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外公

2021-02-12 21:41 作者:闲工夫2333  | 我要投稿

        我的外公老90后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依旧闲不下来。天天忙着喂鸡挖红薯,焖饭抖稻谷。在这个五线小县城生活了这么久的他,见证了城市的变化。

家电下乡

        那是十一年前,我时候的事。中午我妈急冲冲地出门了,下午也没上班,直接请假了。走之前和我简单说了一下,外公的风湿病犯了,腿肿得像大萝卜一样,要连忙载出县城看病。直到晚上,她才回来,和我说了这啼笑皆非的过程:

        前天,表哥和狐朋狗友一起去荷花塘摘藕,吃不完的顺手塞进了冰箱里。恰好外公路过,瞧见了放进冰箱的那两节藕,然后惦记上了。昨天跑去买了两斤瘦肉,顺走了莲藕。为了不被发现,还自个儿偷偷跑到小屋里用柴火炖了吃。80岁老人了,身体多多少少有些毛病,有些东西是忌口的。于是今天早上,风湿如约而至。下午外公还在医院撒泼打滚,矢口否认偷吃莲藕的事。直到表弟拿出了门口的监控,才乖乖打了针。这外公,也是皮的可以。

村村通

        去外公家,有大概率是见不着他人的。他可能会在村头打麻将,也可能在荔枝林剪荔枝,还可能在红薯地里翻红薯。就算提前打电话通气了,多半也不会待在家里。

        在我中考那年,他又多了个去处——修路。那年县里所有的乡道开始重修,把原来的黄土路修成水泥路。一方面方便小汽车的进出,另一方面接驳新修的乡道,外公村子的村委会集资迁移了村口,修了一条村道。不服老的外公也想参一脚,硬是以资历挤进了工程队。那段时间,只要看不到他,保管在村道上忙活。用了大概一年,村道和乡道都相继修好了。

        之后有一次,我和我妈去村里看他,怎么也找不着人,打电话也不通。从村头问到村尾,没人知道外公跑去哪疯了。直到傍晚,才看到了回来的身影。一问才知道,一大早外公就跟着八公(外公的八弟)搭着班车上县城了。目的很纯粹,想吃龟苓膏,还是特定牌子的龟苓膏。村里的店没有,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外公还一脸死猪不怕开水烫。要知道龟苓膏也是忌口之一。这外公,也是馋的可以。

文化建设

        年例是粤西地区一项很有意思的风俗。外公村子每年都会有年例。但我奋战高考的时候,村子的年例好像变了。

        村子中央是村子的最高处,那里有个平台,以往都是搭棚子唱大戏的地方,现在建了一个很大的舞台。一到年例,载歌载舞,和以往敲锣打鼓完全是两个画风。外公老喜欢在台下瞄来瞄去,看上面的小妹劲歌劲舞。反正外婆去世后没人管得了他,一副为老不尊的样子。吃一点饭就溜出去,生怕错过什么精彩。

        除了舞台,舞台后面还盖了个文化馆。虽然不大,但几个老人挤在那搓麻聊天是没问题的。外公老喜欢观战,却不肯自己下场搓两把。旁人怂恿他,他也总是拒绝。说不会打吧,都看了这么多年,不可能不会;说会打吧,又没人见他下过场。依我看,这外公,也是怂的可以。

(仅以此作纪念前日逝去的外公)

我的外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