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车型系列3——本田Ascot Innova CB3/4

提到本田汽车,大家首先会想到思域,雅阁,奥德赛等热销车型,其中的雅阁和思域的问世相对较早。而这一期将给大家介绍上个世纪本田基于雅阁开发而来的车型——本田Ascot Innova。


“Ascot”这个名字是来源于Ascot赛马场以及Ascot领带,目的是彰显这款车的优雅气质。本田Ascot的Hardtop车型Ascot Innova于1992年3月推出,也是基于当时的本田雅阁CB车型打造而来的一款四门Hardtop车型,与丰田Carina ED,丰田Corona EXiV,日产Bluebird ARX以及三菱Emeraude等Hardtop车型竞争。





外观方面,Ascot Innova的车身细长,圆润且低矮。相信一些熟悉本田车型的朋友会发现,车子的车头设计与当时的本田Prelude BB4比较相似。与其它的Hardtop车型一样,Ascot Innova也是采用无框车门。


内饰方面,Ascot Innova的中控造型与当时的本田汽车内饰风格一致——“T”型环抱式设计,搭配四幅方向盘,这种造型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也并不算过时。低配和中配车型的座椅采用绒面与布面混合,而高配车型的则是皮革与布面混合。除此之外,高配车型还配备了天窗。







车身方面,·Ascot Innova的车长为4670mm,宽度为1695mm(搭载2.3升发动机的车型宽度则为1715mm),高度为1380mm,轴距为2720mm,车重为1370kg。值得一提的是,本田之所以让普通的2.0升版本保持了1695mm这一宽度,是为了能让车主可以到享受更低的道路税收。


动力方面,Ascot Innova有三种动力,分别是2.0升L4发动机(代号F20A5,搭载SOHC技术,输出功率为133马力),2.0升L4发动机(代号F20A5,搭载DOHC技术,输出功率为148马力),2.3升L4发动机(代号H23A,搭载DOHC技术,输出功率为165马力)。变速箱则有五速手动变速箱和四速自动变速箱(除了低配版的2.0iC,其它版本的均搭载四速变速箱),驱动方式为前轮驱动。除此之外,Ascot Innova部分车型还配备四轮转向技术(2.0i,2.0Si,2.3Si-Z)。


原本Ascot Innova是由本田Verno经销商销售的,但是它的旗下已经有了Prelude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车型重叠,Ascot Innova就交给了本田Primo经销商发售。Ascot Innova的2.0iC版本在东京地区的售价约为150万日元,而高配的2.3Si-Z在札幌地区的售价约为300万日元。在欧洲,这款车由英国斯文顿生产,作为欧洲版的雅阁发售,与在日本所生产的Ascot Innova不同的是,欧洲生产的版本取消无框车门,加大了车辆的宽度,还增多了两个发动机选项——本田的F18A 1.8升发动机和罗孚的2.0升L系列涡轮柴油机。本田汽车还与当时的英国罗孚汽车集团发展合作关系,基于Ascot Innova开发了罗孚600系列车型。


Ascot Innova在日本一直生产到1996年,没有继任车型。欧洲生产的版本则一直生产到1998年,最后由新一代车型所取代。


[小知识: 相信大家看正文的时候会发现本田经销商的不同,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日本大车企为了保持经营的多元化,一般会设立好几个经销商,对车型的销售权进行分配。同时为了平衡经销商的车型种类,车企会基于一套硬件为每个经销商开发新车型,这也解释了当时一些车型有好几款姊妹车的原因(这与现在合资品牌的情况相似,例如本田将CRV授权于东风本田,但是广汽本田也想有这款产品,于是就诞生了皓影)。本田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车企,旗下的经销商就有三个——本田Verno(主要销售Prelude等运动车型),本田Clio(主要销售Legend等尺寸较大的车型),本田Primo(主要销售K-Car,思域等小车),后来受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这三个本田的经销商解散。当代号为CB的第四代雅阁发布的时候,Primo经销商想获得这代雅阁的销售权,只是本田将销售权分配给了Clio经销商,于是本田就基于第四代雅阁为Primo经销商开发出其姊妹车型——Asc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