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满贯,4个市级一等奖;留学大满贯,10个世界大offer

背景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本科
GPA: 87.5/100
录取项目:
Columbia University MS OR;
UC Berkeley Meng in IEO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SE in SE;
Cornell University Meng in ORIE;
ETH Zurich MS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Umich MSE-IOE;
Georgia Tech MS IE;
NUS MS ISE;
USC MS OR;
USC MS IE
写在前面
我大学期间参加了很多科研项目和比赛,例如数学和建模大赛,机械学科类竞赛以及大创。也在国泰君安创新投资公司和两家独角兽信息科技公司实习,对于科技有着浓郁的兴趣。大三随着在商业类竞赛的相对成功,大创也获得国家级优秀项目,和小时候一直从商的初心,我打算在本科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往偏管理或金融的方向考虑。在大三下夏令营中,我成功地收到了高级金融学院fintech的offer,然而在暑假获得校全额奖学金去斯坦福交流以后,我对于硅谷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商业模式产生了兴趣,希望能研究生出国开拓视野,以后自己创造一番天地。
但真正着手出国的时候就遇到了大麻烦,因为相关背景较少,纯金融和管理方向难以申请名校。当初的我在选择专业的第一步就产生了苦恼,又要名校保证回国知名度,又要锻炼能力以免碰到水项目,专业必须要在我本科机械的基础上进行过渡。为此我咨询了很多家L留学机构,都给我推荐了MEM。最后找到了世毕盟(非常感谢世毕盟),凭借着对交叉学科丰富的经验,直接给我的建议是IEOR------既是传统机械工科的过渡,又可以往计算机和量化金融方面靠,是个万金油的交叉学科。
因为疫情我选择GAP一年,正好在大四保证GPA的基础上,参加很多创新创业的比赛,其中四次获得上海市一等奖,被授予了三个国家级项目,申请了10余项专利,并被8家报纸和电视媒体采访,软实力活动方面准备的非常充分。结合后续申请季的语言标准化考试,在世毕盟培训老师和专业mentor的帮助下,突出个人特点并且完成了匹配性很强的CV和PS ,我在这最难的申请季竟然收获了大满贯,这也是我自己都没料到的。
申请相关工作以及世毕盟的帮助
先谈谈语言学习方面,感谢TPO和高频真题的练习,以及世毕盟赠送的网课,通过更高维度的逻辑构架,把握阅读的思想,而不是拘泥于偏难偏怪的单词。通过世毕盟录制的课程,我形成了一套个性化的做题节奏及方法:通过定位和逻辑快速完成前9题,最后通过每段大意把握主旨;听力也是如此,对于针对性题材进行突破,把握行文中的逻辑转折和出题规律,我的听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口语要感谢我的口语老师,她的口语模板非常高级,只需要填入阅读听力关键字,发音清晰内容准确,就刚好能保证完美契合考试时间。关于写作我听了世毕盟培训师的建议,买了考场模拟键鼠套装练习打字,在保证字数的基础上,准备多变句式和万能题材,最后思考升华主旨的题材与辩证。
因为疫情,我2、3、5、7、9月初报的托福和GRE考点都被取消,准备的时候断断续续,一鼓作气的复习在考前突然被取消导致极大的心理疲劳损耗。最后约了10月份同时考GT,间隔不超过2周。最后一次系统性的复习是在9月开始的,两者同时兼顾感觉最后信心不足。我的培训师王老师帮我分析预测了今年的录取,大概率GRE看中的比例较低,于是我就用上述方法专攻托福。最后在G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T考出了超乎预期的高分。得当的针对语言考试的战术我想也是在这最难申请季里较为成功的原因。
语言和gpa的问题解决后接下来最能决定申请上限的便是CV和PS。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小姐姐是南大数学系本科,是UCB的IEOR毕业的。往届她带的学生最后都成功申请到了ucb,对学校的喜好及申请流程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仍然记得一开始,我罗列了简历素材,满满地写了四张纸,把细枝末节的比赛和活动以及更细节的工作内容也写进去了,堪比流水账。Mentor姐姐第一次会议的时候直接问我,CV篇幅有限,PS的项目内容有限,如果让你挑选3个最值得吸引招生官的活动,你会选择什么。灵魂的发问让我意识到我罗列的经历其实还有些零散的,成绩不是特别好的活动,反而会给申请带来减分。虽然这些活动对于我整个人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功利的申请角度来说,可能有点浪费时间。
