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种类和特点 下
五、闪光灯
1.闪光灯的特点
电子闪光灯具有四点发光特性:一是发光强度极大。一只闪光指数
GN/16(IS0100/米)的小型电子闪光灯的发光强度相当于10多只100
瓦的白炽灯,所以它能提供足够的照明光线。二是闪光持续时间极短。
现代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般可以达到 1/1000秒至1/15000 秒,
最高可达1/50000秒左右,这为“凝固”快速运动的被摄对象提供了
有利条件。三是色温高。电子闪光灯的色温一般为5500K左右属于
冷光源,与标准日光色温相同,适用于日光型彩色胶卷对光线色温的
要求,保证被摄对象色彩得到准确还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电子闪光
灯的老化,色温会逐渐下降。四是回电时间极短,速度可以快达零点
几分之一秒。电子闪光灯的回电时间越短,越有利于连拍,这在新闻
摄影中尤为重要。
2.闪光灯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一是按连接方式来分, 可分为内置式闪
光灯与独立式闪光灯;二是按自动化程度来分,可分为手动式闪光灯
与自动式闪光灯;三是按通用程度来分,可分为通用型闪光灯和专业
型闪光灯。
3.闪光灯的几种常用方式
(1)机位直接闪光
机位直接闪光是指闪光灯位于照相机位置,即将闪光灯直接装在照相
机项部的热靴内。
(2)侧位直接闪光
侧位直接闪光是指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通过同步连线进行连接,
从侧上方对被摄体进行闪光。
(3)反射式闪光
反射式闪光是指闪光灯不直接照明被摄对象,而是通过反射物的反射
来照明被摄对象。

(4)慢门同步闪光
慢门同步闪光足指使用校慢的快门速度,同时使用闪光灯,可以实现
在保证主体爆光正常的情况下,同时使背景获得适当的曝光,以丰富
画面效果。
(5)防“红眼”闪光
在拍摄人或动物时,由于闪光灯离照相机镜头太近,会引起视网膜的
反射。闪光
(6)营造亮部闪光
感光材料是影像记录的载体,传统照相机使用感光胶片来记录影像,
数字照相机使用CCD或CMOS影像传感器与各种存储卡共同完成影像
的记录与存储。
一、胶片的结构
虽然胶片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但是其上却分布了很多涂层,主要有
乳剂层、片基和辅助涂层组成。
二、胶片的种类
1.按照胶片规格可分为胶卷和页片两大类
2.按照感色性可分为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和红外片等
3.按照色彩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月两类
彩色胶片按影像形成过程又可以分为彩色反转片和彩色负片两种。
4.按照胶片的片速可分为慢速片、中速片和高速片等
三、胶片的特性
衡量胶片成像质量的特性指标主要有感光度、密度、颗粒性、灰易度、
解像力、宽容度、反差、保存性和感色性等几个方面。
世界各国对胶片感光度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四种,中国的GB制、德国
的DIN制、美国的ASA制和现在国际通用的感光度标准ISO制e
CCD或CMOS影像感应器可以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相机
微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保存。
CCD与CMOS是数码相机常用的感光元件。
CD发明于1969 年,它的英文名称为“Charge Coupled Device",
即电子耦合组件,它由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上面密布着许多光敏单元。

OsS的英文名称为"Complementary Metal 0xide Seicondutor","
即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像素(pixel)指的是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是衡量数码相机的最重要的
指标。
感光度: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表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白平衡:为了保证色彩的真实还原,数码相机以白色为参照物,根据
不同光线情况下的实际色温条件,设定了不同的白平衡参数,以保证
将带有光源色温的物体色彩还原成本色。
噪点:主要是指CCD(CMos)在接收、输出光电信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
图像干扰。
一、曝光的概念
曝光简单点说就是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或影像传感器)表面使胶
片(或影像传感器)感光的过程。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几个概念,那
就是准确曝光、曝光过度、曝光不足和正确曝光,以加深我们对曝光
的认识。
二、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三方面
三、影响曝光的因素
1.影响曝光的客观因素
(1)光源的强度
(2)被摄对象的亮度
(3)感光度
(4)显影的条件
用传统照相机拍摄时,还要考虑到显影的条件对曝光量的影响。
(5) 互易律失效
互易律又称倒易律,是指光圈与快门速度河以成正世逐档互易而曝光
量保持不变的规律。通常认为曝光时间长于1秒或短于1/1000秒时,
就会出现互易律失效的现象,互易律失效会导致影像密度下降,影响正常的曝光量。
2.影响曝光的主观因素

