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先师宋虎臣(宋氏形意拳)
宋虎臣老师逝世已经三十六年了。今忆先师,三十六年前与师朝夕相处,食则同桌,寝则同室的师徒深情幕幕再现;他那超绝的技艺和诲而不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先师宋国英,字虎臣,别号小侠,北京市人。生于一八八○年,卒于一九四七年,享年六十七岁。先师虎臣是著名形意拳大师宋世荣老先生的长子,自幼聪明过人,嗜爱学习。除于攻读之外,并从父教,勤练武术,以形意拳为主旨,并融会太极、八卦、长拳之精萃及各种长短器械。由于他心智敏捷,领悟性强,又苦心钻研,所以很快承授起家传的超绝技艺。他在数十年的实践中,自己创编了徒手对练拳十面埋伏、战斗枪(大枪)和战斗剑等,不搞花架,都以实战应用为旨。他所习之各种拳术套路及器械,虽然种类繁多,但都博而精、纯而妙,别具一格。特别是他所练之大枪,在上、中、下三部各招各式及身法中的劈、扎、崩、剁、磕、锁、拿、挑、搓、拨等动作中,都能体现出灵活敏捷,长枪而能短用,“手应心,所向无敌。他曾任晋军王嗣昌部下,执法、督战总队长兼武术教练。一九三○年,先师至榆次北关树林街开设修理钟表铺为业,并继父志广为收徒,传授武术。当时以晋护路军从者为夥,其中功夫深厚者计有刘瑶琨、潘振英、陈光斗、崔继先,席子勤、张效先为最。太原一带有董秀升、吕佩双,太谷有石瑞亭、魏小鑫、邢子成。以上诸门徒相继去世,现据所知者有张剑青(子良),在西安市寄居,亦继续传授后一代。
宋老师教授门徒,一招一式,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强调训嘱:吾形意拳属于短拳之类,然练时必须打出长劲(并非长拳之功),而是在沉肩、坠肘、松肩、活腰、蹬足之规格下,全身合一,发出之劲,使两臂自然长出数寸。宋老师终身坚持不娶妻室,是一位不图名利、逍遥自在、文武兼全的清高人士。且以慷慨助人为乐得名,凡亲友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并不计其人有无偿还能力。
我于一九二八年至太谷与他相识为契友。后经友人介绍,宋老师慨然应允,收为门徒,成为先友后师。我得业于宋师门下,实感兴豪。宋老师得病卧床后,虽经我多方延医治疗,昼夜护理,终未脱险,不幸逝世。他虽然离开了我,但他赐给我的艺业和他慈祥的容颜,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使我终身难忘。我是宋老师的一个门徒,虽然老师谆谆善诱的教授,奈我性情愚钝,未能很好的继承下来,实觉愧对。为缅怀和纪念这位杰出的师尊,我要把形意拳深刻的钻研和探索,在有生之年,把前辈师尊传授与我的技艺加以整理,传授给青年一代,为振兴我中华武术,尽我簿微之功。(文:车润田)
一九八三年夏书于津沽新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