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艾伦为什么发动地鸣?结局真的是烂到不合逻辑吗?
大家好,我是心委。
进击的巨人的许多片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乍一看很炸裂,细想完全符合逻辑。例如“我铠他超,他踢我撞,你跟我走,啥事没有”。
我个人认为,巨人的结局也是一样的道理,乍一看非常炸裂,又是手动吃妈又是那种事不要啊,砍掉自己头的还是青梅竹马。
再加上谏山创赶稿赶得过于急切,导致很多人物对话和神态处理得并不理想,引起了漫画党群起而攻之。
但仔细分析,我认为这个结局没什么好喷的,下面来解答一些热门的问题。

Q1:为什么发动地鸣?
艾伦发动地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认为这是结束长达数百年的恩怨循环和对立的唯一方式,通过地鸣的威力消灭世界上的敌人,以保护帕拉蒂岛上的人类免遭外界的威胁和毁灭。他的目标是实现岛内居民的自由,通过彻底的破坏来阻止世界对帕拉蒂岛的侵略。
其次,艾伦曾表示希望自己的战友们能够活得更久,过上平静的生活。这很可能是地鸣的一大原因,但最为直接的原因,是出于他个人对自由的极端渴望以及对世界的憎恨。艾伦在最终章节中向阿尔敏透露,他自己也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行为部分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部分是被命运驱使。
Q2:为什么要分离怪诞虫?为什么不保留巨人之力?
最直接的原因:巨人之力确实导致了拥有者的短命,因为每个继承者只能活13年,这被称为“约缔之诅咒”。艾伦在一定程度上希望消除这个诅咒,让自己的战友和其他艾尔迪亚人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不再受到巨人之力的束缚。
间接原因:巨人之力的存在确实成为了艾尔迪亚人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隔阂,它不仅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标记,使得艾尔迪亚人在世界上被视为威胁和异类。消除巨人之力有助于消除这种隔阂,为艾尔迪亚人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和解铺平道路。
战略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巨人之力的军事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在故事的后期,我们看到了现代武器对抗巨人的能力(马莱纸盾碎了好几次),这表明如果继续依赖巨人之力,艾尔迪亚人可能无法在科技竞赛中保持优势。
此外,巨人之力的存在确实吸引了外界的仇恨和恐惧,这不仅威胁到帕拉蒂岛的安全,也可能导致艾尔迪亚人种的灭亡。因此,从长远来看,消除巨人之力可能是实现艾尔迪亚人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唯一途径。
在结局中,艾伦的行动导致了巨人之力的消失,为艾尔迪亚人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新关系奠定了基础。然而,艾尔迪亚人与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没有完全解决。
Q3:为什么要消灭岛外80%的人口,而不是仅仅摧毁军事基地?
战略考量:艾伦认为,仅仅摧毁军事基地无法彻底消除对帕拉蒂岛的威胁。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消灭绝大部分的岛外人口,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岛内的军事威胁,从而为帕拉蒂岛赢得更长时间的和平。这种极端的“战略平衡”是建立在牺牲无数无辜生命的基础上的。
情感宣泄:艾伦的行为也反映了他长期积累的仇恨和绝望。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被围墙困住的世界里,目睹了亲人和朋友被巨人杀害的惨状。当他得知整个世界对艾尔迪亚人的敌意时,这种强烈的情感可能转化为了对外界的憎恨,最终促使他做出了这一灾难性的选择。
Q4:为什么不杀害100%的岛外人来终结仇恨?
主观上,艾伦对地鸣存在强烈的负罪感,也表现出了深刻的道德冲突。艾伦对平民的伤害明显是他所不愿意的(对小男孩的歉意),因此可能并没有选择将岛外居民屠杀殆尽。
客观上,救世小队阻止了艾伦的无差别屠杀行为。
这两点并不冲突,因为艾伦在记忆碎片中看到过救世小队阻止自己的画面,在意识到未来无法改变后,艾伦其实是在等待三笠出现并杀死自己。
此外,倘若岛外势力全部被消灭,与艾伦为敌的伙伴将会被岛内的耶格尔派审判为战犯,就无法满足艾伦“保护伙伴”的重要动机。
Q5:为什么不放弃屠杀,直接让巨人之力消失后和平谈判?这样不是更符合普世价值吗?
