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能顽强崛起,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元气课代表来啦!每次的公开笔记都力争比之前做的好!把一些术语都用蓝色啦!不懂的话可以翻到前面蓝色部分来看解释(旁边也会有)~
欢迎大家在笔记下面评论提建议或者感受和想法/发表视频配合笔记食用之后的感受!
希望我做的笔记可以方便大家观看视频的时候没有疑惑,也可以不只是光刷了视频,免得过后就忘记了内容鸭--可以收藏起来方便日后翻看
--------------------------------------
目录👀和视频小结
一、所长的经历+中国学+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概念和经历感受
00:00 中国学 论坛克罗地亚学者引入“东欧”
00:51 中国学习东欧的热潮
01:22 内部分析中国和前东欧
01:28 外部分析中国和前东欧
01:41 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线图-说明中国的成功
二、中国是怎么做到的?这些是怎么发生的呢?
02:15 最底层的动力--科学“涌现”
系统科学把这种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称为 整体涌现性(whole Emergence)涌现性就是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
02:22 三角形和直线的迭代图示举例
02:41 类比中国(过去长期迭代)--实事求是很难
03:29 回顾中国的革命历史
03:51 北航的张文木教授讲历史-欧洲作战方式的借鉴(和蒋介石大战时)
04:12 湘江之战
04:17 毛主席的“游击战”打法
游击战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山地当碉堡
04:32 毛主席和张国焘的两套打法
04:52 总结革命:困难本身就是发现真理的加速器!
05:10 中国转型之路-双轨制
05:21 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看待中国--坏学生
05:44 历史上开宗立派的“坏学生”
05:49 “好学生”前东欧
06:24 各国转型后十年的结果
06:46 过去主流经济学家的看法
07:12 土办法就是最好的方法-FOR CHINA
三、传统经济学理论和实际上中国的成功
07:33 经常备受质疑的西方经济学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由 尤金·法玛 (Eugene 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 数学期望值 总是为零。
07:52 美国和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实施与违背&出现凯恩斯主义
08:15 2020年美国 历史轮回后的做法
08:32 最近十年西方对于中国的研究和看法
08:59 为什么欧美的会不适用?经济学和科学?和解析解(唯一解)?
09:35 发达分界线
10:14 其他的发展中国家
四、对于普通人的启发10:21
(这里课代表进行总结)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要做到“合”
- 实事求是
(时间点写的是大致一样的,按动笔记的时间点按钮可能会早几秒钟)
--------------------------------------
一、所长的经历+中国学+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概念和经历感受
源自:世界中国学论坛

中国学:China Studies 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中国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世界中国学论坛:高规格国际学术论坛,今年是第九届。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参加论坛的学者规模⬆️,同时线上线下参加会议。来自欧美日韩 东欧 东南亚 非洲等等--各国文化不同,这里可以听他们对中国发展变化的观点和看法。
eg.克罗地亚亚籍学者 白伊维:站在东欧国家角度,比较过去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前东欧和中国,且都同样经历“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但今天却结果不同。

东欧--中国曾经学习过,但东欧存在问题--自由化没有建立稳定的投资环境❌+导致通货膨胀❗️→侵蚀了民众储蓄。
东欧最大变化:发生在政治制度瓦解后➡️社会问题
国家资产私有化➕社会安全网和国有企业的崩溃⬆️
中国:度过了所有考验--让欧美学者费解--当初东欧起点比中国高。

内部
前东欧:初步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
中国:以农为本,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

外部
前东欧:欧盟支持--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多
中国:自力更生

40年内,中国后发先至➕与东欧差距越拉越大

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

现在,对比东欧和中国:中国当之无愧“转型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二、中国是怎么做到的?这些是怎么发生的呢?HOW?这些怎么发生?
表面
✅明智的中央政府 ✅活跃的地方政府
✅勤奋的中国人民 ✅巨大的人口红利
✅渐进的改革方案 ✅管控的货币金融
✅民间的教育重视
最底层的动力
跨界参考复杂性科学“涌现”的过程
--看起来纷繁复杂,其实可以从最简单的内核演变而来。
最简单的内核
一条直线➡️出现第一个三角形(图形还很简单)➡️在线段上不断复制三角形(图形会越来越复杂)

三层迭代⬆️可以出现丰富的雪花形状
30层➡️无穷复杂
类比👀中国
百年几十次迭代➡️不能❌停在表层找原因--会远离真相
✅只能追溯底层找本质--逼近现实(最初的三角形=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很难
尤其:受过高等教育--大量理论知识
最大困难:实现“黑格尔辩证法”的“正反合”
正:掌握理论
反:从现实出发➡️理论的相反面
合:使用+抛弃理论=灵活变通 因地制宜
回顾中国的革命史
共产党实事求是的能力一直都有!
走过无数弯路 付出血泪的教训磨出来的

eg.1932年⬆️他掌握欧洲战争总结的完整军事理论
VS 毛泽东当时的军事理论🔙显得土气又粗糙(被李德看不起)
北航的张文木教授讲这段历史:
欧洲作战方式--平原作战战术
李德搬到中国的西南山地又创造条件,但山体本身可以庇护的作用没有派上用场,还要红军建堡垒在平地和蒋介石决战。
结果,蒋介石也用的欧洲平原打法。
双方:没有差异,都打阵地战
这样,共产党根本就打不过了。
湘江之战 中央红军8万多人,打得只剩3万。
⚠️这就是没有理论结合实际最好的例子
毛主席打法--游击战

