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证实幽门螺杆菌有害,他喝下了十亿幽门螺杆菌

2022-03-26 20:56 作者:妍迷咪  | 我要投稿

幽门螺旋杆菌


人类对胃细菌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显微镜分辨率已经足够先进,前前后后证明了痢疾、结核病、和梅毒等多种疾病病因。1875年,德国的科学家在人体的胃中发现了一种螺旋细菌。但因无法在容器中培植,研究结果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直到1889年也只是提出但未证实其在胃病中的致病作用。


二战期间,抗生素的制出在那时至今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抑制了部分用药之人胃病的发展,这一效果也在后来被科学家们注意到;1979年,幽门螺旋杆菌再次被科学家发现,为了探寻其作用,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过后科学家得出结论,幽门螺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事件也就告一段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时至今日,多次的实验和临床数据指出,幽门螺杆菌是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细菌,在世界各国患者的胃中均有存在。截至2015年,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上消化道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在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更高;最高的能达到80%以上。高感染率的背后,并不像是疱病毒那样没多大威胁;幽门螺杆菌对胃的威胁,几乎等同于香烟对肺的威胁。



01:35


1.致病


胃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上皮细胞,胃粘膜;它的作用就是保护,可以让胃最大程度避免酸液侵蚀,防止胃酸腐蚀掉胃。幽门螺杆菌有类似的构造可以使它能钻过粘液层,生活在这层粘液下胃粘膜上皮处;钻进来的同时幽门螺旋杆菌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破坏胃上皮细胞;当粘液层破损,消化液就会顺着破损的地方进入人体一路消化。一般来讲,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但随着细菌在体内长期破坏、繁殖;会使消化系统菌群失调,引起一系列症状。其中主要是导致胃黏膜慢性、持续性、活动性的炎症,简单来说就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也不一定会有症状,如果这些患者在有些不良习惯;那就可能会发展成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大约95%的消化性溃疡病和慢性活动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感染后严重的话可能引起胃癌,不过胃癌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幽门螺杆菌只是导致胃癌的条件之一。大约1%的人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会引起包括胃癌或胃淋巴瘤等恶性疾病;而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它是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癌症。90%的患者在患胃癌五年内离世,仅次于肺癌。按照缪医生的话来说,幽门螺杆菌是个有害菌,时时刻刻都在蚕食,它对胃的威胁不容小视,一旦发现,就要在造成更大的伤害之前消灭它们。



03:15


2.马歇尔和幽门螺旋杆菌


1982年4月,澳大利亚皇家医院的医师马歇尔和病理学家瓦伦,偶然从一位胃炎患者的胃窦粘膜切片中发现一种螺旋形细菌。一开始,他们只是随访病人看看有没有出现什么新症状;后来又从100位同类患者的胃黏膜切片中发现58位有这种细菌。他们试图培养这种细菌,经过多次失败才繁殖成功。对于来之不易的结果,两位专家观察到,这种细菌存在于绝大多数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壁中。此外,他观察到这种细菌在“活动性慢性胃炎”中数量最多,它们与粒细胞浸润密切相关。这些特点以及之前病例样本已经足以让他们肯定,这种细菌和胃病有必然的联系。他们提取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表了关于胃溃疡与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假说。在此之前,主流学说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引起的。所以他们提出的假说等于直接挑战了当时的主流观点,又或者说,他们试图推翻一个被公认的“正确答案”;伴随着嘲笑与谩骂,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们先展开了动物实验,试图借由动物将这一结果告知医学界,但动物实验并没有成功,也没有志愿者愿意尝试人体试验。无奈下马歇尔决定,在自己身上进行人体实验。1984年6月12日,为了以微薄的力量推翻公认的答案,32岁的马歇尔结果一根玻璃试管,试管里有超过10亿幽门螺杆菌;他将幽门螺杆菌混在肉汤中直接喝下,72小时候,他感到了胃痛、呕吐、睡不着觉;他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几天后,他将秘剂和抗生素合用,治好了自己的胃病;经胃窦组织活检,被确定为胃炎。结果一经公布,马歇尔的理论渐渐获得全世界同行专家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奖。


目前我国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大规模感染足以说明其具有传染性。目前医学界公认其通过“粪口”“口口”和“胃口”传播;可以理解为接吻、公用筷子、同喝一瓶水等直接或间接的口部接触。其实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什么问题,但万一有一个凑巧胃食管反流,生存在胃部的幽门螺杆菌进入口腔,混入唾液中,那么其唾液就具有传染性。幽门螺杆菌也是引起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牙菌斑是比较不容易清理的细菌性生物膜,其对牙和牙龈危害很大;蛀牙和牙周病就是其长期影响的杰作,这就意味着幽门螺杆菌对口腔的威胁也不小。所以清理口腔的牙菌斑将是阻断传播也是维持口腔健康最高效的方法。

感染幽门螺杆菌不等于得胃病,更不等于得胃癌。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里,大约80%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大约75%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炎,大约只有1%的患者会得胃癌;只需要在发现时积极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可将危险扼杀;如果有长期的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等病症,那就得去医院做检查,尽快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家族史中有胃癌史,或者家族病史中有胃癌的高危因素,都有可能和幽门螺杆菌离不开关系。所以要更加注重预防和治疗。




为了证实幽门螺杆菌有害,他喝下了十亿幽门螺杆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