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的读书笔记
本书分为3个部分,15个知识点。
这本书更多的“心法”,说了很多东西,但是不太直白,能悟到多少看个人。(我个人是有点看不太懂,也许是因为译制书,也许是我水平有限)
总的来说很不错,就是不太直给。
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更适用于短篇、电影剧本。(长篇当然可以按照本书的方法去写。)
这本书更注重主人公心理变化。
有案例从始贯穿至终,带我们去理解。
书中对于书中观点的阐述还是很详细的(有的是有点抽象)。
这本书我觉得不适合,一开始(新人)去看。(不太好理解)
每一个知识点结束,都有对应的小作业。(如果按照书中的去做,应该能学到更多)
关于我写的每个部分内容,有些为书中原话,有些为我个人理解和补充。
第一部分 真正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的
1. 故事:大脑的解码器
故事概括起来:故事就是关于所发生的事如何影响某个人达成艰巨的目标,如何改变他的内心。(原话)
读者会很自然的将自己进行代入主人公的角色。
让读者时刻保持“好奇心”很重要。(主人公发现自己被绿了,他要怎么做?)
2. 谬论:我们学到的写作知识都是错误的
讲故事的能力,大家都有。并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学技巧,不需要咬文嚼字,也能创造出精彩的故事。
不要自由书写,会让你的故事平平。
要创造难题(棘手的突发事件、焦灼的危机处境、难以躲避的挑战)、让主人公解决难题。
初稿的第一读者就是你自己。(尽管可能存在各种问题,但是还是很棒的)
少写一些你不会写在书中的主人公的故事(比如主人公小时候的事,或者是未来的事)
更多的关注当下主人公的故事。
别太关注于故事结构(大纲)模板什么的。
读者看小说是看你的故事不是你的华丽的辞藻。
重点来了
直接切入正题(没有人会从主人公是个婴儿开始写吧,或者事情的开端开始写)
从中间开始写,同时也得快速的交待中间前发生的事情。(前因)(就像破案子的电影,不都是从第二个、第三个案子才开始入手调查的吗?)
第二部分 创造故事6w原则
3. What if:打破“万一……怎么办?”的思维惯性
万一明天太阳不会升起,我怎么办?(为此写了一篇小说)
在寻常生活中找不寻常之处,开始写。(是不错的点子)
故事要有主旨,这很重要!
故事的核心是什么、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故事。(爱国、爱情、友情、和平、亲情……)
如果说你要讲一个爱国的故事,中间有个故事有人因为大爱(爱国)而放弃小爱(爱情)就合理。反之因为小爱而放弃大爱就不太合理了。
所以说一定要搞清楚你的主题(主旨、核心思想、你究竟要阐述什么观点)
所有的故事都得围绕主旨去讲。
比如说一个爱国的电影,讲了三个故事:1.爱国和亲情的选择(报名参军远离故乡)选择爱国2.爱国和爱情,选择爱国3.爱国和友情,选择爱国。
这样几个故事主题(主旨)特别清晰,都是讲爱国。
一个有趣的念头、设想
一个天性爱说谎的律师一点谎言都无法说会发生什么?《大话王》电影
深挖这个有趣的念头,找出你要表达的主旨
是讲述刻骨铭心的失去、追悔莫及的遗憾,或者是人物要做出一个力挽狂澜的抉择。
还是拿《大话王》举例
念头上面有了,主题是亲情。
主题是亲情,那么一开始主角得是一个忽略亲情的人,因为儿子生日许愿让父亲不能说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后意识到了亲情的重要happy end。
4. Who:你要彻底颠覆“谁”的生活
要有一个主人公!围绕主人公进行展开故事情节。
主人公是我们进入故事的入口。(是在把主人公当成自己在阅读、在体验)
故事靠人物驱动。
主人公的“非他不可”。(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的主人公,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5. Why:你的主人公究竟“为什么”在意
主人公的一切来自于他的过去。(性格、家庭、教育、环境)
发生的事情和主人公的预期大不相同、各种问题打得主人公措手不及。(读者就喜欢看这个,平平无奇的生活是日记)
多问“为什么”,将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主角为什么要这样做?)