山地里,把群山当成碉堡(不用修)--游击战天堂
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为共产党带来打不死的生命力
1⃣张国焘:根据逻辑--南下川康
2⃣毛泽东:根据国情--北上陕北
最后兵分两路,1⃣几乎全军覆没
困难本身就是发现真理的加速器!
困难的时候,到处都是问题。觉得自己正确就要去解决问题!能不能打,就立马见分晓。
富足的时候,到处都是资源;即使错了也能用资源缓解问题--难看出决策的正确与否。

中国转型之路--两条腿走路🚶/双轨制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开放+管制
✅学习先进经验+不全面推广(开放特区)
-----------------------------------
三、传统经济学理论和实际上中国的成功
古典经济学理论
(很多国外学者过去一直认为中国会崩溃的原因)
双轨制➡️严重资源扭曲➡️腐败 寻租➡️让稀缺资源流入低价值产业
但中国就是没有崩溃,像成绩好又不听话的“坏学生”

历史上的“坏学生”最终都成为了开宗立派的“大家”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

前东欧➡️先进理论“好学生”
➡️第一天就使用了“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休克法”
华盛顿共识主要思想:政府的干预和扭曲应该被取消,要创造一个高效 开放 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才能实现良性经济增长
休克疗法:改革必须直截了当,用极快的速度实施。如果不能快速实施就会造成大量腐败,然后摧毁社会。
--华盛顿共识的一个版本,东欧和苏联实施的;很“自洽”,是当时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
转型最后的十年
🎐实施休克疗法的国家都发生严重的通胀和衰退
俄罗斯🇷🇺:通胀率-每年超过150%
乌克兰:通胀率-每年超过200%
(通胀率是通货膨胀率--越高,钱💰越不值钱,购买力越低)
独联体国家:产量下降50%
中欧 东南欧:GINI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 GAP越低越小)从1987年的0.23➡️1998年的0.33
🎐中国
转型的前十二年
➡️GDP(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9.0%
➡️贸易额 每年增长15.4%
大量主流经济学家
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 非常不看好
1988年,中国出现过严重的通胀
主流经济学家都建议:国家要提高利率,回收流动性
中国政府:维持利率不动,直接砍项目-(简单直接)-造成很多烂尾工程--没有做完就停止了--更多学者批评中国
事后证明:土办法是最好的办法
1988年,全球人均GDP约3749美元,中国人均GDP才283美元(十分之一都不到)
当时资本极其匮乏,中国国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旦提高利率,国企会大量倒闭➡️失业潮➡️社会动荡
(西方学者完全看不到)
西方自己的主流经济学 经常受到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经常受到质疑
①索罗斯《金融炼金术》:对有效市场假说极度嘲讽

②格雷厄姆(左)和巴菲特(右):用“市场先生”比喻➡️调侃有效市场假说假说

③瑞达利欧 纳西姆塔勒布 吉姆罗杰斯(投资场上真正成功的人)都认为:主流经济学漏洞百出
美国违背自由市场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催生“反自由市场”的凯恩斯主义
当时美国股市崩盘 失业难产(视频的字幕好像这里打错了)产能过剩 需求不振
如果不改变自由市场,经济陷入通胀漩涡❗️

凯恩斯主义:政府主动出击 干预经济 投放资金 创造就业➡️在30年代拯救了美国
直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才被自由市场经济重新取代。
50年后的2020年(历史轮回)
拜登政府又启动了政府➡️大规模干预
“现代货币理论”等主流经济学眼里不入流的理论➡️成为了主流
发达国家用自己的理论还在一直变来变去,中国就只能几十年如一日--只用一套方法论(打西方的脸)
【课代表有点不同意 或者说这里可能所长并没有完全了解经济学吧?感觉讲的糊糊的。】
整理一下,总体就是说西方对待中国看的不全面且存有偏见并没有实事求是对待自己国家一样换位思考中国的做法
最近十年
西方才意识到:实在没有什么理论能够解释中国的发展
所以只有一种解释:中国正在产生自己的理论

习主席: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并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
为什么欧美的经济学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 在中国 东欧 拉美国家时,不太适用?

社会科学并不是科学,但是很多社会科学家却希望它成为科学(解析解--唯一解)。
科学里面的麦克斯韦方程 牛顿三大定律 热力学三大定律 香农三大定律
--让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羡慕--执着于在“不可能”产生普适真理的地方,总结和推广普适真理。

跨过了“发达分界线”的发达国家:在对数函数形态上收敛
--都有着相似的经验(都是白天鹅--发明洗白天鹅的理论)

在发达分界线以下的国家:对数函数形态是离散的,⬆️有着不同的禀赋和国情(五颜六色的白)--用洗白天鹅的理论➡️毛洗掉了也没有变白。
差异大,那就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此好像并没有深刻理解
--------------------------------------
四、对于普通人的启发
每个人进入社会的时候带着不同的资源禀赋
有的人,大一就6位数闲钱➡️投资
有的人,毕业十年后才能攒够婚房的首付
有的人,天生学霸随便考年级第一
有的人,阅读障碍拼尽全力勉强及格
有的人,开局和美国一样是富三代
有的人,开局和中国一样是穷三代
穷三代完全照搬富三代经验➡️水土不服
开局就很难的年轻人,学习中国发展壮大自己的方法论会很有用🧐--辩证学习 的成功者经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成功者的公开经验要学,但不能迷信,不能完全照搬!要客观分析自己的处境。
听高手的意见,走自己的路。





(所长说的分析经济学部分 可能有点太过绝对了)

喜欢视频和笔记的话,请亲点赞收藏投币转发三连👀
对笔记有什么建议可以在下面的评论里告诉我~
也可以看看我投稿的其他视频公开笔记 和视频/专栏/音频呐
我是争取每次记笔记都比之前进步的元气课代表🔮
2021/10/20 17:30多开始写(中途吃个午饭)到20:38写完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