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根除暴力,美国总统选择拿游戏玩家开刀
今天上来先讲个离大家年代有些久远,但非常神奇的故事。
我妈妈读书的时候,当时为了粮食增产、改善卫生,全国上下刮起了消灭害虫的风潮,誓要在10年内完全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可谓全民出动,兵团作战,定指标搞评比好不热乎。

各地响应号召,我妈的学校就规定,每天上学都得上交老鼠尾巴,尾巴数量越多捕鼠能力越强个人荣誉越高,这可比交作业重要多了。
但是就算在农村,哪里来这么多老鼠让学生们天天上交啊?于是,除了课余时间在犄角旮旯寻觅,必须耍些小聪明。
学生之间开始流行,用纳鞋底的线,弄成细长状,染上黑墨汁,冒充老鼠尾巴。

“验货”的老师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这些“赝品”算进KPI,该表扬的表扬,还时不时来上一段一本正经的演讲,振奋士气。

你别说,我妈所在的镇子靠着“除四害”的优异成果评上过奖,这点是能查到资料的。
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最惨的要数麻雀了,明明不是害虫,却被一棒子打死,人们杀得最起劲,在那个年代差点被生生灭绝,负面的结果自然是“治标不治本”,伤及了无辜。
每次听完这个故事,我都会哈哈大笑,觉得这种事情太荒唐了,不像是现实里发生过的。
然而就在前几天,地球的另一头,强大的美利坚帝国竟然酝酿着一场场类似的群众运动。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私立学校的众多学生纷纷带着游戏光盘来上课,当然,从家里掏出这些宝贝不是在课余时间玩,而是为了将他们集中销毁。

学校组织这场“暴力游戏废弃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远离此类电子游戏的危害。
入戏太深的学生不惜亲手掰断游戏光盘,看来本学期的三好学生评选中,这位少年已经独占鳌头了。
扔完掰弯不算数,大家还得在一张写着“我不会玩暴力游戏”的承诺书上签名,以表忠心。

一位家长激动地说:“我无法相信现在在学校里面居然有这么多的暴力游戏,我不觉得单纯的祈祷能够解决问题。”
为了根除暴力,美国总统选择把游戏玩家推进粪坑!

BB姬Studio 2018-03-14 22:58

今天上来先讲个离大家年代有些久远,但非常神奇的故事。
我妈妈读书的时候,当时为了粮食增产、改善卫生,全国上下刮起了消灭害虫的风潮,誓要在10年内完全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可谓全民出动,兵团作战,定指标搞评比好不热乎。

各地响应号召,我妈的学校就规定,每天上学都得上交老鼠尾巴,尾巴数量越多捕鼠能力越强个人荣誉越高,这可比交作业重要多了。
但是就算在农村,哪里来这么多老鼠让学生们天天上交啊?于是,除了课余时间在犄角旮旯寻觅,必须耍些小聪明。
学生之间开始流行,用纳鞋底的线,弄成细长状,染上黑墨汁,冒充老鼠尾巴。

“验货”的老师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这些“赝品”算进KPI,该表扬的表扬,还时不时来上一段一本正经的演讲,振奋士气。

你别说,我妈所在的镇子靠着“除四害”的优异成果评上过奖,这点是能查到资料的。
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最惨的要数麻雀了,明明不是害虫,却被一棒子打死,人们杀得最起劲,在那个年代差点被生生灭绝,负面的结果自然是“治标不治本”,伤及了无辜。
每次听完这个故事,我都会哈哈大笑,觉得这种事情太荒唐了,不像是现实里发生过的。
然而就在前几天,地球的另一头,强大的美利坚帝国竟然酝酿着一场场类似的群众运动。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私立学校的众多学生纷纷带着游戏光盘来上课,当然,从家里掏出这些宝贝不是在课余时间玩,而是为了将他们集中销毁。

学校组织这场“暴力游戏废弃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远离此类电子游戏的危害。
入戏太深的学生不惜亲手掰断游戏光盘,看来本学期的三好学生评选中,这位少年已经独占鳌头了。

扔完掰弯不算数,大家还得在一张写着“我不会玩暴力游戏”的承诺书上签名,以表忠心。

一位家长激动地说:“我无法相信现在在学校里面居然有这么多的暴力游戏,我不觉得单纯的祈祷能够解决问题。”
多么正能量的场景啊,可惜这种“太平盛世”却被不解风情的网友们找了茬。
首先,这些孩子带来的游戏光盘未免太成旧了,连COD2都拿来凑数,怕不是为了新游戏腾空间。
被销毁的游戏里也出现了奇怪的身影,比如WWE2K16。

想得更深的老哥们就奇怪了,美国不是有分级制度吗,这些年龄不大的学生怎么还能拿到“暴力游戏”到学校销毁?难道不是走个形式?
其实,与 “暴力电子游戏”作斗争的民间活动并不是这所学校的个例,全美上下都掀起了这股热潮。
比起自发性的醒悟,大多数抵制“暴力电子游戏”活动的真正目的,无非是为了响应美国总统川普的号召。