四、曝光控制
1.等量曝光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 下,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进行组合,
而曝光量保持一致。 F8. 1/30 秒就是一个爆光组合。 我们也可用F5.6
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可用F11 和1/1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
2.梯级曝光
梯级曝光,又称括弧式曝光、包围曝光或多级分次曝光,是摄影者在
复杂的光线环境下,无法得到精确的曝光数据而采用的一种估计曝光
方法。
区域曝光又叫亚当斯曝光,由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创
立。
五、常用曝光模式
1.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又称为光圈先决模式,在相机上用字母A或Av表
示,是需要人为地设定光圈值,拍摄时照相机根据先行设定的光圈值,
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实现正确的曝光的方式。[它比较适合于控制景
深效果的摄影:画面的景深受镜头的光圈、焦距和物距三个因素的影
响,在很多情况下,光圈大小对景深的控制是决定性的,光圈开度越
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使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拍摄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快门速度:如果拍摄现
场光线较递。使用大光圈拍摄时,要注意快门速度的控制,防止曝光
过度现象的产生:如果拍摄现光线较暗,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快门速
度较慢,再加上手持拍摄的话,就容易拍摄出模糊的影像,影响成像
质量,这时就应该开大光圈或者使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的稳定。

2.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又称快门先决模式,在相机上用字母S或者Tv表
示,是人为地调节快门速度,拍摄时照相机根据先行调定的快门速度,
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实现正确的曝光的一种方式。 它比较适合于需
医控制影像动态效果的报时,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基因动体的精影
瞬间,用教慢的快速度可以把动体的动势与运动轨迹泊摄出来。
3.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在相机上用字母P表示,它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
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采用这种曝光模式时,相机能根据机内铺光系统
自动地调节光圈的大小和快]的速度,给出合适的曝光组合。
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可以适应大部分情况下的拍摄要求,保证大多数图
片获得正确的曝光,并且大大方便了现场抓拍工作。
4.手动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模式在相机上用字母M表示,属于需要完全人为控制的曝光
模式,拍摄的所有参数都由摄影者自己设定,按照摄影者的拍摄需要
与拍摄经验。
5.自动曝光模式
程度自动曝光模式只是曝光程序的自动化,而相机还提供了-种全自
动爆光模式,在相机上用字母Auto表示。
除了全自动曝光模式,相机还有一些 简单的自动曝光模式,如微距、
人像、风景、运动等等。
摄影的测光系统分为两种,外测光系统和相机内置式测光系统。
外测光系统的测光装置是装在相机外或者脱离机身独立存在的,称为独立
式测光表}它既可以测量光线照度, 又可以测量景物反射光。独立式
测光表根据光线照度或景物反射光的亮度,给出合适的光圈、快门组
合数值。独立式测光表在测量景物反射光亮度时,是以景物平均灰度
18%的反射率为基础亮度的。
内置式测光系统又分为三种:种是 TTF镜外测光,又称旁轴测光。
第二种是TTL OTF测光,又称实时测光第三种是TTL(Through The
Lense)测光。
TTL的测光模式也越来越多,按照测光区域的不同,将测光模式分为
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矩阵测光等。
一、点测光、
点测光的测光区域仅限于画面中央约19~3很小的范围内,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明暗对比强烈时用)受测光区域外其他最物亮度的影响。
二、中央重点测光
三、矩阵测光

