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84 循环论

2023-02-08 11:4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84、循环论


  一种形而上学发展观,认为事物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而不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在循环论者看来,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从一开始就是如此,经历了千万个春秋之后仍然如此,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循环论者往往抓住每年总是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每天总是白天到黑夜、黑夜到白天的循环往复等现象,力图证明他们的循环论是正确的。其实,这不过是把事物运动形式上的反复循环,用来掩盖事物内容上的发展。

  把这种周而复始的形而上学谬论,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就是历史循环论。它把社会历史看成是走马灯式的绝对的循环,没有质的飞跃,没有任何进步。我国战国末年的邹衍,把原来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硬套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上去,创立了所谓“五德终始”说,把朝代的变换看成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循环往复。西汉儒家董仲舒提出了“三统”说,把夏、商、周等朝代的兴亡说成是什么“黑统”、“白统”和“赤统”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更替。德国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尼采,用历史循环论来反对发展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不是在前进,面是不断地向经历过的阶段倒退。某些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宣扬人类必将退回到以前的时代,提出要“回到中世纪去”、“回到原始时代去”等反动口号,这实质上也是历史循环论,只是花样有所不同罢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1]其中虽有某些特征重复出现,但决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由旧到新、由新到更新的质变。例如,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每经过一次重大斗争,战胜了阶级敌人的进攻,革命和建设事业就朝前迈进一大步。人的认识的发展也不是直线的。正如列宁所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2]这说明人们的认识过程虽然像圆圈,但并不是“老驴推磨,原地打转”那样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每一次循环往复,都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584页。

[2]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411页。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84 循环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