堂堂美国总统、全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之一,怎么和电子游戏结仇了?
今年情人节,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了一起校园枪击案,造成了17人死亡、14人受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恶性的枪击案之一,而在这件事之前短短40天,已经累积发生了18起校园枪击案。

上课也许会迟到,但枪击案绝不会缺席?愤怒的美国民众矛头直指政府的无能,川普作为美国总统必须要做点事情了。
左顾右盼、前思后想,川普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背锅侠—电子游戏。
“我们必须对孩子们目前所看到的做些事情……游戏中的暴力元素正在影响年轻人的思想。”
川普偶然得知枪击案凶手玩过暴力游戏后,说出了此话,亲自向游戏界宣战。

随后,他煞有其事地把游戏界的重要人士邀请到白宫,讨论游戏暴力元素问题及相关内容与恶性枪击案之间的联系。
虽然这是一次封闭内部会议,但在会议上打头阵的一段视频还是引起了热议。
川普带来参加会议的这部视频经过“精心”剪辑,把所有著名枪战、动作游戏中最血腥的部分串联到一起,短短1分半,通过快速的节奏切换给人非常压抑的感觉。

播放完视频后,川普直接炮轰道:“这难道还不算暴力吗?”
这段纯粹为了恶心人而做成的视频,理所当然没有得到群众的响应,在油管上被一顿乱踩,玩家们纷纷抗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国的主流媒体甚至表示,要像酒精和烟草一样严格监管游戏。
事已至此,大家都看得出,川普转移民众对枪击案注意力、引火到游戏圈的努力初见成效,在后续的动作中,颇有要把游戏一刀切的趋势。

而我不禁想问,为了“根除”暴力,川普为什么偏偏选择把游戏玩家都推进粪坑?
如果按照“川普一棒子打死游戏”的方式,全盘回怼,其实也没什么说服力,那么我先来自省一下,游戏圈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现在做游戏的厂商越来越投机取巧,深知用户需求。
玩家喜欢色情,我就加卖肉桥段,玩家喜欢暴力,我就强行血肉横飞,玩家喜欢攀比,我就给你一刀999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你付够钱……

投其所好固然天经地义,但当游戏厂商不断试探人性的弱点,甚至触及道德的底线,会不会也太过分了?
去年年底,Steam下架了一款叫《家的钥匙》的游戏,因为游戏内容涉及“恋童癖”嫌疑,照理说Steam上黄油不少吧,但儿童色情,对不起。

另外,粗制滥造、毫无内涵玩法、只为“刺激”的游戏也是存在的,他们难免传达出错误的观念。
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我们都明白,有些游戏的确不适合心智未成熟的小孩玩。
平心而论,如果我是家长,我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接触到类似的题材。

自省完了,事实上,川普的团队选择了游戏当成替罪羊,很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些既存问题。
尽管游戏并不是圣洁无暇的领域,但游戏和犯罪又有多少联系呢?这才是美国当权者不讲理的地方。
在《今日美国》的一篇报道里,心理学家提到:有严重暴力行为的男性,实际上比一般男性玩暴力电子游戏还要少,80%校园枪击案嫌疑人对暴力游戏没兴趣。
而早在14年,维拉诺瓦大学与罗格斯大学就共同发表研究报告:《使命召唤》和《GTA》等“暴力游戏”发售后三个月,犯罪率会有明显下降。

就像知名黄暴游戏厂商R星老板说的:“心有邪念的人,看圣经都会犯罪。”
川普无疑恶意放大了“游戏与犯罪”的因果关系,试图建立两者的必然联系,甚至通过各种言论让社会对整个游戏圈产生偏见。
游戏玩家们最看不惯的是,川普对枪支供给视而不见,对精神有问题的人不加以管制,而把所谓的“暴力游戏”拉出来批判一番。

这种“治标不治本”,顺带伤及无辜的做法,是不是和开头的“除四害”很像?
国内到现在也还有要“一棒子打死游戏”的呼声。
确实有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但把所有游戏一刀切的观点,已经很难服人,不是给游戏套上“精神海洛因”的称号,就显得自己多伟光正。
宜疏不宜堵,越打压越反弹,不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反而让杨教授之流打着“伪科学”旗号兴风作浪。
好在游戏圈不是无法伸冤的麻雀,等着自生自灭,游戏人努力地用自己方式,让大家看到游戏中的正能量。
美国非营利机构Games for Change制作了一个《游戏之美》的视频,视频中选取了大量优美、诗意、温馨的游戏镜头。

配合舒缓的音乐,闭上眼睛,人们回想起了在游戏里获得的感悟和快乐。
“我在游戏里拯救了千万世界都无人问津,却因为打了一个僵尸给我定罪?”
可惜川普的逻辑已经一条道走到黑了,毕竟游戏行业的公司在政治舞台上都是“软柿子”,并不能给他的连任带去多大的帮助,而且还贼喜欢恶搞他。

- END -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众号:BB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