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北京交通——定格·回忆·辞旧迎新 2018.12 第四期


序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天寒地冻中,2019年悄然而至。又一个新年的临近,时光像雪花融化了一样悄悄流走,融化了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离去的——那就是回忆。新的开始,意味着全新面貌的展现,意味着朝气蓬勃——这就是“辞旧迎新”。转念一想,虽说“冬天到了,春天已就在眼前”,可终究有多少事物能够挺得过这个严冬呢?
历史的发展不会等待任何人。抓不住时光的影子。我们能做的只有将它定格。纵然,消逝不过那一瞬间。但这一瞬间凝结的回忆却是数年,甚至数十年沉淀的……


01 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供稿/图:四绘、封自扬
故事终究还是定格在了这个寂静的冬日。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怒吼声终被淹没在了充满欢声笑语的节前……

2019年1月12日午时,1415032号车顶着300路牌最后一次停靠在和平东桥的落客区,黄海DD6181S05“大黄后”在300路的服役历程正式画上了句号,京城仅有690路一条线路尚存“大黄后”。而仅仅144个小时后,690路“大黄后”14979号车也完成了它最后的巡航。至此,北京公交系统黄海18米铰接时代结束、18米非空时代结束。

大黄后——因它有18米的车长、响当当的生产厂家和后置发动机而得名。有许多人将它称之为“大皇后”——因为它所彰显的魅力是其他车型所无法比拟的——MAN脸造型的设计和强劲的发动机使它成为北京公交系统的佼佼者。虽然已经高达十一年的车龄,但是车门的闭合速度依旧不慌不忙。柴油车所具有的魅力在大黄身上依旧展现的淋漓尽致。

数千个日日夜夜、数次划转,改变的是受益的乘客和栖身的场地,不变的是那数十公里的路和坚守的初心。考验一台车的真正标准并不是在于外观多么花里胡哨、内在多么完美无瑕。事实上,只有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才能展现最为真实的答卷。

你累了。已无法胜任如此高强度的运输任务。到达封存场之时,都不忘双手搭在方向盘上,轻吻着你。感情在数次出站进站、加速减速、并线拐弯中已经变得坚不可摧。不知有多少人还能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依然能想起曾经他们来回穿梭,不分昼夜的奔跑在大街小巷,接送着形形色色的往来乘客的场景。
东桥钟声渐衰微,康城夕阳映残辉。十年岁月留人忆,乙亥前夕命归西。
2007-2019。功臣,一路走好!

02 金颜已逝,老态龙钟
供稿/图:四绘
俗话说的好“好车金龙造、金龙造好车”。“气龙”——XMQ6125G1,它12年的风风雨雨就此定格 。这个2006年出厂的伙计,头顶经典的枣泥色高气罐儿,已经逐渐为属于新时代的“北电蓝”所代替 。尽管这批年迈的老伙计可以算得上北京数一数二的功臣。可是13年强制报废让它们不得不“强制退休”……

2018年末,心里预感北京仅存的这五位“老功臣”可能会下线。由于学校距离323路沿线较近,本想在考试之后将拍摄纪念。在强制报废的铁石之下,老当益壮的它在一九年第一抹阳光出现之前就已默默离去。那几日,疑惑、担忧为何它们突然全部不在线。而最终的消息定格在2019年1月2日,他们终于使离开了富丰桥西。向即将迎接他们的封存场驶去……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想起未能完美的定格住这些老功臣。欲来送行,却无能为力。也不忘曾经为北京公交系统做出的贡献。即便年岁已高。即便在2018年12月初它们仍被翻新,车迷们激认为他还能坚守很长时间。可是也不知道短短的一个月,时过境迁,人们何时将他们几个送进了“火化场”,也许都无人知晓……


十二月,极寒隆冬,很多像大黄后、气龙这样的“老功臣”未能存续挺住。今年堪称“无京通,不运通”的BJK6120系列客车骤然封存;去年此时,最后一辆位于包车队,堪称“京华现代之绝对经典”的BK6180D3“大财”全部封存停驶;北京最后一款18米前置铰接DD6180S01“大黄前”退出300路正线,结束其运营使命;2016年元旦640路最后一辆“小巡”停驶……历史就是消逝在那一瞬间。可能不理解的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辞旧迎新。而事实,对于真正明白它的人们,才会理解“最贴近生活的经典”。

万物终有逝去之日,而尽一己之力定格住了它最多的回忆,便问心无愧。

03 文化地铁新惊喜
供稿:四绘;供图:bj公交666、HEHE赫赫贺;部分图文来自北京青年报。
又是一年终了。不知是北京地铁有意给市民新年惊喜,2018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8号线三四期及8号线南锣鼓巷至中国美术馆区间等3段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至此,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总里程新增28.6公里,达636.8公里,而原先“孤立”运行的磁悬浮S1线,也正式接入了轨道交通路网。

