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观色】CES 2021发布会解读,INTEL篇

CES 2021上PC行业的三家上游芯片厂商都发布了大量新品,其中INTEL在1月的CES 2021上的发布会算是PC行业A、N、I三家中发布产品最多的一家。今天就从INTEL开始为大家解读CES 2021 PC芯片到底发布了哪些新品。

CES 2021 INTEL快速总结:
INTEL首先讲解的并非游戏产品,还是面向商用办公的产品系列。其中的三大重点为针对教育市场的chromebook系列、针对入门级产品的新一代赛扬酷睿处理器和针对高端商务市场的博锐系列。

从INTEL发布PPT的最后一页上可以比较明确的看到INTEL在游戏市场上的重点所在。INTEL的三大重点为针对轻薄游戏本的H35系列、针对高端游戏本的10代和11代H标压系列和针对桌面级的RKL-S。
所以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是这样的排布:
H35系列:隶属于11代酷睿,规格为4C8T 35W 10nm。针对轻薄游戏本。
标压H系列:目前为10代酷睿,最高规格8C16T 45W 14nm;Q2更新为11代酷睿,最高规格8C16T 45W 10nm。针对高端游戏本。
桌面RKL-S:隶属于11代酷睿,最高规格8C16T 125W 14nm。针对消费级桌面产品。

INTEL发布的详细解析:
详细解析部分会市场删减部分页面,在控制篇幅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地为大家解读INTEL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产品规划。
第一个部分是INTEL对整个市场的调查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到办公自动化、创作者、游戏、娱乐和视频会议五大市场的市场容量。

针对五大市场,INTEL认为的自身优势如下:
办公自动化:INTEL的处理器在电池模式下的性能损耗更小,且优于AMD
创作者市场:INTEL认为其与ADOBE全家桶的合作更紧密,且优于AMD
游戏电竞:INTEL采用新一代的核芯显卡并采用的全新的驱动UI界面
视频娱乐:INTEL的主打功能是采用硬件加速的杜比视觉效果
视频会议:INTEL将与Alexa 合作推出更高清的视频语音软件

接下来就进入了对Chromebook的产品介绍,在INTEL的分析中教育市场由于新冠疫情具有较号的市场前景。

针对于Chromebook的CPU将会有比较大的更新,将会发布新一代的奔腾和赛扬处理器。

相比于之前使用ATOM的Chromebook,采用11代酷睿架构的新CPU显然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INTEL还会将很多EVO轻薄本的设计规范融入其中。从规格上看Chromebook将会有一波比较更根本性的更新。


商用市场的另一个面,便是针对高端商务市场的博锐系列产品。

博锐系列(vPRO)是INTEL长期用在高端商用市场的产品系列。INTEL自己列出的三大重点为11酷睿机构带来的性能、博锐的安全防护功能、EVO设计规范的导入。

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到INTEL针对商务笔记本主要针对的市场,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和创作者平台。

INTEL对商用市场的解读重点还是在视频会议的体验改善,包括通过AI技术来改善视频画质、自动虚化背景。并配合WIFI 6(E)和雷电4来协同实现。

第二部分则是从游戏市场为切入,针对高性能产品的介绍。

INTEL对游戏本的市场规划为入门级(1080P@60)、超轻便携(1080P@70+)、轻薄高性能(1080P@240、4K@60)和发烧级性能(1080P@240、4K@120)。其实对于游戏本来说用4K屏或者1080P@240还是太过了,1080P 144HZ~165HZ应该是更具实用价值。

目前高端游戏笔记本还将由10代酷睿继续支撑一段时间,主打产品为I7 10870H和I5 10500H。

H35是目前INTEL比较关注的一款新品,核心规格为4C8T 35W,频率为5G\4.3G。从规格上来说相当接近I7 1165G7。不过按照INTEL的说法H35的体质相对会更好,如果可以实现更低运行电压有效提升能耗比,那么提升还是会比较明显。

H35笔记本的主要规格如下,14~15寸屏幕、厚度小于16mm、采用杀手WIFI 6(E)无线网卡和雷电4。


按照INTEL自己的测试数据,H35(I7-11375H)的游戏性能可以等同于I9 10980HK,明显高于I7-1165G7。

针对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其实是很重要的干货,比较详细的介绍了11代酷睿真正的高性能H系列处理器。预计发布时间为2021年五月,最高规格8C16T。CPU的PCI-E通道终于提升到了16+4。不仅可以支持NV中高端显卡(NV对中高端独显要求必须运行在PCI-E X8或以上),还可以支持CPU直联PCI-E 4.0 NVMe SSD。从这个角度看会与之前的TGL-U系列产生非常明显的性能差异。

