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告诉你非肿瘤疾病如何分析免疫浸润,6分+脂质代谢的纯生信分析文章你也能拥有!
之前跟你们说过,每当小云写文章无思路的时候,就会去找经验丰富的胖师兄求助,此时此刻,小云也正在犹豫要不要开口、如何开口更加自然。
我还没想好怎么开口,美女粉丝发来一条信息:小云你好,你发的文章我基本上都看过,但是有个问题想请教,我看分析免疫浸润的都是肿瘤,那么非肿瘤疾病能不能分析免疫浸润?
哎呀呀,不得不说她这个问题提的不错,其实非肿瘤疾病也能分析免疫浸润哦。
(没有思路找小云,超多个性化、创新性高的分析思路供你选择!)
没想到跟粉丝聊聊天,这思路不就来了吗?这回不用麻烦胖师兄了。看来小云以后要多跟粉丝互动才行呀!

话不多说,今天小云就借用一篇6分+脂质代谢的纯生信分析文章,带你看看非肿瘤疾病是如何分析免疫浸润的。

研究思路
利用GEO数据库中椎间盘退变(IDD)血液样本的GSE124272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合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MRGs),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IDD进展有关的hub LMRGs,并对hub LMR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机器学习模型和表达验证等方法来评估hub LMRGs。
主要研究结果
1. 椎间盘退变(IDD)患者DEGs的鉴定和富集分析
分析IDD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 并进行富集分析,KEGG和GSEA结果提示,在IDD发生过程中,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铁死亡、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等信号通路显著富集 (图1)。

2. 椎间盘退变(IDD)患者的免疫细胞分析
采用CIBERSORT方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估计两组血液中22种免疫细胞的相对比例(图2A)。中性粒细胞在IDD患者的血液中异常上调,而γδT细胞下调(图2B)。还分析了各样本中免疫细胞的表达情况和比例(图2C-D)。

3.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及椎间盘退变进展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MRGs)的筛选与验证
进行WGCNA分析,将所有基因归纳为不同的共表达模块,评估模块-性状关系热图,其中grey60模块相关性最强。将IDD组中的差异基因DEGs、grey60模块中差异基因和KEGG数据库中的750个LMRGs取交集,得到10个基因 (图3B)。基于这10个基因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来验证这些基因的预测能力。利用验证集验证这10个基因在正常和IDD患者椎间盘(IVD)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图3E)。其中CYP27A1、FAR2和CYP1B1被鉴定为中心基因,而CYP1B1是与IDD临床性状的相关性最强的基因。



4. 基于CYP1B1的功能分析及免疫浸润分析
验证集中CYP1B1均显著高表达(图4B),将IDD患者分为高CYP1B1组和低CYP1B1组,GESA分析显示富集在多种免疫相关通路(图4C-D)。还分析了免疫浸润与CYP1B1表达的关系,发现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与CYP1B1表达呈正相关,而γδT细胞与CYP1B1表达呈负相关(图4E-F)。

5. Nomogram椎间盘退变预测模型的构建
基于3个LMRGs的表达水平,构建预测IDD进展的nomogram模型,证实了模型对IDD的预测能力(结果未展示,感兴趣的找小云要原文哦)。
总结
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就知道非肿瘤疾病也能分析免疫浸润啦,方法与肿瘤类似,如果你关注的疾病是非肿瘤,快来分析一下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吧!筛选出关键的免疫细胞,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后续的实验课题哦。
小云有话说
如果您想设计免疫浸润相关的课题思路或者生信分析思路,但是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可以提供如下帮助:免费评估(只要提供疾病即可)、腹诽设计、生信分析和实验项目实施等。欢迎咨询小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