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没情感”“生硬”“不如人声”,谈一谈我眼中的VOCALOID歌手

2021-02-28 13:01 作者:GRF-YING  | 我要投稿

VOCALOID(日语:ボーカロイド)是日本乐器制造商雅马哈公司开发的电子音乐制作语音合成软件。在软件中输入音调和歌词,就可以合成出原为人类声音的歌声。 


VOCALOID CHINA PROJECT(简称VCP)是由雅马哈正式授权予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代理(但产权及出版方仍属于VOCALOID)在中国地区进行有关博歌乐project系列产品的推广及市场运营的活动项目。


VOCALOID CHINA是VOCALOID的中文成员的总称,成员分别是:洛天依,徵羽摩柯,乐正绫,墨清弦,乐正龙牙,言和,战音lorra,星尘,心华

                                                                                             ————摘自百度百科

———————————————————————————————————————

OK,惯例地发个专栏,说明一个最近颇为在意的问题,同时感谢点进来看的观众。


事情的起因是昨天发布的作品中,收到了如封面图所示的评论。对事不对人,为了防止这位观众遭到一些超出正常讨论的言语问候,我已经删除了该评论,也希望大家在这篇专栏内作合理的讨论,可阐明个人观点,但不要引战或吵架


类似的评论其实以前也有过,当时直接在评论区对此进行了讨论,但也仅是只言片语,如今我想把自己的想法讲明,以便于观众理解,杜绝此类评论再次出现。


首先谈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也是上次看到这类评论我的回应:请唱见,需要钱和设备,不是说请就能请的。此外唱见也有优劣之分,未必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客观性的回应,并不代表我主观上有想请唱见的想法。至于不想用真人来唱的具体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喜欢虚拟歌手的声音。


我是从17年逐步开始入坑中文V家的,此前对VOCALOID的了解,仅停留在日V中出圈很久的《千本樱》《甩葱歌》等耳熟能详的歌曲,直至我在那年的暑假看了一场VOCALOID演唱会。这里许多的歌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存娘“唯一一首正能量歌曲”《心跳同步的时光》,COP的《为了你唱下去》,还有纯白的《中华铄金娘》等。

通过这一场演唱会,彻底改变了我对虚拟歌手的看法,虚拟歌手虽然自身没有感情,但却倾注所有P主(负责作词/作曲/调教的VOCALOID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如果是换作唱见,想要理解作曲人或者作词人的情感,便需要一定的共情了,说白了就是唱见需要get到你的点,而这一点毫无疑问是需要沟通,甚至一些运气的。


相比之下,虚拟歌手显然更有优势,但优势的前提,是P主的实力能够做到将感情倾入进去,这个考验的就是调教功底了,而这也是关于我标题中提到的,被说声音“生硬”的原因所在。


这件事需要分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就是听不惯想要接受虚拟歌手的作品,的确需要一些契机或者时间,但这种事一般来说可遇不可求。或者说就是个人偏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想调和是没有可能性的,对此我的回应也很简单,虽然我以少前up主自居,但也是一位VOCALOID创作者;我是少前玩家,但也是一位v家观众,我的同人曲系列无一例外都是由VOCALOID歌手来演绎,你听不惯,就不要点进视频,让我们彼此都多点好心情。


第二,调教师的水平没有达到观众预期和我合作过的调教师有珊洋,苏白,千夜等人,都是之前我在v家活跃时结识的朋友,他们的水平也受到了大部分v家观众的认可,在评论区鲜有人对此提出意见,倒是有不少夸调教师的观众,再次感谢你们的鼓励。


中文v家中比较知名的调教有蛮多的,更多人的水平并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听起来会有一些差距,但也并没有到所谓难听的地步,甚至是具备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观众心底的排名超过更加有人气的名p。


在我个人看来,那些能够荣登官方策划的大型活动的作品,调教水平是100分,那我的作品朴实了一点,也有60或70分,是及格的,是可以发出来给大家听的。仁者见仁,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个人对合作过的调教师都很满意,期望大家也能喜欢。


然后就是关于“不如人声”的探讨。关于调教和人声之间的对比,从作品的优异程度入手,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倾向于体现虚拟歌手特征,另外一种是倾向于无限接近于人声。


对于前者的说明可简单可复杂,简单来讲就是不管调教师怎么操作,歌姬的声线大抵是固定的,比如言和,阿绫的声线适合唱一些国风,天依(meng)的声线比较幼,星尘的声线比较有磁性,心华的声线感情比较饱满。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心华的声线,借用教主在心华声库面世时讲的一句话:心华对于调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调得好也会格外好听。



虽然我一直用VOCALOID来发歌,但选曲大多是华语乐坛中的歌曲,而非V家本家的那些歌曲(印象里目前好像只有一首影子小姐,和两首日v的歌),一方面是我对华语乐坛那些老歌的情怀,另一方面是我想尝试着唱出不一样的,具备虚拟歌手特征的版本,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还原”与“适合”,在我看来是要比“唱出声线特色”逊上一筹的。


后者的话,就是贴近人声的层面了。歌姬里面我个人觉得最贴近人声的是心华,但也有说摩柯的,这个没必要争,保留各自的看法就好了。还原人声自然也是调教水准的体现,比如加入句首的呼气声,咬字等,我一个关于调教的外行人只了解一丢丢,就不在这大放厥词了。但毫无疑问,不管是歌姬特征的体现还是贴近人声,都是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这里安利一首贴近人声的比较喜欢的作品:

最后是对于“没情感”的想法(写到这里才想起还有这一点),情感这里一方面基于歌曲本身,如果是抒情向就会自带抒情buff,听上去会比较富有感情,比如之前发的《我好想你》。但更多则是凭借调教技术,来让歌姬声线更加具备感情的情况,本质上也是贴近人声的意思。只是能拥有把歌姬调出感情这种水准的调教师仍然占少数,我的作品在发出来之前都已经尽我所能地去打磨过,甚至曾经让珊洋帮我返工了七八次音频,可能和那些更好的作品依然有较大差距,但我尽力了,我自认我的付出配的上回报。


不过也有付出和回报不匹配的情况,就是所谓有心栽花,无心插柳了。通常体现为期望很大,花费时间精力很多的作品,没有预期值很低的作品反响好。这一点也是屡见不鲜了,就拿今年目前发出来的几个作品来说,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是《半城烟沙》(《素颜》算是去年就备好的作品),无论填词还是剪辑我都很满意,当时还把填一半的歌词截图往群里显摆来着,但播放并不是最高,希望之后打卡有机会打上1w播放吧。


最后就讲一些实际的东西了,比如经费对创作的限制。参与合作另当别论,我这个人自己拉企划出作品,从来不会白嫖staff,这是我的原则。和我合作的几位调教师,稿费一般是在50-100左右,是我可以接受的价格,再往上的话其实还有打听过300+的,其实就是我无法承担的水准了,与我合作的几位本来也值得更高的稿费,但因为同我关系不错的缘故才适当作些折扣,用爱发电有多烧钱,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


少前和VOCALOID在我主观念想都是“天下第一,永不过气”的内容,但客观地说,它们真的已经老了,即便如此,二次元歌手和二次元手游的碰撞,依然为观众留有无限的期待。


再说多了就是创作理念相关的东西,那些已经在上一篇专栏讲了不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一下。


希望VOCALOID的歌手们,能够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一直这样将创作者内心的故事讲述下去。


GRF-YING  2021.02.28


“没情感”“生硬”“不如人声”,谈一谈我眼中的VOCALOID歌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