阿尔敏提出的“谈判解决问题”是各国发展的最优解,但也是非常理想主义的想法。
仇恨往往只是战争借口,真正诱发战争的永远是资源与利益。
即便玛莱等国内心已经放下了仇恨,但帕拉迪岛上丰富的特殊矿产资源(冰爆石、黑金竹)依然会成为岛外宣战的动机。
因此,最好的避免战争的方法,就是解决发动战争的人。只有具有宣战动机者失去宣战的实力,这个问题才能够被完美地解决。
Q6:为什么要让三笠杀死自己?
可能一:艾伦可能认为自己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希望这个行动能由一个亲密的战友来完成,而三笠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通过让三笠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艾伦或许在追求一种个人的平静和解脱,同时也是在给予三笠一个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
可能二:艾伦的行为可能与触发历史性转变有关。他可能认为只有通过三笠这样的行为,才能引起先祖尤弥尔的共鸣,从而让她觉醒,理解到爱和自由的真正含义。
Q7:为什么要说“那种事不要啊”?
临死前和好基友袒露心声。
他希望三笠自由,可以自由幸福地活下去,不要为他守寡一辈子。
因此他在后期表现得对三笠极其冷漠,甚至一度表现出想要推开三笠的冲动。
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上,艾伦想和三笠永远在一起。但自己已经决定要牺牲自己保全伙伴,就算自己选择了和三笠私奔隐居的时间线,虽然自己爽了一段时间,但伙伴伙伴没保住,自己寿命也没多少了,岛内外的战局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所以艾伦选择将这一时间线上的记忆传给三笠,让三笠在杀死自己之前,能感受到与艾伦最后一起生活的那份幸福与美好。
Q8:为什么要控制吃妈巨吃掉自己的妈妈?
简单点说,艾伦提及自己“尝试过无数次,也失望过无数次”。如果自己的妈妈不被吃掉,未来会更加糟糕。
具体未来会如何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格里沙夫妇的艾尔迪亚复兴计划会继续实施,但考虑到两夫妇的战斗意志大不如艾伦,也缺乏艾伦的狠劲,这个计划很可能会流产。
这样帕岛将会继续维持“不战之约”,最终让玛莱持续不断地压缩艾尔迪亚人的生存空间。而历史进程一拖再拖,最后拖到玛莱可以完美吞并帕岛,已经为时已晚。
当然,这里也涉及到一个时空悖论的问题,解释起来比较复杂,以后会考虑单开一期讲。

总结
发动地鸣的直接动机是伙伴的生存与寿命,艾伦对伙伴的重视甚至超过了他自己,他可以牺牲自己来换取伙伴的健康长寿与平安。
早在玛莱篇以前,艾伦就在车上以一种艰涩的神情说:“我希望你们能长寿。”
即便这种自顾自的话语令让他们无法理解,也迅速打消了艾伦这个念头,提出要一起共患难。不过看到未来记忆碎片的艾伦知道,要想维持长期的和平,必须要作出必要的牺牲。
因此,无论是艾伦跟黑化了一样推开自己的伙伴,还是后面踩了80%的人之后又故意让三笠把自己砍了,都需要围绕着伙伴这个点来讨论。
从结果来看,如果以保护和帮助伙伴为目的,艾伦是完全成功的。
艾伦以自己一人的牺牲,换取了岛内外势均力敌,消灭了阻碍和平的巨人之力,换取了伙伴的健康长寿,拔高了伙伴的国际地位,让自己的伙伴全部过上了幸福、快乐且有意义的人生。最终伙伴们恢复记忆后,意识到艾伦做这些都是为了他们,因而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本期专栏到此结束,后续会做成视频,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也会尽力解答大家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