留给儿女的吗?
王夫人的丰厚嫁妆将来肯定都是给宝玉,王熙凤虽然没儿子,但是她的嫁妆除了拿来堵了贾府的财政窟窿,还可以留给女儿做嫁妆,贾府又省了一大笔钱不是。
所以,要说精明,还是贾母精明。一连娶了王家两代女儿做媳妇,就算王熙凤出嫁的时候,王子腾可能都还没发迹,也没政治利益可图,还不就是图钱呗。
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贾母手中的棋子,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稀释了她们的姑侄亲情。
王夫人嫁的是次子也没关系,贾母有本事让贾赦的妻子邢夫人靠边站,让王夫人做当家主母。王熙凤嫁给大房嫡子,将来是要袭爵的,她和贾琏也是门当户对的姻缘,可是大房没有管家权怎么办?
贾母就让王熙凤协理王夫人,这样一来王夫人也没话说,虽然不是亲儿媳,但是亲侄女也是自己人,贾赦和邢夫人也满意了,虽然自己不当家,但是儿媳妇管事。
贾母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王夫人和王熙凤管家,谁有本事,谁有能力,将来家业就归谁管。
王夫人和王熙凤在贾府真的占到什么便宜了吗?并没有!贾母让王夫人当家执掌中馈,表面上看是抬举了王夫人,又让王熙凤帮忙理事,好像也是看了王夫人的面子。
其实呢,后来财政亏空,王夫人也只能典当嫁妆来给贾母过生日,元春宫里的太监来敲诈,家里过八月十五没钱,都是王熙凤典当嫁妆来堵财政亏空。
贾母表面对王夫人客气和睦,后来大伯子贾赦要强娶鸳鸯,贾母劈头盖脸就先骂王夫人假孝顺!贾母宠爱王熙凤倒不全是假的,可当贾琏被捉奸要杀王熙凤的时候,贾母却嗔怪王熙凤吃醋,还是维护自己的大孙子。
当然王家也不傻,王夫人和王熙凤都不傻,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算计。
王家虽然富得流油,但是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白白陪送两笔丰厚的妆奁给贾府,肯定是图贾府的贵族特权和政治资源呐。
王子腾的祖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可是他父亲已经跑去做专管各国进贡的官儿,负责海关外贸什么的。可是王子腾为啥又能重拾武将的老本行,干上京营节度使这么好的差事呢?
除了王家有钱上下打点,必然少不了贾府这个武勋贵族强大的人脉关系。只是没想到王子腾官运亨通,又遇上了好机会,直接青云直上,权倾朝野,贾府也不得不反过来要依靠王子腾了。
所以说,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俩连续两代跟贾府的联姻,背后都是权利交易。贾府有人脉有特权,王家有钱也有能人,这不就是天作之合吗?
王夫人掌权久了,年纪大了,眼看着哥哥和女儿都发达了,自己就开始和贾母对抗起来。收留薛家多年,让薛姨妈散播“金玉良缘”,假模假式的捧宝钗打压林黛玉,后来更是挖贾母墙角收袭人,先斩后奏撵晴雯,还让宝钗在贾府管家理事等等。
王熙凤也早就看透了荣国府长房和二房不可调和的斗争。
本来么!贾赦作为嫡长子袭爵并且掌握管家权,做大家长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就算贾赦自己以前做了错事,或者贾母偏心,剥夺了他的管家权。那么等贾母归西以后,那管家权是不是应该交还给大房呢?
显而易见,以贾赦的脾气,重新夺回管家权,回到荣禧堂是早晚的事情。长房嫡子贾琏也早就渐渐成为荣国府实际上的当家人,如果宝玉没出息,难不成将来还要让贾琏这个做哥哥的给弟弟打工吗?
这个道理荣国府里所有的当权者都明白,尤其是贾琏和王熙凤这精明无比的两口子。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儿。他们注定要承袭爵产,离彻底掌握家产只有一步之遥,不去努力争抢才是怪事呢!
如果贾府没有获罪抄家,这份家业基本就是要落到贾琏凤姐夫妻手中的。王熙凤仅有的硬伤就是没有儿子,可是她才二十来岁,就算以后自己生不出来,抱养庶子,或者过继,一样可以坐稳嫡妻的位置,将来贾琏袭爵,王熙凤就是二品将军夫人。
只可惜,凤姐算计到头一场空,贾府败落,贾母归西,王子腾倒台,注定了凤姐这只雌凤背后的两座靠山如冰山消融,她的悲惨结局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