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关于宵宫传说任务的评论
本文章原来是对文七老师这个视频的评论,略加修改就成了一篇专栏。这个评论本质上是对稻妻剧情的一个片段——宵宫传说任务进行解释,借此暗示出稻妻主题的整体。永恒与须臾,也许在文章中并不总会出现,但它们是我们对稻妻进行思考时始终围绕的关键词。

以下是评论本体:
距离我做这个任务都过去好久了……有一年多了吧,好多东西都忘了。不过,还是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的。
首先不得不说视频里老师把语言这一点拈出来真是独具慧眼,尤其是将言说活动的自我消隐这一点提出来。或者这么说吧,烟花下的告白里人的声音消隐了,但意义却十二分地传达给了对方。而言说活动本就是声音借由自己的消隐让意义居于明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烟花就是言说活动的极致形态。(沉默又何尝不是?)
如果我们从稻妻主题——永恒来看,在进入主线第二幕之前的两个传说任务都在暗示神明日后将在人民眼中看到的永恒,并且两者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那么宵宫这里首先要被纳入视野的,我以为是这个任务本身的“日常性”。宵宫在城里和各种各样的人其乐融融的聊天,我们可以明确的发现,宵宫家的职业是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大家彼此熟识,小的是老的看着长大的,同龄人又是从小玩到大的。这将成为所谓人情的基础,同时是日常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切不可将这种代代沉淀下来的人情误解为璃月式的某物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陈老师对稻妻城有一首歌叫《恒静之梦》,这个名字很好的描述了这种感觉——梦的现时性,个人性以及这种状态长存不易的宁静性。而夏天,作为白日的极致,把这种日常性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那些浮在日常性表面的喧闹退去,宁静重新显露出来,人们就能借此看清一些重要之物——羁绊,心意,梦想。
我们继续深思日常性。日常永远是为了非日常的那一天做准备的,因为在日常生活里总是留不下值得回忆的东西。因此,必须超越日常不可。这就是宵宫来到村里听老人讲当年的回忆时需要被我们预先纳入视野的东西。在这里,非日常并不是说投身战乱之类的彻底离开日常的事情(那是更深层次探讨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是说日常的极致。老人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告白了,对方也不知道怎么就答应了,然后这件事就成为了他们一直到白头都值得回忆的事情。那么当我们说烟花易逝,人情长存之时,这份值得回忆的东西就是烟花逝去后长存之物。我们进一步究问究竟什么留存下来了。那是一种言语已无法抵达之物,在言说活动走到极致后,不仅是声音要被消隐,主观上想要传达的意义亦要在此消隐(否则就是怎么说怎么错)。因为这里就是无须言说,在某种早已达到高潮的气氛之中,两者顺势就自然结合了(流れ)。在烟花炸开留下的寂然无声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缘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显现出来。有缘才有彼此,而人沉醉于这份缘之中。这份缘就是我们试图通过人情所要指出的东西。而人情根本上已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喜怒哀乐了,那是在意识到自己成功之时才会迸发出来的后来者。人情是在那一刹那,极为微妙的,好似不存在的,缘(源初之物)的自我发生。因此,上面提到的日常形态的作为基础的人情与现在这个作为日常之极致的人情就在根本上是同一者,共同归属于缘。缘不可被简化为条件,而是已然存在的有待实现的牵系结构。它暗暗牵系着日常,使日常成为非日常的基础,又让非日常成为日常的活力源。这样,老人的这份回忆就成为了点亮他一生的宝贵体验。而剧情里试图和解的两人,也在以远离和留守的方式诠释着这种关系。我们联系到永恒的主题进一步进行理解:身处人情之中的人,仿佛不知岁月更替,他们是活在永恒之梦里的人。在这里,永恒是对处身于人情中的人们状态的描述,是宁静的梦之境界。
但是烟花又是什么呢?宵宫又为什么要沉默?烟花易逝,它绝不贪恋自己的存在。人们观赏烟花,但烟花又何尝不在看着人们?当日常之极致悄然来临之际,烟花便从人们视野的中心悄然退隐。烟花是这一瞬间人心相连的象征,换句话说就是真之倒影。此外,关于这一瞬间,我们先前已经将其解说为缘的发生,那么烟花就是促成缘发生的东西。宵宫,乃是制作烟花的匠人。她制作的烟花各个不同,承载了不同的故事。但对于这样的匠人来说,烟花绝不是把现实简单转变为故事的摹仿。在遍览这些故事之后,匠人循着缘给出的指引,将那种人心相连的可能性聚合成了烟花。这样的烟花内含了一整个故事,说成是一花一世界也不为过。但烟花真正难能可贵的是,它以其消隐试图让故事自行导向那个完满的结局,因为烟花乃是缘生的指引。不过,对于处于永恒之梦里的人们,他们在烟花之下可以如同梦游一样达成极致的体验,匠人却不行。匠人先行走到故事的结局,并其手中构造出了永恒。她已经超越了梦境。因此匠人在此刻是唯一不能入梦之人。而此刻她沉默了,因为她看到了。她看到了烟花的聚散,看到了世人之离合。匠人已经完成了自己去进行指引的使命,而故事也自行达成了完满的结局。唯有在这一瞬,她是无事可做亦无话可说的,只需一个人,无念无想地,注视着永恒之梦。匠人乃是永恒的見守るもの。
宵宫传说任务和神里传说任务放在主线第二幕前就是对永恒之形态的暗示,能品味出其中意义的话,对稻妻主题的探究也就完成了一半。我尽量用游戏自己的语言去对一些关键词进行了一点钩连,希望最后的效果不是只替换了几个名词,而是真的传达出了那种隐微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