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
2015年12月28日,俄总统普京签署第666号总统令,从2016年1月1日起撤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其权力职能移交给新成立的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与联合火箭航天公司合并组建,成为俄国防工业领域的第3家国家集团公司。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是政府管理机构,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这是近期俄航天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颠覆了俄罗斯航天领域此前进行的政企分离改革进程,使航天管理更加集中,并为进一步拓展商业航天奠定基础。
发展历程
俄罗斯航天工业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危机,科研生产实力下降。俄罗斯在天基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已经明显落后:各种卫星关键电子元器件需要大量进口,民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性能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天基预警系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卫星尚未完成星座组网,成像侦察卫星数量不足,仅能满足战略侦察需求,同时俄罗斯火箭频繁发射失败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
2012年5月底,在国防工业大规模调整改革的背景下,航天改革拉开序幕。在政府多个部门参与下,经过一年半的讨论,俄罗斯2013年12月颁布总统令确定了新的改革方案:继续保留俄联邦航天局作为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落实国家航天政策、编制行业规划,行使民用航天订货方的职能,并直接管理少数重要的基础科研、航天发射保障和宇航员培训等机构;新成立联合导弹航天集团公司(URSC),该公司将航天领域绝大多数研制生产力量,包括战略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卫星、深空探测器及载人航天器等最终产品和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配套产品研制生产企业纳入旗下,集中承担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任务,实现政企分离;航天企业国有资产归联邦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
2015年1月,在部分航天企业资产评估转移等调整改革工作尚未完成之际,俄又决定撤销航天局,成立政企一体的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相关法案于2015年7月通过。2015年12月28日,俄总统普京签署第666号总统令,自2016年1月1日起撤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此前成立的联合导弹航天集团公司作为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成员单位仍然保留,其职能削减为实施企业战略改组、优化产能、推行现代化的生产体系等。
研究领域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是以俄罗斯联邦名义依法对航天活动进行国家管理和领导的航天研究、开发和使用的全权管理机构,全面继承俄联邦航天局的各项职能,主要包括:落实国家航天政策,依法管理航天活动;提供航天领域的国家服务,管理国家财产;组织航天科研生产;维持、发展格罗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进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国际合作;管理协调拜科努尔发射场和东方发射场。此外,还要为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为国防订货、国家各项计划的完成提供保障等。
组织机构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拥有原联邦航天局职权,同时拥有联合火箭航天公司及其下属企业,联合火箭航天公司几乎囊括了俄罗斯航天领域内的所有企业、设计局与科研单位。公司内部采用企业化的结构和运作方式。集团管理层由监事会、总经理和理事会组成,设审计委员会监督集团财务活动,共设有31个部门。监事会是集团最高管理机构,11名成员主要是来自政府各大行政部门的高管。其中,5名由总统提名,5名由总理提名,另一名为集团总经理,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总经理主持日常业务,对下属各股份制公司董事会的国家集团代表下达指令。
发展方向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于2019年11月发布《2019~2025年创新发展计划》,计划通过研发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发展公司基础设施以及与企业、高校和初创企业发展开放创新的模式,以提高空间活动的效率。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发布的创新计划,主要完成以下7个方面计划目标:
为火箭和航天工业组织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领先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确保将创新技术转移到相关行业,包括在产品的多样化方面;
逐步减少外国产品在火箭航天技术开发、制造、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作用;
建立和发展外部和内部创新生态系统,包括为私人投资者参与联合创新项目创造有利条件;
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利用中小企业主体的潜力开发和创造创新技术,生产创新产品;
创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产品、工程和服务);
发展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及其组织的人力和教育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