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曼曲线预测分数的无聊解释
经常有人要我回应这个回应那个。理性派HiFi这个专栏虽然我是业余时间创作,但是基本上还是追求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质量。再加上很多问题都是细枝末节或者我早就解释过的问题,所以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如果每天每个“问题”都要以“对线”或者单独发个声明回应的形式解决,那么这个专栏就变成骂街现场了。但是我看到总是有一些人非常热情,我感觉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太好。
所以这是我全新成立的专栏。专门汇集一些无聊的故事。
虽然我之前也解释过两次。
但是为什么我没单独解释。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无关痛痒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问题。
例如,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会说,入耳式耳机的分数不能和头戴式耳机的对比,所以我这样是大错特错的。虽然我之前就说过入耳式的分数和头戴式耳机的分数不能直接对比,但是为了防止一些人误解,我依然还是特别加了说明“实际上入耳式和头戴式还是不能这样直接耦合的,只是做一个参考。”

我在状态中已经说明的事情,却还是被批判一番说明什么?要么是没看我状态在说什么,要么是故意的,对吧?我不揣测他人意图,姑且认为是没仔细看我在说什么。但如果一个提出质疑的人根本都没看我在说什么,就把我批判一番,我如果认真了是不是就输了?是不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无聊?——鬼斧神工的无聊生活~
简化一下问题。鬼斧神工说了A,有人觉得鬼斧神工没说A,所以鬼斧神工是错的。
。。。
至于把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plot到一张图只是为了方便查看。这种做法在AES中也能见到。

再比如曾经有一篇分析我的文章如何错误的文章。


大致意思是,并指责我讲了A但是没讲B,但实际上我讲了A并且也讲了B。

这个其实只要稍微读过我文章原文的人都能发现所谓的“勘误”是在把我写的很清楚的东西裁切掉,变成我没有把B说出来。。。
当然,类似的问题实在太多,这也是我之前很少“回应”的原因,因为真的很无聊。而理解的人、仔细看过我原文的人自然知道是一些人没仔细看或者故意篡改拼凑我的文章。
稻草人谬误指是指曲解某人的言论或者行为再加以攻击,以达到辩驳或者批评对方的目的的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还有一个就是让我更哭笑不得的“质疑”。为什么说是哭笑不得呢,因为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质疑”时,我能想到的就是一句话——“我比小岛秀夫更懂死亡搁浅”

基于哈曼曲线的预测模型对于入耳式耳机有很多个,其中一个就是上图中所示的。这也是我最常用的一个,这个公式在三个变量均为零即被测耳机曲线完全符合哈曼曲线的时候为68.7分,也就是这个计算公式的满分。但这时候有人会说,这个实验的听音测试的MUSHRA满分是100分,所以你这个满分是错的。甚至是“这是公式的最大值,不是公式对应实验的满分”
这个公式的满分就是68.7分,而我这张图为预测公式计算的分数。在一张预测公式计算分数的图中加入对应模型公式的满分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是不是感觉这事情特别蛋疼特别无聊呢?

简化一个问题,我在谈A范畴的满分时,有人用B范畴的满分去质疑你。
更简化一下,我在说A,有人认为你在说B,所以鬼斧神工是错的。
就算你表达的是A,但是我认为是B了,所以你表达有误,你在误导我,所以你是错的。。。
是不是感觉整件事情都特别匪夷所思、莫名其妙呢?
也许有人在这里会问,为啥你不用百分制。因为这个68.7分的模型我用了很久,不同的分数制并不是简单的换算关系,对应的系数也要改,我懒得改。平时工作时熟悉的人也都知道这个公式满分是68.7,直到后来SC上又一次发布百分制才有更多人去使用。而关于哈曼曲线和预测模型,我写过很多文章也出过视频,还有一大堆原文。我真的不想再解释了。有人认为容易让人误解,实际上经常会被误解,但我认为我写的文章、做的视频和解释过的已经够详细了。我不可能平时的一条状态里也贴十几个链接去再重复一遍,何况即便贴了依然还会有人稻草人攻击。
突然有个人跟小岛秀夫说:“我比你更懂死亡搁浅!认错吧!你的表达有误!”
假如你是小岛秀夫你会怎么想?
回头再看这则状态,虽然只是一则状态,并不是文章。但是首先我贴心的告诉了一些对模型还不太了解的人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不能直接耦合。并且我贴心的把两组数据plot到一张图里方便大家查看。又贴心的告诉你各自公式的满分让你心中有一个“比例尺”。虽然只是一则简单的状态,但是我感觉我真的非常贴心了。可是还是有人不理解,还是有人误解,甚至忽略掉状态里的注释。
那能怪我吗?
这都是鬼斧神工的意思,快去干他!



至于一些人声称的鬼斧神工一直不承认错误,和一些热衷于“挑错”的人。实际上,由于所有的写作和视频制作均为个人业余时间完成,难免有疏忽。我自己就曾专门开了一篇勘误文章。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的几乎所有错误均为我自己发现的。而很多所谓的“质疑”自始至终都充斥着各种断章取义或是稻草人攻击。试图把不是我说的话或者不是我的本意强加给我并进行批判。而没有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我过去有两期视频中故意留有一个小错误,至今仍然没有人提及)。

以上就是这篇无聊的文章。也是“鬼斧神工的无聊生活”的第二篇文章,希望以后这个专栏不要再更新了。
最后,我时间有限且不想重复过多,我的文章可能会有部分词语省略或前文已经有解释。我的部分文章和测评最终解释权归我个人所有,对于部分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解读或过度解读等并不能代表我的观点或我文中引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