所有的主人公都即将陷入两件事之中,主要精力都耗在这两件事上:
*深藏的欲望——他们渴望已久的东西
*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信念阻挡他们去实现这个愿望,让他们心生恐惧,不断退缩。
我的个人理解的话,就是可以设置两个欲望(渴望)。
一个是浅显的渴望,一个是深层的渴望。
举例说明:一个单身许久的男性,浅显的渴望为:他想找个女人。而深层的渴望是:他渴望被爱,也渴望去爱别人。
知道了主人公的渴望,还得知道他为什么渴望,对他意味着什么?(单身不行吗?他渴望女人的原因是什么)
主人公的“错误信念”。
(主人公觉得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无比正确的,可能有所谓的成功案例,但是在读者看来是错误的)
举例:相爱的人,因为各自的身份、背景、或者得了癌症什么的,而折磨着对方。(想分手什么的)
6. Worldview:主人公的世界观
主人公的世界观要围绕你的故事去写。(你写什么样的故事,对应的一些什么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通常是不会变的。
你的故事缺乏张力,是因为你没有找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欲望、渴望)
描述物体、人物的时候,注意是否是主人公的视角!
借主人公的视角进入小说,以及每件事态发生时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是什么?将这些想法体现在小说的每一个段落。
找到人物过去的那个决定性的瞬间。(杀人狂为什么成为杀人狂,是因为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XXX的一件事影响了他)
在写任何场景的时候问自己4个问题:
*进入场景之前,主人公有什么样的信念?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信念?
*在这个场景中,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在这个场景中,主人公所期望的事情将会如何实现?
7. What next:完美的因果关系
现实可以毫无逻辑、没有因果、没有答案,小说必须要有逻辑、因果、答案。
用因果去连接你的每一个事件。(情节)
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因此导致了另外一件事。
渴望和恐惧是一个东西。(如果渴望的是金钱,那么恐惧的就是失去金钱)
8. When:给你的主人公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
让你的主人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必须要去对抗。
不要对你的人物心慈手软。
想一想你所要表达的主旨(主题、核心思想)是否诠释到位了。
你笔下的人物,所代表的可能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某种群体、某种象征意义。
你的“难题”是否可持续发展,从小说的一开始到小说的最后。(是否能一步一步的推向故事的高潮)
“难题”最好越来越难!让主角“每况愈下”。
(并不是指一个难题,也可以是由这个“难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不要让你的“难题”之间断了衔接。(就是在一个“难题”要解决的时候,提前埋入一些下个“难题”的线索)
断了衔接,会怎么样?读者就弃坑了呗。
不断衔接也很简单,就是在“难题”里放一个小支线任务,比如顺便救了一个老头,老头给了一个令牌,某某学院的出入令牌。主角正好也要去。主角把这个“难题”解决完,下一个“难题”在学院等着他呢。
简单讲一下主角行动力的问题。
主角有行动力(勇敢、正直、嫉恶如仇)
遇到事情主角自然就出手了。
主角没有行动力(胆小、懦弱)
遇到事情主角能不出手就不出手,万不得已才出手。(我们就需要创造那个“万不得已”的环境)
主角为什么要那么辛苦,你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容易被读者喷。举例:主角都那么有钱了,还穿的破破烂烂?被保安看不起?主角那么牛逼了还要自己亲自动手?)
主角为了活命、为了救爱人、救亲人、为了变强自保这些理由都是可以的。
当你的“难题”不断的升级,也是有好处的,你可以清楚的知道接下来应该发生什么。(可以让你清楚知道哪些事应该写,哪些事不应该写。可以更好的抉择。)
检验“难题”
1. 是否可以从第一页延续到最后一页
2. 这个难题促使主人公内心发生变化了吗?小说要讲述的其实就是这个变化
简单总结第二部分内容:
一个主人公,需要有一个错误的信念(渴望,欲望),一个过去的重要事件导致了他形成的错误信念,转折的重要事件促使他去改变。
第三部分 为主人公的内在挣扎创造一个外部刺激
9. 开篇:小说开头与故事蓝图规划体系
保持场景间的连贯。
结果要合情合理,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结果,就选择读者期望看到的结果,或者害怕不想看到的结果。(这都更容易让你的读者接着看下去)