最后一部分是针对11代酷睿架构RKL-S的产品介绍,预计在2021年3月发布。

11代酷睿INTEL总结的三大卖点为,IPC性能提升19%、核芯显卡提升50%和新增AI模块。

11代酷睿桌面处理器的规格为最高8C16T、最高频率5.3G\4.8G、CPU直联PCI-E从PCI-E 3.0 16+0升级为PCI-E 4.0 16+4、搭配新一代500系列主板(可兼容Z490\H470)。

游戏性能上,INTEL认为可以略好于AMD的R9 5900X。

最后总结:
最后从个人观点上来对INTEL的这场发布会进行总结。
Chromebook+11代赛扬奔腾:
INTEL显然是想趁新冠疫情对教育等市场的改变,进一步扩大的笔记本电脑的渗透能力。所以初步来看INTEL对入门级笔记本的提升步伐还是相当大的。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也具有了更广的选择面,无疑对整个笔记本市场来说是比较积极的。所以INTEL也将其作为整场发布会第一个介绍的产品,并占据了两段章节。
博锐系列(vPRO):
INTEL的博锐系列则是针对高端商务用户推出的产品系列,将会更多的主打安全性。相对来说高端商务本一直有一个比较大的尴尬,就是市场上已经充斥大量具有竞争关系的笔记本产品。现有的TGL-U系列与博锐系列之间是否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显然需要INTEL更深度的去挖掘和整合。
H35系列:
H35(I7-11375H)主打的则是超轻薄游戏本,由于产品定位上介于传统认知的TGL-U和TGL-H之间,对于这款产品的定位还有所争议。个人认为H35可能会更类似于开黑本,既具备商务笔记本的轻薄和高续航,又具备由于一般轻薄本的游戏性能。会更适合于聚会游戏(网游)的场合。至于H35是否可以成功,我觉得并不在于绝对性能的提升幅度,关键将取决于H35能否凭借其体质上的优势带来能耗比上的改善。也就能在较低TDP下实现大于等于TGL-U的CPU性能,并为显卡留出更多的TDP空间,从而带来整体性能的上的优化。
标压系列:
目前的10代标压系列虽然尚可一战,但是显然大家的关注度会放在11代的标压产品上。从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来看,11代的标压产品还是有很大概率与AMD 5000系列ZEN3架构笔记本处理器继续保持对等的竞争格局。中高端游戏本市场在CPU上保持激烈竞争会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好处。
11代桌面级:
11代酷睿桌面级虽然离发布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实际上已经有很明确的跑分流出。从性能上看,单核IPC性能对10代酷睿提升了10%~15%,游戏性能有浮动但整体大致持平。对比AMD的话,I9 11900K与I7 11700K大致夹住R7 5800X,I9 11900K与I7 11700K对比差距仅5%左右;I5 11600K对比R5 5600X大致对等。所以从整体的态势来看,我依然维持年底总结时的观点,11代桌面级I7和I5会相对有一定的竞争力,I9则显得存在感稀薄。定价上看,如果AMD继续维持缺货高价的状态,11代酷睿相比10代有一定幅度涨价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从整个发布会来说,INTEL整体上还是积极的部分多过消极的部分。在移动端上,低端和高端均发力推出有较大竞争力的新品(新赛扬奔腾和标压TGL-H),这必然会极大丰富产品线,让消费者的选择面覆盖更广。不过中端的H35是否可以扛起大旗,还需要等到具体笔记本出来之后才能比较明确。在桌面级上,INTEL暂时退出了桌面旗舰的争夺,所以相对来说更困难一些。不过从I5 10600K开始INTEL在桌面级上高举性价比的旗帜,其实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反而是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上还是可以对到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就看价格还是不是继续良心。
对于INTEL公司本身,个人并不建议在走极端地上去评价这家公司,无脑的吹捧INTEL的产品或过于极端的对INTEL表现出弹压都是不健康的做法。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INTEL曾长期在CPU市场享有执牛耳的支配性角色,当他走下神坛以一个更平凡的身份出现而产生的不适应。虽然在当下的CPU市场,INTEL受到了AMD相当严厉的挑战。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INTEL 依然提供了足以满足主流市场的产品。更重要的是,AMD CPU目前已经处于常规性的缺货状态,但当下的CPU市场能保持稳定有序,没有出现显卡市场那种剧烈的失衡。这显然主要归功于INTEL的供货和定价策略。
所以建议大家能抛开所谓的“信仰”,更中立的看待产品和厂商。特别是经历了2020年,大家应该都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好的产品并不是只有绝对性能一项这么简单。性能、能耗比、价格、供货等等多重因素都会对实际的购买和使用体验产生巨大的影响。显然继续用简单的二分法去评价任何一家厂商都无疑是给自己的选择增加一道枷锁,还是应该以更开放和细腻的角度去看待厂商和产品。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