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疫情“带飞”的科兴中维:日赚两个亿,为逃年终奖裁员?

2022-05-19 18:33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日赚两个亿,为逃年终奖裁员?

相信不少人在看到以上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荒谬。俗话说,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不是身处危机之中别无他法了,哪家企业能干出这么自损门面的事儿?

然而,尽管听上去狗血,但事情却并非空穴来风。这也算用现实依据给广大打工人提供了参考案例:

在缺钱与缺德之间,资本总要占一样。

一.被 疫情“带飞”的科兴

科兴,全称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个在疫情之后知名度大涨的企业。

如今大家在新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科兴中维”与“科兴生物”实际是一家,它们的实控人都是美国上市公司科兴生物控股,两者在一起办公,前者主要负责研发,后者负责临床实验和生产销售。

对于企业来说,想要取得长足发展,除了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也要依赖时代的东风。疫情的出现与持续,就是科兴中维命中注定要赶上的风口。

2022年4月,财联社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德国最新临床研究表明,注射辉瑞mRNA疫苗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

消息传出后,有不少人感慨:“幸好我打的是科兴。“

可以说,科兴中维在疫情开始之后,无论是在医药界亦或者是在普罗大众之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据中国生物制药披露的财报显示,2021年,中生制药应占联营公司的溢利高达136.3亿元,同比暴增47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份堪称完美的成绩单。此外,财报中还特别提到,国产新冠疫苗厂商科兴中维在联营公司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怎么个突出法呢?我们可以对比科兴与几个A股明星企业的情况。

2021年,中石油与中石化的全年净利润分别为922亿元、712亿元,贵州茅台的全年净利润为525亿元。

这些企业均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而科兴中维,在制药板块龙头恒瑞医药与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的净利润均不过百亿的情况下,年利润接近900亿元。

该数字是不少投资者根据中国生物制药在科兴中维持股15.03%以及中生物的联营公司等贡献的利润123.79亿元推算出来的。

事实上,科兴生物虽然并未单独披露新冠疫苗或科兴中维的收入,但它在财报中表示,收入增长的原因包括新冠灭活疫苗CoronaVac的销售增长,以及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消退、常规疫苗接种计划恢复,公司其他产品的产量都有增加。

尽管比较隐晦,但这些信息足够表明,新冠疫苗的确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截至目前,科兴的新冠疫苗在全球供应量超过28亿剂。

从2019年到2021年,三年来,科兴的营收额实现连年上涨,分别是2.46亿美元、5.11亿美元与193.7亿美元,2021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了3694%,堪称惊人。

事实上,在疫情中被“带飞”的制药企业不仅仅是科兴生物一家,诸如康希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等,但只有科兴的口碑遭遇了巨大的滑坡,网友甚至用“泯灭人性、丧尽天良”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它。

科兴,到底做了什么呢?

二.一场有“预谋”的裁员

2022年5月,一封突如其来的投诉信,让原本身披荣光的科兴中维迅速落入舆论危机之中。这封投诉信来自一名自称是科兴前员工的人之手,不仅内容劲爆,就连标题都十分惹眼: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恶意扣押年终奖,违法裁员。”

“恶意扣押”、“违法裁员”,提到年终奖与裁员这个敏感话题,一时之间,对科兴感兴趣的与不感兴趣的都纷纷兴奋了。

据该员工所说,他是2021年年初入职科兴中维的,职务是灯检。入职这年,科兴曾经口头承诺,将拿出本年度10%的收益作为年终奖,而2021年,科兴的收益达到数百亿。

如果以上述接近900亿元的利润来计算,那么科兴要履行自己的口头承诺,至少得拿出将近90亿人民币来当做年终奖,无疑,这是一笔非同小可的数字。

正当员工们翘首以待丰厚的年终奖时,2022年年会中,公司却以近期科兴风头太盛为由头,暂缓了年终奖的下发。让人没想到的是,年终奖没有到手,真正到手的,确实来自公司的裁员通知。

2022年2月18日,人事部通知该举报员工,称如今公司需要裁员,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服从公司的裁员计划,将会收到“N+1”倍赔偿,否则,公司将会给员工放无限期长假,期间员工可以领取北京市最低工资的80%,但不能外出兼职。

如果该员工所说内容属实,那么明眼人看来,科兴就是典型的拐着弯劝退员工,后者给出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要知道,北京企业2022年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320元。

那么,最低工资百分之80%就是 1856元。在北京,这连一个人的开销都尚且无法满足,更遑论有家室的人。

但事情到这一步,还不算离谱,更离谱的还在后头。面对公司提出的两个方向,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妥协,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写举报信的这名员工也一样,让他没料到的是,在他与公司其他人服从裁员安排之后,科兴开始给留职的员工发放2021年的年终奖。