为什么这个场景是必要的?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每一个场景必须引发一个难得的变化,这种变化提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外部就是各种:环境、身份、地位、金钱、场景……)
一个场景中,尽可能发生多的事情。(就是让你的这个场景更有意义)
10. 真正的顿悟时刻:你的故事在哪里结束
结局的意义是之前发生的一些所赋予的。
结局就是最后一个“难题”的解决。
“顿悟时刻”在“难题”之前,(忽然悟到了什么,然后就充满了力量,打败了最终“难题”boss)
通用事件让主人公一步一步的走向“顿悟”。
看小说就是看主人公如何面对“难题”,以及面对“难题”时的解决方案。、
衔接的每个过程不要断了,不要让读者忽然间弄不明白了。(不理解发生了什么)
主人公的内心,是他行事的准则。(而你要写出来,清楚的告知读者。主人公面对了什么,内心的抉择,下定的决心。从而使人理解主人公。)
把主人公赶出“安全区”,这样有助于他醒悟。
安全区:指各种东西,比如幸福美满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安稳的生活、友善的邻居、熟悉的环境……
11. 构建蓝图:串联起游离的各个部分
先别急着写,先把你脑海中的场景串起来,敲定有些你认为重要的东西,检查逻辑、因果,最后在写。
书中有教你如何去写“场景卡片”。
最好先准备五个场景和最后一个场景(结局),然后在开始写小说。
建立关于这个作品的文件夹,里面在建一些子文件夹。
1. 关键人物(人物)
2. 世界法则(故事背景)
3. 想法清单(一些你还不确定的想法)
4. 随机场景卡(任何所有你想到的场景)
5. 拓展场景卡(有用的场景、但是故事中没有用到。(番外什么的))
6. 场景(故事中真实用到的场景)
场景:是指一个画面,有人物冲突、故事情节。
4、5、6像是一个筛选,4就是所有的,5就是筛选后有用但是目前可能用不上的,6就是目前这个故事用得上的。
12. 以退为进:如何从过去中收获情节
想想你一开始主题,别根据某些情节而写跑题了。
而是要让你的情节围绕你的主题去写。
(举例:你要写一个乞丐成为有钱人的故事,你写成了乞丐追求美女的爱情故事,走题了。如果改成追求的美女是个富家女,那么就没有走题。)
要让你的事件有意义,你的目标分为两个层面:
*确定这个事件会引发下一个事件,事态会愈发紧张、接连不断、冲突不断升级
*把每个事件都与主人公内心的矛盾联系起来,通过分析背后的原因,了解如何进步一触发下一个事件。
谎言和秘密:谎言是为了守护秘密。(谎言:我喜欢女的。秘密:我是个基佬)
13. 故事逻辑:保证每一个“是什么”背后都有一个“为什么”
情节的三重考验:
为什么我的情节需要这件事发生?
从逻辑上看,为什么他可以发生?换句话说。它具备发生的可能性吗?
从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来看,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
“是什么”导致了“为什么”。
是被人诬陷导致了家破人亡。(为什么家破人亡,是因为被人诬陷)
14. 故事层次:次要情节、故事线及次要人物
给次要人物(配角)准备一个背景故事。(这样的话,次要人物你才能写活)
什么是次要情节:
1. 发生的某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在未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举例:功夫电影,小时候遇到了乞丐,乞丐给了他一本如来神掌)
2. 次要人物发生的事情。
你可以写关于“XXX人物的次要情节”。
次要人物也是有他们的行动线、目标、计划,但是他们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你可以简单的给次要人物设计一个计划)
创建次要人物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主人公的故事提供便利。(有的是帮助主人公的精灵,有的是制造阻碍的女巫。)
次要人物可能都并没有出现。(举例:乞丐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900块。某一天他看到电视上有寻物启事,找这个钱包,钱包里有他逝世女儿的唯一的一张照片。或者是他从别人口中听见了有个人寻找这个钱包。)
但你觉得某个人物过于单薄的时候,可以为他写点背景故事。(他的渴望、他的目标)
15. 坚持写下去:故事的螺旋进展
让隐含的信息现身的三个秘诀:
*你的主人公必须从他注意到的一切事物中总结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我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该怎么办?)
*每一页都必须饱蘸情绪(内心矛盾、纠结、转折要自然)
*你必须留在主人公主观思维惯性里(主人公自己看来是正确的,别人看来可能是错误的。)
场景卡片,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制定属于你自己的场景卡片)
可以很快的梳理你的故事,很快的定位到你的故事,可以更快的进行(调整)。
当然了,你也得不断地去更新你的场景卡片。(你很容易灵感一来就写偏了,有时候偏了会更好,那么你就要把偏的内容更新在你的场景卡片上。)
场景卡片,相当于(细纲)

举例(我随便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