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安桥站临近首钢特色产业园区等创新产业基地,是一个由传统工业向创新产业过渡的重点节点。“车站装修方案采用了虚与实的处理形式,通过设备裸露的时代工业感和现代造型气息的铝板,既营造出首钢的历史记忆,又体现出创新产业的未来。
随着6号线西延的开通,海淀五路居站不再是6号线的始发站,6号线列车行驶至海淀五路居站后,继续向西行驶。目前,6号线西延设6个站点,除苹果园站未开通外,其余各站均已开通运营。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6号线西延开通后,工作日最小间隔为2.5分钟;由于6号线东段东小营车辆段启用,因此潞城进城方向首班车提前到4:52。

很有特色的是,8号线三期延续一期、二期“中轴线”设计思路,进一步提出“门中观轴”概念。各站点装修设计体现地面环境文化因素,以“门”的形象创意体现和延续“中轴”概念。8号线三、四期工程充分考虑了换乘与周边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的结合。每站的装修壁画都别具特色。


新线开通后,S1线也终于正式接入轨道交通路网。S1与6号线步行2分钟即实现了换乘。此外,6号线北运河东、7号线垡头、亦庄线亦庄火车站三座车站也都随新线同步开通。
值得注意的是,地铁8号线南段与快速公交1线大多完全重复。很多人认为自此快速公交1线的意义将大不如前。但快速公交1线沿线居民表示,由于快速公交便宜的价格、方便的换乘接驳使得它客流并未收到很大冲击。我们也进行了8号线和BRT1线的速度实测,成果如何,敬请您欣赏↓


根据日前公布的“北京市2019年重要民生实事初选项目”,还有3条轨道交通新线有望于2019年底开通试运营,具体包括:7号线东延(焦化厂-环球影城)、八通线南延(土桥-环球影城)、新机场线一期(草桥-新机场北航站楼)等线路其中,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主要服务于通州环球影城项目,构筑环球影城与对外交通枢纽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随着7号线的东向延伸,可构建起中心城与通州新城南部地区联系走廊,缓解既有八通线压力,还能带动沿线垡头核心区、通州文化旅游区等功能区的发展建设。

04 定式思维,优化还是“忧”化?
供稿/图:四绘、快乐书香虎;部分图文来自北京青年报、百度图片。
北京公交集团消息:因926路后甫公交场站腾退,配合采育公交场站的启用,自2018年12月24日首车起,调整926路、940路运营路线,并将940路改为X105路。之前926路采育南口至后甫段,新开X106路;而940路沙窝营至凤河营段,则由新开设的X109运营。

940路公交没取消之前,我每天早上从凤河营乘坐940就能直达大兴新城影剧院附近上班。虽然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但也能接受。线路调整后,每天早上至少需要提前半小时出门,先乘坐X109路公交到采育公交场站,等20分钟才能有一趟X105路公交换乘到达新城。公交线路调整后我们反而要多倒一趟车,出行很不方便。——大型采育居民

据了解,X109路在早高峰期间,从5:15到8:50,X109的发车频次是20分钟一班;8:50至10:00之间,只有9:15有一辆车;从10:00开始至15:00,发车频次是一小时一次。晚高峰期间,发车频次最快也是20分钟一班。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都要中途倒一次车,时间都耽误在等车上了。还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在采育上初三的孩子,早晨6点半就得到校,这意味着需要起得更早。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采育公交场站所处位置极为空旷,周边并无高大建筑物,早晚出行一片漆黑,即使有车经过,依然很难看清等车人的面貌。尤其是老年人,每月都需要去采育镇中心的取养老金。改线路后,老人需要先等一趟X106到采育公交场站,再换乘改线之后的926或者X105才能到达银行附近。

对此,有网友表示:
还是不恢复原来的线路940根本就跟修大七环没关系、926场站拆了为什么不延长到南刘庄?南刘庄里后甫也就三四公里。再缩小间隔大冬天的换乘肯定要比直达受罪!
还是没用,原先926 940十多分钟一个车,现在拆了线还玩这种间隔,真是无法理解。
大数据是冠军hhhhh。
而据北京公交集团称,因首都环线建设,占用了原940路、926路后甫场站,线路只能搬迁至现采育公交场站。针对近期乘客反映乘车不便的问题,集团增加了X106和X109线路运力,缩短发车间隔,合理匹配X105与X109、926路与X106路的发车点,缩短乘客采育原地换乘的候车时间,并组织工作人员在采育公交场站向乘客宣传运力调整措施。

据此,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难道公交一定要在公交场站始发吗?
反观外省之例,一些地方的公交以停车楼为集中存车处,线路可以空放少段距离到达第一站。这样做虽然不符合北京公交“尽力做到0空放”的思维,但却节省空间,方便群众。再者,反观北京701路改线情况,原先以岳各庄西站(现称岳各庄北桥北站)为终点,青塔西路北站场站建设完成后仍基本保持原线路走向,采取单向绕行岳各庄的措施保证居民出行。但不得不说,采育此次调整完全是集团又双叒叕臆断“大数据”,未经实地考察做出的残缺决策。


