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有巨炮不一定就有绝对优势

火炮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前膛炮时期,火炮每射击一次就会因后坐力后退。这时候一旁的炮兵就要人力把火炮推回原位,因此在火炮射击时要退到两边防止被火炮后退时碰到。
后来架退炮出现,架退火炮开火后不会改变炮位,只需要推回炮架,甲午中的北洋水师中就有不少火炮是架退炮;架退炮跟管退炮比起来射速就慢了,定镇两舰的305架退炮的射速: 3分钟一发;日本三笠级的305管退炮射速是每分钟1.5发 。而且管退每次发射炮管自动归位,可以参考前一次的炮弹落点水柱修正瞄准,但架退每次发射过后都要重新扳回整个火炮重新校准,而且射速太低,没法参考前一次修正。
清朝廷人家银子多,买了两艘有巨炮的大军舰,这也让日本受了一定的威慑,日本人知道,要是与清朝开战。那两艘巨舰就是两个威胁,日本当时同样渴求巨舰巨炮,但限于自己那小小的军费,根本无力购买和建造与重炮相匹配的铁甲舰。日本后来在法国造船专家的建议下,向法国购买轻量级的三艘“松岛”级巡洋舰,在船上添加了320豪米巨炮,后来又购快舰与速射火炮让自己在射击速度上增加优势。

在海战中,日本人的阿姆斯特朗大口径速射炮大放异彩,依靠射速优势压制了北洋水师,不过定、镇二舰依靠自己那装甲抗了200多发日军炮弹都没沉,虽然这些速射炮对定远镇远这样的巨舰无能为力,对于致远,经远,超勇,扬威这些轻量级的军舰那就是压制。在加上超勇杨威都是老船了,这两艘就殉国了。
北洋其实也装备有国产试制的速射炮,不过数量太少了,没法与日军舰队速射炮数量相比较。还有就是:日本人军舰上用的貌似是苦味酸炮弹……威力据说要比北洋的炮弹大上数倍,还具有燃烧弹的效果。
烈焰腾空,左顾‘定远’、‘镇远’亦燃。盖敌人火药甚异,无论木铁,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于扑灭。” 出自《卢氏甲午前后杂记》,“广甲”舰的卢毓英手稿
敌舰中好像有使用‘梅里那衣特’榴弹,一眼望去其有毒颜色的烟雾和一般火药不同……”出自“镇远”舰的洋员马吉芬《鸭绿江外的海战》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大舰巨炮!毕竟北洋的技术和人家已有差距。除非北洋当时能让两艘巨舰周边再辅以六艘新式快舰,当然,这也只能想了,毕竟历史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