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宿命论和目的论的辩驳
每个人似乎都有宿命,自从地球诞生以来,规律就一直主宰着这个世界,人也不例外,随着合作和获取更高阶级的享乐方式,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人们已然形成了一种社会集体,一种精密的社会结构,每个人都是这样一个大集体,里面的各种小集体被包含相互的交集,但是每个人都受其支配。 每个人的思想,起源于它的基因,以及后天环境的培养,个人的脑容量,还有后天教育的培养,它已然形成了它的思维结构,认为世界是怎么样的?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知,而且这是极其顽固的。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他的性格是多变的,那只能说形成它的环境是很复杂的,它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会导致它多变的这样一个缘由。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每个人的基因都是大差不差的,关键就是形成他的后天环境,以及他后天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所形成的他的认知,他经历了事情形成的一系列看法。环境是非常改变人的一个东西,也是极为影响人的一个东西。我们似乎不是造物主,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似乎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也许有的人会说你改变你的认知,如果你自己真的命里有这种东西,那你自然会改。对于这种想法,还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我们是不知道的,但前提是我知道这种想法,知道我可能会去听了,这样的话我会去做或者是不去做,但自然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东西,他要么是作用于我,要么是不作用于我。我不敢说这样的事情是否有意义,人生的大多数事情是否有意义?很多平常的东西是否在潜移默化的加强,我们对自身性格的印象我也不知道。我们看似是在自己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抗自己的环境,但也许是先天的环境,所想让我们形成喜欢这样的东西,同时后天环境的改变,也是前一个环境的过渡,只不过后一个环境更多的只是对于自身性格的提升和自身心态的完善,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指向了一个,就是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态度和想法,环境除了夺走我们的生命之外,或者赐于我们灾痛,似乎并不会改变我们太多的客观方面,如果有客观方面也是作用于我们的内心,他似乎在磨练我们的精神,在锻炼我们的态度。如果说世上真的有造物主,有些人是要被惩罚的,有的人是要嘉奖的,他都导向了一种享乐,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并不是我们的客观条件好了,你就会快乐,这和你的精神是极为相关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例子,前面的例子一直在这样重复一个观点,后天环境所给我们带来的客观变化,都作用于形成我们的性格态度和精神。 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两个东西,我只想站在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此种种只是我的一种看法,你也可以当成是宿命在要求我这么做,在要求去改变一些人,要么是自己强化自己的认知,然后做自己的事情,然后用我的精神和客观条件的不匹配使我痛苦,亦或是快乐。 客观条件是怎么样的?我们的能改变的范围是否很小?我们所能做的是否就像我们的身份一样,是一个渺小的草荠?我们是否能控住自己的想法?控制我们的认知和态度,我们可以把客观事物带给我们的东西称为一种经验,这个客观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似乎无法着手去改变它,毕竟规律就是这样,一滴水是无法反抗整片汪洋的。 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点,所有经验的事物,都着力于改变我们的认知,还有我们的心态,还有精神,客观世界如此,他让你饱经折磨,各种事情夺走你所爱之人,所爱之物,然后让你痛苦,因为这是和你先前的经验,所让你形成的精神不一样,客观世界不再符合你对于先前世界的看法的认知了,这种现实的条件,和自身精神的不匹配,导致了我们的痛苦。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我们的精神,客观世界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精神,改变我们的看法。我其实不知道人是否是有主动的思维,有主观的思维还是环境作用于我们,使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态度,还有旧有的认知。 我并不想让古代先贤的以自然的事物来作为一种例证来反映这种主观的想法,这感觉像是在偷换概念,但是为了引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自然还是这样说了,天上下雨了,只要下在地上,那地面一定会湿,然后出太阳了,只要晒在地上,一直晒,只要他们两股力量相当,那就可以当成什么都没发生,至少表面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地面呢?往深处说,从外面看起来好像下过雨和出过太阳都看不出来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地面是干的。如果你原本的经验就是这样,认为地面干湿与否,决定了是否发生过与此相匹配的现象。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真的很闲,你认识到地面干湿了,如果你原有的这么认识到,你会做一些事情,你会看见地面干了,如果你想种地,那你是要浇水的,如果你想在上面建东西,那你要确保是干的。这是你的目的,你的目的指导了你你的行为去改变了这样一个小层面的客观。地上原本是不种菜的,是因为你想种菜,所以你不管刚才是否下了雨,你都会去浇水,虽然你的认识,认为他下过雨以后还会下雨,然后你在什么时间种菜?你可以少一些资源上的浪费,还有给自己省一点力气,但是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你为自己的目的确确实实利用现有的条件你创造了自己的收获,你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如果你意识到,可能下没下过雨跟地面是否是干的?是否是湿的没关系,而是可以通过岩石的性质可以判断出来,如果这个地面上的岩石变得很生脆,你先前有了解过岩石的性质,然后你判断出下了多久的雨,又出过几天的太阳,这是你可以思考的,当然跟你的目的有关,你认识到了岩石是有这样的性质,但是你不做那样的事情,因为你想要达到的,和现在这样一个现象的表现,和你所有的认知,他不会指导你达成你这样的目的。