05 车迷何时非法?纪念为何有罪?
供稿:四绘;供图:四绘;部分图文来自北京青年报、新浪微博。
车迷们在黄村站被某个女站务像赶动物似的往外赶,就不能互相理解一下?呵呵,铁路部门你们成天就会刷绿降速,原色的25系车厢就真的有那么难看?这是最后一班6541你们心里没点数?你们真是一点情商都没有。
“别照啦,别照啦,别照啦,抓紧,抓紧,往外走,听见没有,往外走。抓紧往外走,听明白了嘛。叫公安出来一下……往外走,往外走,我跟您说话您听明白了嘛?快走,快走,抓紧,抓紧,我们不允许在这拿专业手机拍照……”这是发生在1月3日18时40分左右,黄村火车站站台上的一幕。网友本想记录下最后一趟“6451”(北京-杨村)次列车离开黄村站的温情画面,不想却被一位站员大姐“高调抢镜”。

车迷到火车站现场送别并拍摄绿皮火车的行为,是行使个人的私权利。对于公民个人的私权利来说,遵循的原则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即没有禁止的领域,是允许人们自由行使自己的私权利。穷尽法律并无任何法条禁止公民拍摄火车。按照上述原则,公民拍摄火车的行为只要不被法律所禁止就应当允许自由行使。火车站工作人员横加干涉车迷拍摄绿皮火车的行为涉嫌侵犯车迷自由拍摄感兴趣景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
铁路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分工负责共同维护铁路治安秩序。车站和列车内的治安秩序,由铁路公安机关负责维护;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由地方公安机关和铁路公安机关共同负责维护,以地方公安机关为主。
车迷拍摄绿皮火车的行为并未对火车站的治安秩序造成影响,也未影响到火车的安全行驶,更未对铁路运输公司的运营秩序造成破坏,因此铁路工作人员无权对车迷的拍摄行为横加干涉。
反观2017年3月初,位于广岛县山中的三次站。距离废线还有半个多月,然而无论是车站,还是列车,都被装扮起来。原本在清晨人迹罕至的三次站被各地闻讯而来的游客塞满,列车比平时多挂了两节车厢,但还是供不应求。当列车开始缓缓移动,站台上从工作人员到游客均对着线路鞠了一大躬。沿线的城市村庄高举道谢横幅,在方便的地方大摆龙门阵向驶过的列车鞠躬致谢。
同样是对于铁路满怀深情的铁路爱好者,却只能得到寒流般刺骨的待遇。站员口中的规定,是不登大雅之堂、无法从现有法律法规中找到的禁止拍照依据。虽然高铁作为中国制造名扬天下,但是贫瘠的铁路文化乏善可陈,从根本上来说,是铁路部门搞出的“寒流”常年摧残所致。


06 新的起点,北京在此“思考”
供稿:四绘;供图:四绘;部分图文来自北京青年报。
从元大都开始,通州一直是北京和全国联系的重要通道,既是漕运通道,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起点,“通州地位重要”。北京城在选址的时候,通州这个位置正好是在长安街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向东再延伸就到了河北秦皇岛的碣石,这是重要的轴线,通州北三县协同发展之后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北京和冀东地区的合作发展。

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的两翼之一,一举一动都牵动公众关注。从最早的2015年北京市通过了“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的决策,到2018年11月15日开启、2019年的3月份底结束首批行政单位搬迁工作的开启。2019年1月10日晚,北京市委、市政府摘牌仪式分别在北京市台基厂大街、正义路原办公区举行。现场工作人员将摘下来的两块牌匾移交给了北京市档案馆留存。这意味着,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搬离原址,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真真正正的进入了城市副中心的时代。1月11日清晨,北京市四套班子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

而无论是副中心内部,还是副中心与外部其它区域的联系,都规划了多条交通线。12月初,运河东大街恢复通车,312路、442路、T109路等线路正式引入副中心行政办公区;1月10日,312路短短一个月间再次调整,成为副中心到广渠路的骨干线路;本市首条延伸到河北的地铁线——平谷线已经调整了规划,其中一支进入副中心。2019年年底,地铁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建成通车,加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铁运营版图。

据悉,今年,包括城市绿心的三大文化设施在内,副中心一批重点工程将陆续启动建设。“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这次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精细谋划,把每一个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要从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把城市副中心切实打造成一个精品之城、千年之城。

新的起点、新的时代。北京将在新的高度,进行全新的“思考”……
这里,是北京通州。


THE END 感谢欣赏!
图文编辑:四绘枢纽站
执行编辑:HEHE赫赫贺
封面设计:四绘枢纽站
校对:封自扬 等
出版:POV北京公交 宣传部
特别鸣谢:四惠车迷联盟、SDSZ老Si机社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