早不发晚不发,在清理完人之后发,种种巧合,让被裁员的员工们心生不满,他们认为自己这是被公司坑了,同时认为科兴所谓的裁员安排,完全就是为了少发年终奖。

被裁掉的员工与公司取得联系,表示了自己的抗议,最终公司以被辞退人员只能拿到留职人员一半的年终奖为回复,并且拒绝给出更多的赔偿金。

事情发酵后,科兴中维在网络上被众多网友攻击。毫无疑问,如果科兴真的是为了减少发放年终奖而恶意裁员,那么做出此类恶臭举动的它,被大家辱骂的确不冤。

科兴中维裁员一事被曝光后,有不少被“优化”的前科兴员工都站出来诉苦,内容各有各的惨。

其中一人讲到,在被裁员之前,她刚刚上过夜班,结果第二天早上就接到了优化通知,随后被人事逼迫签字,如果不签字,那就自动进入“放长假”环节,只能领取最低工资。

被这么一吓唬,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签字。这名员工在4月22日签字离职,随后公司在25日发放了年终奖。

还有人表示,被迫离职之后,公司只允许员工在宿舍住一周,超过一周的每天按照50元收费。

此外,有员工反应称,个别部门的领导会以降薪为由逼迫员工自动离职。2022年2月,整个科兴的离职率是5%,因为人数较少,很多人没有想着去维权。

而在4月份被裁掉的员工中,大部分都对公司的骚操作表达了不满,有部分人组织起来集体去进行劳动仲裁,结果还仲裁成功了,每个人拿到的赔偿金至少增加了15万以上。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已然足够混乱,被裁掉的员工们各有各的不满,但留在公司的员工们,也并非皆大欢喜。

据反映,很多相同岗位的员工,拿到了不同数额的年终奖,少则相差2倍,多则大到离谱,甚至有相差7倍的例子存在。

对于年终奖的发放,公司没有评分制度,也没有相关的文件说明,这让很多员工感到不满,甚至怀疑公司是按照喜好随意发钱。

“有人拿到1万,有人拿到50万”,如此离谱的金额差距,让没有被裁掉的员工,也逐渐生出了怨气。

三.科兴背后的无奈与龃龉

事到如今,科兴已经成了新时代下“卸磨杀驴”的典范,口碑与名声堪称尽毁。作为一家发展中的大型企业,这对企业本身无疑是有巨大杀伤力的。

回顾过去一两年间的各大企业,陷入裁员风波的不在少数,诸如房地产行业的万科、碧桂园、恒大,教培行业的新东方以及互联网大厂们,但上述企业无一例外是处于比较特殊的窘境,做出裁员这种下策还可以解释是出于无奈,可科兴作为一家盈利巨大的企业,怎么也在裁员上动起了脑筋呢?

事实上,早在科兴因裁员闹上热搜之前,它就已经被大众们讨论过不止一次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科兴自身的外资背景。

这家国产疫苗企业背后,站着不少外国股东,其中最大的股东是日本的软银集团,持股比例高达15.07%。

而作为科兴生物创始人的尹卫东,仅手握不到10%的股东。对比下便可知,科兴实际上是一家外资股份占大头的中国企业。

因为其复杂的资本背景,科兴一度闹出过不少负面事件。2018年2月,科兴传出被外国股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换了董事,还因此破坏了北京科兴董事会的委派规则,一度使得公司的运转机制失灵。

由此推测,这家公司在自主权方面或许存在很多的未知数,这次临时裁员,究竟是公司抠门还是股东授意,要打下一个重重的问号。

外资股东为何要科兴减少员工年终奖的发放呢?很多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日本软银集团连年亏损,急需现金回流,在此情况之下,授意科兴裁员并减少开支也是逻辑自洽的。

当然,即便排除掉外资干预的可能,科兴生物自己也必须想尽办法节省开支。

这是因为,从表面上看,科兴2021年貌似是赚取了巨额利润,但作为一家要持续发展下去的企业,科兴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狂欢,它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提前分析接下来的市场行情。

事实上,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科兴的营收就开始逐渐减少,国外对疫情政策的放开,以及国内各大制药公司对疫苗的研发,让科兴不再占据制高点。

有数据显示,2021年11月,科兴、国药、康希诺的疫苗出口量约在2亿3500万剂左右。而到了2022年3月份,这个数字变成了1150万剂,堪称直线下滑。

简而言之,科兴此次裁员,很有可能是为了给自己这艘巨大的轮船减负,以保全它可以继续在深海里航行。

结语:

站在利益的角度,科兴的选择似乎没有问题,但作为一家企业,科兴要屹立于社会之中,要考虑到的不仅仅是利益,还有站在它身后默默奉献的人。

罗翔曾经说过,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具体的人。什么是具体的人?科兴裁员中,那些被牺牲掉的员工,那些原本兢兢业业在各自岗位工作的员工,那些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而日日夜夜奋战在岗位一线的员工,就是具体的人。

一个企业想要持续下去,除了要有支撑其发展的业绩之外,更需要拥有企业的担当。

曹德旺曾经说过:“我一直认为,企业家的责任有三条: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做到这三点,才能无愧于企业家的称号。”

因此,一个企业如果不在文化、责任、良知等方面足够积淀,往往很难走得长远,最终不过是一株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或是顺着时代的河流去往随机的未来。


作者:黑猫



被疫情“带飞”的科兴中维:日赚两个亿,为逃年终奖裁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