但也许对别人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认为别人怎么样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过好就行了,所以别人想要去凿一个洞,但是不知道从哪里挖比较好,你是知道规律的这样的人。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情况,你的目的很重要,还有你的认知也很重要,你所认为的现象反映出来的本质,指导了你的为目的所要做的行为。而且也反映出了一个事情,你知道一件事情,可能对你没有帮助,但对别人是有帮助的。你压根就不认识那样一个人,你对他也没有任何感情,你就看他每个坑每个坑的试,不知道哪个坑可以挖得开,然后你们俩就这样错过了,他可能一辈子都凿不出自己想要挖的那个洞,但是他原本有这种可能,只要你告诉他。 是的我们所经验的事物,形成了我们的品格,还有精神,也有为我们目的所做准备的认识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通过认识论的改变,我们可以主观的帮助别人,或者是帮助自己。去改变一些东西去做成一些事情,当然这服务于我们的目的,亦或是他人的目的。假如我们已经知道了,命运注定,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明明知道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个知道和不知道,已经干扰了一些东西了,根据你对宿命的了解,你主动的去知道这样一个东西的准确性,如果他真的准,那你只要做与此相反的事,那你就似乎改变了你的宿命。如果他不准,那在你没有接受这件事情的时候,那按照道理它会发生。但是这表现出了两种结果。如果你真的知道,可能是自己这样的改变才导致了最后这件准确事情的发生,那我们是否应该去做?这也是很多人所疑惑的一点,认为我们无法去摆脱命运,摆脱宿命。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知道他是因为我们因为想到了这一层的意思,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行为达成了所想的东西,所以你已经知道了这种注定的事情了,那你这种知道,其实你也是一种可知,你知道了,有些东西是必然的,接下来你的行为就很关键了,这个前提是你对命运非常了解的情况下,因为你已经非常认可宿命了,你认为它就是铁规律,你认同了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可知的,因为客观世界如果没有规律的话,也不会形成宿命。你原本应该了解的,或许是因为你的性格或者你的道德你无法接受别人的见解,然后自顾自的走下去,你是可以走到命运为你安排的路线的,然后他让你痛苦让你快乐,因为你的客观和你的精神不匹配。 首先你认可了宿命,认为一切都是可知,所有可探知的可能性或者是发生另外一件事情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主要是你的相信或者不相信,是由你原本的精神还有性格所决定的。如果你改变了自己的主观想法,同时你看到了宿命中认为你所不能改变的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你对宿命有了很好的了解,改变了自己的认知,这样的一个可以探知的事情,按照原来的,那么你的命运就已经改变了,或者是命运想让你走的,而你所未知的。总之,如果一切可知,那你知其不知,那你改变自己的原本的态度,让自己舒服的走,为了你的目的服务,那你便可以改,你所做的为你的目的付出。你总不可能讨厌一件事情,然后你想特地的觉得自己要标新立异的活着,然后为此反抗自己的命运,让自己难受一辈子,然后这样的活着,的确你这样子也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你这样的快乐吗?你需要有很强的认知,还有反对一切的态度,你要对抗你原本的生活。 如果一切可知,那你就尽情的去获取知识,知道了自己的路,然后用各种条件去达成就好。如果一切未知,宿命论不攻自破,规律不再适用,那人生是什么样的?你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所能知道的活着就好,而非未知的东西,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就好。人生命运无常,你什么都不知道?那活的快乐自在就是你能做的。如果你相信命运,你认可他的准确,那你也可以改,因为你认为命运是可知的,你只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还有你的精神,那你就改变了。 总之,宿命论是一种可知论,因为本质上来说,从上面的分析它就是一种规律的诠释,所以你可以对那些规律进行了解,等到其知无可知之时,你去做,以便可以反抗,否则它就不是一种绝对铁律,因为他已经不适用了,他所解释的已经不攻自破了,你做什么事情不再受这样一个规律的影响了,所以从这里看,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说明命运是不可知的。如果命运本来就是不可知的,那就是说你是个什么?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宿命说的怎么样,因为那样一个规律是不可以知道的,你可以大胆的去活什么让你开心,什么让你可以更好的服务你的目的你尽管去做就好了。总之如果命运一切注定,你只要服务自己的目的获取知识,尽其地知其所知,然后努力的去突破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那你便可以改命,命运就是你自己所掌握的。如果命运不可知,那具体会发生什么是你自己要去做的,是你需要自己探索的,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因为一切没有一个具体的定数,你活着尽管在意自己活得开心就好,因为一切都没有定数,一切都不可知,你在乎你的当下就行。如果你相信宿命,那你的命是可以改的,因为你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所以你知道注定的事情知道,所有可以改的行为都是你可以在这样一个注定的铁律下所履行的主观想法以及主观能动的可认知。 所以如果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以上我所讨论的问题,是认为如果一件事情过于绝对,那就是说他也没有绝对的不绝对这种可能性。宿命真的绝对,那么所有对于可探知宿命的探知,如果任其相信,那其实也可以反对这种可探知宿命的探知。命运也许是注定的,但是所有对于命运的诠释,并不是注定的,因为如果他真的是真理,那我们便有可以利用这样真理的机会,因为他绝对正确,所以他不可能出现差池,结合我们的认知,还有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满足于自己的目的,那么一切皆可实现,这是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绝对的真理。对于命运不可知,那所有可以让自己能做的,自己不是被牵着的木偶,如果是的话,那你已然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那你便可以去探索,他知道他等你知道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改变,如果你不是牵线木偶,那你的人生活成怎么样?那一切都由你说的算,总之命由己定,福自己求。 经验决定了我们的想法,想法形成了认知,但是认知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认知的决定与否在于你的态度,在于你能否突破自己的成见,如能有圣人,如此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