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维思考与相对论
先说一个小故事。我在很小的时候,迷上了魔方。在我的研究下,我可以轻易拼完一面,但之后却无论如何也进展不了了。后来,我通过教程学会了拼魔方,不由得嘲笑自己当年的幼稚。原来,魔方是要按块拼的,而不是按面拼的,我们要拼的魔方不是六个面,而是20个块。(此处说的是普通三阶魔方,中心块固定,只需拼8个角块和12个棱块)再后来,有了一定物理学知识的我忽然意识到,我对于魔方的理解其实是一个升维的过程。当初以为魔方要按面拼的我,如果不进行升维思考的话,是永远也研究不出拼魔方的方法的。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提升维度,都是科学的巨大成就。最早的一次,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从地平说升维到了地圆说。这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从二维到三维的提升,或许现在的人们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这次升维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此后,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宇宙是三维的,我们自己也是三维生物。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的感受相符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了极其庞大的经典理论体系,直到相对论的提出。
狭义相对论其实很简单,之所以好多人理解起来有难度,或者干脆不信,其实是被误传误解等等所影响的。实际上,狭义相对论是我们物理学的正统发展,它是三维向四维的升维后的产物。要好好理解相对论,就一定要将自己当做四维生物,否则就会像我当年按面拼魔方那样永远也没有进展。对于现在的人类研究来说,宏观宇宙就是四维的,是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组成的。我们要理解,不光存在三维空间速度,还存在时间速度,合起来,人们称之为时空速度。相对论详情在此是讲不完的,只说一下维度相关的事。当我们的速度并不远小于宇宙极限速度光速时,我们把自己当三维生物、只思考空间里的事情、而擅自认定存在绝对时间的这种行为就明显行不通了。我们必须要将自己当做四维生物来思考,既要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四维的。在空间上的速度,实际上是时空速度在空间上的投影而已,时间速度与空间速度互相关联,不可能认定时间速度固定(绝对时间)而考虑空间速度的变化。明白了这点,对狭义相对论的理解就简单了。为了考验你明白没有,下面有个简单的陷阱:
A从南向北以0.7倍光速匀速直线运动,而B从北向南以0.7倍光速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若认为A静止(以A为参考系),B是否是以1.4倍光速运动呢?如果你认定了绝对时间,只思考三维空间,你会觉得B以1.4倍光速运动是理所当然的,所以B就超光速了,所以你认定相对论是错的,是扯淡……而实际上,你的思想正是伟大的伽利略变换。在三维的经典力学中,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如果你能够升维思考,你就会明白所谓的0.7倍光速只是时空速度在空间速度上的投影而已,而在四维宇宙我们要考虑的当然都是四维速度,所以就出现了新的变换公式洛伦兹变换,考虑到了时间速度后,你会发现其实最终B的空间速度只是介于0.7倍光速于1倍光速之间的某个速度而已。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爱因斯坦固然是居功至伟,但那并非爱因斯坦一己之力,而是所有科学家们努力下去的必然结果。可以断言,如果没有爱因斯坦这个人,狭义相对论一样会被其他人提出,虽然可能晚几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是很强,但也只是和其他很多科学家差不多的程度而已。实际上,爱因斯坦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广义相对论的提出。这一成就是真正跨时代的,这才是爱因斯坦不愧天才称号之处。关于广义相对论又是难以简单说清,以后有时间可能再讲一下吧。
继续回到维度的话题,自从人类认为宏观宇宙是四维之后,我们的宏观最前沿理论就是广义相对论。(顺便说一句,目前人类的所有理论中,广义相对论是与实验相比最精确的理论没有之一!所以那些不相信相对论的人,你还有能相信的理论吗?!)而微观的角度里,与广义相对论的提出不同,量子力学并不是某个天才研究出来的理论,而是众多科学家一步步发展完善的理论,在量子力学里有很多分支理论,他们可能认为有很多的维度,但那些都是卷曲在微观里的,所以宏观宇宙依旧是四维。在如今,几乎整个银河系都好好地符合了广义相对论,但依旧出现了一些目前不能解释的现象,例如银河系的边缘的旋转速度实际上远远比相对论预测的要快的多。之后,人类能不能找到新的维度,再次升维,跳出银河系,找到能跨星系的理论,甚至逐渐实现整个宇宙尺度上的研究,就要靠新一代的科学家们了。
物理学上的维度真是奇妙的东西。当我们陷入绝境时,说不定可以借鉴一下,利用升维思考的方式跳出困境,避免钻牛角尖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