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及运用
一、 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
1.表现物体的表面结构和色彩
2.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3.营造气氛
4.制造特殊的光影效果
二、光线在摄影中的运用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是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
掌握这六种因素是摄影用光的基本功。
1.光度
光度是指光的强度,它是光源的发光强度和其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
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和。
2. 光质
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性质,不同的光质会在摄影画面上形成软硬不同
的影调。
3.光位
光位指光源投射光线相对于被摄体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光线按光位可
以分为顺光、前侧光、全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和脚光。
4.光型
摄影主要用光线来造型,根据光线的造型作用,可以将光线分为主光、
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眼神光和装饰光等多种类型。
5.光比
6.光色
摄影常用的光源有自然光和人工光两大类。自然光又分为1.直射光2.
散射光。
一、影调的定义及分类
1. 影调的定义
所谓影调,是指影像的明暗过渡层次,也就是构成画面的黑、色之间
的相互关系。黑、白、灰缓慢过渡,影调层次丰富,黑、白、灰跳跃
式过渡,影调层次少。不同的影调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2.影调的分类
(1)按基调来分①高调②中间调③低调
(2)按影调反差来分①软调②硬调③剪影④半剪影
二、影调处理的原则
1.根据创作意图处理影调2.根据被摄对象的特征来处理影调3.根据
环境特点来处理影调4.根据季节来处理影调
三、影调的控制
1.调整光照条件2.调整拍摄位置3.使用滤光镜4.选择不同的感光材
料5.调整曝光量。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有两条:
1.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
2.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
摄影的构图要求: 1. 简洁2.生动3.完整4.稳定
影响构图的主要因素
拍摄角度
1. 拍摄点
2.拍摄距离
(1)远景(2)全景(3)中景(4)近景(5)特写
3.拍摄方向
(1)正面(2)前侧面(3)正侧面(4)背侧面(5)背面
4.拍摄高度
(1)平拍(2)仰拍(3)俯拍
画幅安排
1. 画幅种类及特点
2.画幅选择的原则
(1)画面的主线(2)主体的移动方向(3)主体与陪体、环境的关
系

三、画面的结构中心
四、主体
1.主体在画面中应占据显著地位,能吸引观众视线
2.通过陪体视线的引导,间接突出主体
3.通过线条透视的汇聚作用,将主体放在灭点上,通过汇集的线条将
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
4.采用大小对比的方式来突出主体
5.通过动和静的对比来吸引观众的视线
6.通过明暗影调的对比来突出主体
7.利用色彩的对比来突出主体
8.利用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五、前景和背景
1.前景2.背景
六、透视规律的应用
1.线条透视
线条透视的规律是近大远小,平行线条越远越集中,最后消失于一-点。
线条透视有对比远近法和消失远近法。景物前大后小的对比可以增强
空间感,画面平行线条的收缩十分明显,最后消失于一点,这种空间
感更加强烈。
2.阶调透视
阶调透视又叫空气透视,它是由于大气层的作用,使物体所处的远近
场景的色阶阶调产生一定的变化, 距离近的景物暗,轮廓清晰度高,
反差大,色彩饱和度高;而距离远的景物亮,轮廓清晰度低,反差小,
色彩饱和度低。
常用的摄影构图方式
-一、黄金分割式构图
黄金分割原理是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通常认为1: 1.618
或10. 618这种固定的比例关系是十分优美的,遵循这规则的构
图形式被认为是“完美”的,因此把这种比率称为“黄金分割率”
二、水平式构图
水平式构图是最本的构图形式,
它给人平静、安宁、广阔的感觉,
能充分展示景物的水平舒展性。
,常用于 表现人物的生活环境,主体和
陪体之间的呼应关系。
三、垂直式构图
垂直式构图给人重心稳定、
庄严、肃穆的感觉,能充分强化景物高大
向上的感觉。
四、框架式构图
框采式构图是种非常有趣的构图形式, 摄影者根据拍掇现场的条件,
通过摄影镜头的选择,使用具有柜架形式的的规将被摄主体框起来。
五、三角式构图
三角式构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构图形式,可使画面获得牢固、安稳、
结实的效果,给人一种雄伟高阔和稳定的感觉。
六、线条式构图
线条在构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美的线条具有强烈的动感,能
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而且利用线条作为视线进入画面的引导,可使
观众的视线随着线条的指引而投向主体。线条式构图有很多种:
1.对角线构图2. S形构图3.圆形构图4.放射式构图5.斜线式构图
七、开放式构图
开年放式构图是与传统的封闭式构图相对的种构图形式, 封闭式构图
的取景框内的景物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元素分布协调,画面具有向
内的吸引力,作者的主题思想明确,叙事完整。
色彩三要素,这三要素是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也就是光线中包含的颜色成分。
光源的色温高低不是指光的温度,而是指光的色彩。
色温值的单位以发明人开尔文(Kelvin)的名字 命名为“K”。
正常的日光照明条件下,光线入射角高,空气干燥,介质少,所以色
温偏高,色温值为5500K 左右,光的色彩呈现为偏冷调:早晚的
太阳光入射角度低,空气中有较多的水汽导致色温偏低,色温值约为
2000K~2800K,光的色彩呈现暖调。多云和阴天时色温值较高,约为
6800K~9000K。人工光的色温值也有很大的不同,电子闪光灯的平衡
色温值是5500K左右,1300W的新闻碘钨灯的平衡色温值为3200K

