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际迷航:发现号》第三季的浅解(五)

2021-01-02 13:56 作者:联邦打字机  | 我要投稿

上期专栏主要谈了发现号的编制特色与改进后的脉冲引擎

本期专栏有以下内容:

1、发现号经32C改进后的技术升级(二)

2、发现号以及其他系列中星舰警戒状态

1、发现号经32C改进后的技术升级(二)

本期主要讲隐形系统

隐形系统的出现很早。在ENT第一季,进取号(NX-01)首航便遭遇到了能够隐形的苏卢班星舰,ENT第二季,进取号还遇到了罗慕伦的隐身雷区,可见,在人类初步踏足星河之时,隐形科技便较普遍地出现了。到24世纪下叶,阿尔法象限与贝塔象限的几乎所有派系都掌握了隐形技术或至少拥有了隐形装备。

我们以克林贡的猛禽舰(Bird-of-Prey)为例,分析一下老式隐形系统。

隐形装置为第四点

(上图截自《克林贡星舰完全图解》P12-13)

如图可见,克林贡猛禽的隐形装置为“隐形力场发射器”(Cloaking Field Emitter),其安装在舰艏前方的一组红褐色的阵列的中央。

老式的隐形装置(不包括相位隐形)通过发射引力子,导流星舰周边的各种粒子、偏导常规扫描光束,以产生隐身效果。这种隐形的实质只是高级的光学隐形。而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偏导能量防护盾一致,故24世纪中叶前,大多数星舰的隐形装置发生器直接放在偏导仪里,以节省空间。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星舰的护盾与隐形不能同时启动。在ST电影7中,ED便利用这一点,解除了一艘克林贡D12猛禽的护盾。深空九号里的挑战号同样也不能同时升起护盾与隐形力场。

由于能量限制,老式隐形装置一般只有1个隐形力场发生器。这会导致隐身启动时间长、发生器背侧的隐身效果不好。克林贡猛禽靠一个传导阵列(即发射器下方的红褐色阵列),将发生器发射的引力子传导至星舰的侧面乃至后方,以获得更好的全舰隐身效果。

发现号在改进后,也加装了隐形系统。

(上图截自DSC-S3E11)

我们如图可见,发现号在隐身时有多个发生点(翡翠链星舰也是如此)。这上面的力场效果能大致判断出这还是引力子式的隐形系统,只不过从单点式转换成了多点式。但这之间的转变能看出两点:

(1)隐形力场发射器已经实现微型化

(2)隐形力场发射器的已经实现低耗能化

而联邦和翡翠链之所以不使用相位隐形,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

2、发现号以及其他系列中星舰警戒状态

发现号已经创造了星际迷航历史上最多的单舰警戒状态类型数量。

(1)红色警报

(2)黄色警报

          前两者属于星际舰队的常规配置

(3)黑色警报

          在发现号启动孢子引擎前会启动“黑色警报”,这也是星际迷航中首次出现的警报类型。

(4)“绿色警戒”(隐身状态)

在发现号启动隐身时,舰桥的整个系统界面会切换至蓝绿色调。我暂且称之为“绿色警戒”状态。

我们再看星际迷航的其他系列,TNG、DS9里都只出现过“红色警报”和“黄色警报”。

TOS在这基础上多了一个“入侵警报”,出现在ST电影1。

ENT中,由于当时星际舰队刚踏足深空,未对当时宇宙政治环境有足够了解,起航时未设立任何形式的全舰警戒状态。直到第二季才设立了“战术警报”(Tactical Alert)。当然之前还有过短暂的“李德警报”。

VOY的警戒状态类型数量也很多,与发现号并列。除“红色警报”与“黄色警报”外,还有“蓝色警报”与“入侵警报”

(1)蓝色警报

该警报在VOY出现的频率甚至高于“黄色警报”。当航海家号启动降落程序、降落至星球表面时,会启动蓝色警报。

(2)入侵警报

传送门:BV1sV411f7Bu

该警戒状态在VOY中仅出现过一次。当时是一个游离的8472种族个体穿透航海家号的外层船体、入侵舰内后,珍妈启动的入侵警报。

如果喜欢我的专栏,请一键三连支持一下,谢谢!

《星际迷航:发现号》第三季的浅解(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