不禁慨叹要是早点签约世毕盟,培训师和mentor姐姐指点参与哪些活动,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最后,我还是不舍得自己参加过的活动(毕竟都是青春hhh),筛选出了5个科研和创业项目。最后针对主要想去的学校:UCB,ETH,康村和哥大,他们都是偏职业导向的,喜欢有工科机械背景(而不完全是IEOR)的学生,并在商科金融方面有特长,能展示创新想法并有实践行动力的学生,最终把CV主旨定为展现创新能力上,而并非与IEOR科研的内容契合。按照对招生官的吸引程度,mentor姐姐建议我先写关于工厂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的创业项目,因为这既跟IEOR有关,还获得了融资,充分体现创新实践能力。第二个项目写客制化机械键盘项目,虽然是机械类的项目,但因为获得奖项丰富,有10余项专利和国家级媒体的采访,充分体现社会活动的参与和对于本科所学的创新。最后一个项目是科研方面,是本科机械专业大创的爬壁机器人,主要体现扎实的工科基础,最后再在页面末尾简短提一下实习工作,一份突出个人性格特点,从创新角度出发的CV就完成了。
申请的文书一开始我也写的和CV一样,有点堆砌秀肌肉的感觉。后来mentor姐姐跟我说,CV可以看作PS的目录,但文章内容要体现出你的中心。除此之外,虽然核心内容类似,但不同学校对于申请者特质喜好的偏差,不同项目间的偏差(例如工业工程IE,运筹学OR,系统工程SE之间不同专业需要突出的能力是不同的)。培训师耐心细致地帮我梳理了各学校项目的官网,提取出它们对于文书细微的要求差别,包括针对SOP和PS的不同内容要求梳理逻辑和故事线,这些信息给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帮助我针对不同学校都写出了个性化的申请书,因为我坚信除了硬实力和软实力,匹配性也是学校录取与否的考量。此外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就是世毕盟的native expert文书修改和润色不限次数。这对于我这种经历多,又有点选择困难的人来说,非常的友好。我的文书经历了撰写第一次初稿-修改-定稿-推到重新第二版-修改-定稿-推倒写第三次-修改-定稿-润色。感谢在此期间我的培训老师和mentor的大力帮助,他们真的非常nice,尤其是我的培训老师,多次陪我熬夜(有次到了凌晨四点)。
关于推荐信,因为和导师们的关系都不错,所以更加有了选择困难症。在和培训师以及mentor商量各老师背景,我在他们课上的成绩以及参与课题和背后所展现的能力。我三封推荐信分别是从专业课,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实习角度出发。第一封找了大创的导师,同时他也是我系统控制课程的教授,我这门课成绩不错并在第二年担任了他的助教。第二封我找了校创业学院的院长,她曾经带队去斯坦福-硅谷训练营,对我的客制化键盘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和落地指导过很多次,最后一封是国泰君安实习的CFO,主要描述我在实习量化中的能力,因为IEOR也开设fintech 的track。我想推荐信的全面与推荐人的背景也为我这次的申请增色不少。
追寻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今年疫情原因,gap year和对工作不满意的同学较多,申请人数不减反增(UCB的项目甚至比去年申请人数翻了5倍),可谓最难申请季,审核速度也比往期慢了起码一个月。三月份的时候我只收到USC和UMICH的offer,开始有点焦虑和慌张。我在世毕盟的培训老师在这段时间给我心里建设上起到了很大帮助,一有什么消息也及时告诉我。果然到了四月份其他学校陆陆续续都来了,收获了全满贯。选择恐惧症的我最后再一次审视这些项目的课程,培养计划,就业情况和留学体验,最后从整个人生完整性角度出发,回到最初的初心,去ETH学习管理经济与技术转化,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并享受最后的学习生涯
目前我在做K12的教育平台创业,本身也非常热爱教学,所以高中大家就叫我“黄老师”。我希望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思维启发学生解题的创见。最重要的是培育源动力,通过“伴读的模式”,为初高中生匹配大学生师兄,除了学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没有代沟的交流,为孩子们带来生活中的经验,构建父母与孩子们的心理缓冲地带。在此基础上做独立教师供应链,为学生筛选更好的教育环境。我一直坚信,中国的学生的天赋和努力绝不逊于任何国家,如果能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源动力,野蛮其精神,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目前项目已经拿到了融资,我也希望在ETH能学习先进管理技术,回国后完成我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