直射日光
5500K
中午前后阳光
5400K
日出、日落时刻
2000K~2800K
日出后和日落前小时
3000K~4500K
薄云遮日
7000K~9000K
阴天
6700K~7300K
晴朗的蓝色天空
1200k~27000K
数码摄影的特点
1.方便快捷2.成本降低3.现场检验拍摄效果4.远程传递迅速5.图像编
辑能力强6.节省空间7.绿色环保8.娱乐身心9.影像永久保存10.影像节
品质不断增强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
图片的分辨率是用像素或者像素每英寸(PPI)来衡量的。打印机、扫
描仪的分辨率用点数或者点数每英寸(DPI)决定。
数码相机的色彩深度
色彩深度即色彩位数,表示数码相机对色彩的分辨力,以及能正确记
录的色彩数量,数码相机的色彩位数值越高,说明其对色彩记录能力
越强,越能真实地还原色彩的面貌。普通数码相机的色彩位数为24
位,可以记录约1677万种颜色,专业数码相机的色彩位数可达36位。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数码相机虽然不用胶卷,但是它也存在对光线灵敏程度的问题,即ISO
感光度的问题。
数码相机的存储格式有RAW、JPG、TIFE等等,RAW格式是CCD或者
CMOS图像感应器
损
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是一种 无次压缩格
式。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用户会采用JPG格式拍摄,JPG 格式为有损
压缩格式,是以牺牲图像作为代价的,但是它能节省存储空间,存储
方便。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功能是校正光源色温,消除偏色
现象,使颜色得到较好还原。
各种不同的场景拍摄,如数马相机的白平衡有多种模式
自动白平衡、
钨光白平衡、
式,适应于
室内白平衡、手动白平衡。
荧光白平衡
冯光白平衡适用于白炽灯光线下拍摄:荧光白
平衡适应于荧光灯光线
下拍摄,荧光灯类型有冷白和暖白之分,
以需要根据现场的荧光灯
环境进行试拍,再作决定:
室内白平衡也叫多云、
阴天白平衡,适合
把昏暗处的光线调至原色状态手动白平围在理论上许足精路品
的,它的操作方法是将一张纯白色的纸张宜于环境光下, 拍摄时便之
充满画面,先行定义,即可获得该光线下的色温平衡。
LCD取景器主要使用在数码照相机上,它是块电子液晶屏, 安置于
相机的上,用于取景。
有的数码相机上带有录音与摄像功能
数码变焦与光学变焦
如今的数码相机上会带有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功能,数码变焦实际上
是对画面的电子放大,它把CCD或CMOS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分像
素进行“插值”计算,将部分画面放大到充满整个画面,数码变焦是
以牺牲影像质量为代价的,所以我们应尽量少用此功能。光学变焦是
通过镜头镜片的移动来实现变焦的,它不会损失影像的质量,光学变
焦倍数越大,摄取的景物范围越远。
在数码影像处理系统中,“输入部分”有三种基本情况,即数码化输
入、照片和图片的输入、视频图像输入。
数码相机本身就能对摄取的影像起到数码化输入的功能。这种载有数
码化影像的存储设备经由USB接口或者1394接口与电脑连接,便可
输入计算机。
把现有影像转换成数码信息的关键设备一扫描仪(scanner的问世,
使得没有配备数码相机的你也能轻易获得数码影像。
使用摄像机或录像机与电脑连接,通过视频采集卡的捕捉,获得数码
影像信号,再使用图像编辑软件选取画面,进行加工处理
数码影像的处理软件很多,如ACDSee浏览处理软件、Live Picture软件、光影魔术手、Fireworks, 还有如尼康等一 些数码相机自带的处理
软件等各种各样的图像处软件数不胜数。
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是Adobe公司出版发行的Photoshop
软件。Photoshop 软件能够对数码影像进行全面编辑,它可以对影像
进行各种调整、修饰、复、加工、图片合成以及各种特技效果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