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泽湘第一个IPO收获33亿元,深圳湘籍高官出席并致辞

2023-08-18 17:15 作者:湘胜联盟  | 我要投稿

2023年8月15日,运动控制产品供应商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固高科技,股票代码:301510)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开盘价为75元,盘中最大涨幅达701.5%。首日收盘价报68元,涨幅超过466%。上市仪式中,南山区委书记、区长黄湘岳(湖南湘潭人)受邀致辞,并与嘉宾共同敲响了固高科技挂牌上市的宝钟。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核心业务,固高科技更为人熟知的无疑是以李泽湘教授为代表的核心创始团队,即李泽湘、高秉强、吴宏三位是机器人、微电子和运动控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其中李泽湘有着“大疆教父”之称,至今仍担任董事长,高秉强为董事,吴宏出任总经理,三人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左:李泽湘、中:高秉强、右:吴宏

据了解,李泽湘于1961年出生于湖南永州,拥有固高科技13.5%股权,按照公司昨日收盘总市值246.93亿计算,李泽湘持有的股票价值超过33亿元人民币。


传承“一元钱文化”,推动技术研究和产业落地

作为国内领先的运动控制产品供应商,固高科技以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产学研示范基地、”深港创新圈“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平台和深圳市唯一运动控制技术工程中心的身份,一直在推动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产业落地。

固高科技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的脉搏,并成功打造了丰富的产品线。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公司构建了包括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系统、整机在内的产品体系,涵盖了高性能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驱控一体机、工业自动化组件、工业软件、垂直行业专用控制系统和特种装备等装备制作核心领域。公司的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C自动化与检测设备、印刷包装设备和纺织设备等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智改数转”是频繁出现于近两年制造业领域的词汇。根据工信部对数字化转型的划分,我国已经度过信息化、业务数字化阶段,跨入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工业流程的升级成为了制造业企业的攻坚重点,“机器代人”“柔性生产”是为生产降本增效的关键。具体的产线调配、来料处理、产品配装等具体场景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这就意味着对运动控制的高要求。固高科技正是以瞄准了运动控制这关键一环,帮助客户企业迈出了机器代人的关键一步。


1999年,一家位于广东的香港企业从日本购买了一台价值300多万美元的钢铁加工生产线。然而,该生产线的技术并不成熟,无法保证速度和精度,导致巨额的设备采购费和原材料堆积使企业陷入破产的边缘。为了自救,企业主四处寻找解决方案,最终找到了固高科技团队。固高团队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问题。尽管当时固高还年轻,但他们展现出了与学术派不同的老练。将技术储备与产业化路径相结合,正是固高一直以来的坚持。


固高科技一直秉持的理念——做好“一元钱文化”,专注于运动控制领域,并致力于基础平台的搭建。其中,控制器要做到四整融合,就是融合感知、规划决策、数字孪生和知识图谱这四方面要在一个控制器里面实现它。同时,固高还专注于柔性化,因为中国的制造业离散度极高,如果无法实现柔性化,人力成本过高,就无法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何谓“一元钱文化”?“如果固高的运动控制器只赚一元钱,那其下游的装备集成商可赚20—50元,再下一环,设备商就可以赚到200—1000元……”固高人的眼界如同工业控制软件一样,盯着整个产业链,而不仅仅限于局部。


这种“一元钱文化”的传承使得固高科技不仅培养出技术尖兵,还培养出产业雄兵。联合创始人之一吴宏曾表示,固高对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方向:做学问、去企业或者自己创业。“公司最早的一批员工,基本都在自己创业。固高要成为打通产学研之间的一座桥梁,把研究人员洒向市场,既能不断培养相关人才,又能让市场与技术得到同步发展。”

带领学生创业,已孵化多个独角兽


一路走来,李泽湘拥有了“老师”、“创业者”、“投资人”等身份。


在国外留学期间,他深刻感受到“研究-应用-产业化”创业生态的优势,因此梦想着建设并推广“产学研”体系。


1992年,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辞去了纽约大学计算机系的教职工作,选择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并创办了以“国际化、研究型、产学研”为定位的“3126实验室”。而固高科技正是该实验室孵化出来的第一家公司。

通过创办固高科技,李泽湘意识到,大学的研究必须对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才能显现出大学的意义。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工程意识,他借着相关机构为组织亚太机器人大赛到香港科技大学招募学生团队的契机,开设了一门机器人比赛与设计的课程。


这门课,汪滔选修了两次,并在读书期间成立了大疆。作为大疆的联合创始人,李泽湘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支持。随着大疆的成功,他也被外界称为“大疆教父”。

个例的成功,激发了李泽湘培育更多“大疆式”新企业的念头,而打通科研成果到商业产品之间的路径成为关键。2014年,他在东莞创办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PARK,并带领团队负责整个机器人基地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已经孵化了60多个团队,其中有15%已发展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公司,包括云鲸智能、海柔创新、卧安科技、正浩创新、希迪智驾等企业。其中,希迪智驾由李泽湘联合他人创办,其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BV百度风投、联想之星等知名机构。

2016年,类似于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的模式,李泽湘联合沈南鹏、香港大学教授陈冠华发起,并联合香港高校科技界十余位科技大咖,共同成立“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暨青年创业服务系统”。其中,马化腾担任该平台荣誉主席。


到了2021年,为了培养出一批产品经理和创业者,以及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李泽湘又发起创办深圳科创学院。他预计,该学院的第一届50名学生中,将有一半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除了创业及教书育人,李泽湘在2014年还成立XBOTPARK基金(前身为“清水湾基金”),以投资人的身份支持学生的创业项目。2022年,该投资机构的二期基金还获得过腾讯、红杉中国、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支持。


据李泽湘介绍,他希望通过新基金的支持,不断完善投资团队和投资体系,而不是依靠运气来寻找项目。目前,该基金已经投资了食铁兽科技、恒之未来、茵塞普、纬尔科技、不停科技等项目。

“创业就是熬,就像爬山徒步,总会遇到挑战和障碍。感觉自己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只有坚持才能找到办法。”李泽湘经常这样告诫身边的年轻创业者。


他个人的创业经历,恰是最好的例证——深耕运动控制24载,没有捷径可走。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相关资讯!想和湘籍老板(包括李泽湘教授)交流合作可私信我们。


素材来源 :联想创投 投中网 深交所 固高科技等

李泽湘第一个IPO收获33亿元,深圳湘籍高官出席并致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