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01外白渡桥

2023-02-23 08:44 作者:淞滨印象  | 我要投稿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外白渡桥不仅记录着上海开埠百年以来近代化进程,更是作为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与国内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成为中国桥梁发展史的里程碑。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01历史沿革


第一代外白渡桥:威尔斯木吊桥首次横跨苏州河

上海开埠之前苏州河未建设任何桥梁,其人和货物过苏州河要靠小木船运送,上海将其称之为“摆渡”。乘坐这种船的地方叫做“摆渡口”,由“摆渡口”起始点形成的摆渡线,从东往西依次叫做“头摆渡”“二摆渡”“三摆渡”,以此类推。随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上海经济的发展,苏州河两岸人员货物交流日益密切。原有渡口不能满足运送货物与人员的需要,影响了上海经济的发展。1854年前后,英国人威尔斯希望在苏州河上建立一座私人桥梁。因此成立了苏州河桥梁公司,并向上海市政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1856年建设了苏州河历史上第一座桥梁。其第一代外白渡桥建设位置,南端在今天的外白渡桥与圆明圆路之间。北端连接着今天的吴淞路。因为桥梁属于私人建造,过桥需收过桥费。其收费标准按过桥人员划分。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第二代外白渡桥:免费通行的花园桥

威尔斯所拥有的苏州河桥梁公司因收取过桥费赚取了暴利,但也同时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1860年随着一次潮汐过后第一代威尔斯木吊桥出现了部分坍塌。1872年上海市政委员会以4万两白银的高价收购了威尔斯所拥有的苏州河桥梁公司。并着手修筑苏州河第二座桥梁,已免费方便两岸市民通行。1873年7月28日在威尔斯桥西侧一座木桥竣工了。其靠近外滩公园,因此又被建设者称为花园桥。上海市政委员会在新桥竣工后立即拆除了原有的威尔斯桥。花园桥作为苏州河历史上第一座5市民免费通行的桥梁。极大的便利了苏州河两岸的交通往来,为上海近代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第三代外白渡桥:中国第一座钢结构桥梁

自1872年上海市政委员会收购威尔斯苏州河桥梁公司后,上海市政委员会就想要利用第一座外白渡桥的残部修建铁桥。但最后无疾而终。

1889年,随着上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座公园桥的日益不堪重负。上海市政委员会工务处一位工程师兼测量员。查尔斯-梅恩希望改建第一代外白渡桥为钢桥。因此他调查过桥负载并进行记录。其认为虽然钢桥成本较高,但寿命较长维修费较少。经过对于施工与设计的探索,1906年第三代外白渡桥开始建造,并于两年后的1908年1月14日竣工通车。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02命名缘由


而对于外白渡桥的命名缘由也有着许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原来上海话中称坐船过河为“摆渡”,外白渡桥正处在当年苏州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渡口附近。因此,“外摆渡”或“头摆渡”成了当地人对渡口的称呼。由于公园桥过桥一律不收费,上海方言里以“白”字表示不用付钱的意思,“白”字又与“摆”字的发音近似,久而久之,“摆渡”变成了“白渡”,外白渡桥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第二种说法是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交情有关。唐长庆四年春天, 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同年夏天,白居易由杭州 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上任途中, 白居易决定改道看望刘禹锡,两人同乘一叶扁舟欣赏南北渡口,白居易乘兴吟诗:“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后来,刘禹锡为了纪念此行,称同游的渡口为“白渡”。

第三种说法第三种说法是在历史学者薛理勇写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提出的: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地称作外白渡桥。

而白字出处与第一种说法类似,出自于公园桥不用付钱。因此称为外白渡桥。可以被直接的译为较为靠近的免费的可以渡河流的桥梁。

03建造历程

1889 查尔斯·梅恩为了计算桥面的载重力,梅恩专门于当年 6 月 14 日至 16 日三天,在桥头统计过桥车辆和人马的数量。

1905年3月,上海市政委员会开始在上海市区内铺设有轨电车轨道,开通电车。外白渡桥作为当时唯一未来在苏州河上承重能力较强的桥梁。因此在外白渡桥上预设电车轨道与供电设备就成为了建设第三代外白渡桥所需考虑的问题。

1906年霍华茨·厄斯金公司承建了第三代外摆渡桥建设项目这座钢结构新桥的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径组合各 52.12 米,梁底标高 5.75 米。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外白渡桥于 1907 年底建成,1908 年 1 月 14日,外白渡桥及电车轨道竣工通车。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04过去与当下


第三代外白渡桥是我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受限于我国当时较为落后的工业基础,所有钢材料均由英国进口,钢骨由英国克利夫兰桥梁公司制造整座桥梁的技术和工艺均由英国人完成。

外白渡桥百年以来已经迎来多次大修。更换新构件。

2008年盾构隧道将在外白渡桥下实施盾构推进穿越苏州河,直径13.95m的盾构顶距离基础桩的仅约1.5m。结合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的建设。外白渡桥迎来了其百年诞辰以来的第七次大修。

2008 年 4 月为保持外白渡桥原有建筑风格,发挥其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和人文景观功能,继续成为上海市地标建筑等要求最终决定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上部钢桁架船移至上海船厂大修,下部墩台原位拆建的“移桥法”保护方案。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2009 年 3 月以原貌还回原地,大桥的寿命再延长 50 年。对于大修后的外白渡桥,不仅桥梁结构性能得到提高,对于构造细节的还原与完善也相当完美,总体建筑完美体现了修旧如旧这一原则,是当下我国桥梁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典范。




图片来自于网络,非商用,仅科普传播。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刻删除。


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01外白渡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