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手机装一台"冰箱",一加18W散热背夹体验评测
虽然立秋了,但2022年的夏季的炎热感受确实让人久久不能"忘怀",40℃+的天气持续了好一段时间,环境温度暴增,我们的手机发热也迎来了大考验,反正那段时间我是不太敢用手机玩游戏了,真有点烫手,后来入手了一加18W冰点散热背夹,才恍然大悟,相见恨晚呀,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款产品的体验感受吧,虽然立秋了,如果觉得这就是要的产品,那么一百多的价格,备一个也是不打紧的嘛。
一、开箱:
一加18W冰点散热背夹的包装还是很"一加"的,红白相间的颜色搭配,跑车般的造型,辨识度已然很高,从包装上就能看到产品的渲染图,而红色文字渲染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褪去包装后,我们能够看到配件有一根Type-C数据线和一份说明书,然后就是一加18W冰点散热背夹本尊了,酷黑色感觉比冰白更加沉稳一些,大家觉得呢?
二、产品细节:
外观方面,一加18W冰点散热背夹和市面上大不多数手机散热器的造型相差不大,都是采用背夹式设计,将散热区域与手机背面贴附使用,一加冰点散热背夹的做工还是比较将就,细节处理也很到位,中间散热风扇和散热片都刻意设计成红色,与一加的品牌文化呼应上了,底部设计有一个type-C充电口,顶部则设计有一个三档开关。
一加18W散热背夹的背面设计,虽然咋一看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但给人的感觉是特别的神秘、科技感十足的味道,几个地方红色的运用恰到好处。
三、实测体验:
这款背夹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挑手机",实测92mm以内宽度的手机都能夹持住,相比专用接口的背夹来说,这一点还是很友好的,大家说呢!
重量方面, 一加18W散热背夹实测是111.8g的重量,如果增加数据线的话重量会有说增加,但整体使用感受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阻碍感,尤其是相比笨重的游戏手机,一加Ace Pro+散热背夹的重量整体感觉还好,毕竟也就打游戏的时候使用,平时不会长时间夹着使用,所以问题不大。
实测方面,看到很多博主已经做了游戏降温实测,不过总感觉游戏发热并没有拷机升热来得快,所以我们直接用一加Ace Pro+安兔兔拷机模式来说进行测试。
45分分钟拷机模式,初始温度显示为33.9摄氏度。
不到6分钟的拷机模式下,温度提升到了38.1摄氏度,升高了4.2摄氏度。
实测手机背面温度最高处40摄氏度。大家都知道搭载骁龙8 Gen1 Plus的一加Ace Pro 已经成功摘掉了"火龙"的帽子,所以实际在夏季拷机也不是那么发热,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过毕竟是满负载,温度升高是可以明显感受得到的。
15分钟后开始上背夹三档最高模式下记录(实际10分钟左右做了一次背夹降温,但没有做好记录,所以从15分钟后进行一个边拷机边降温的一个记录测试,请见谅)。
大家都知道拷机最高温度一般都是在中间时刻最高,在拷机模式下,12.05分钟的背夹散热,温度从38.5摄氏度降到了32.7摄氏度,降温5.8摄氏度,要知道这是在满载拷机模式下的状况,持续发热的情况下进行降温,这个表现非常牛了。
实测正面屏幕表面温度35.6摄氏度。
取下背夹实测表面最低温度为竟然只有22.9摄氏度。
背夹接触面温度19.6摄氏度。
一加18W散热背夹给我的世界感受就是"降温看得见!",得益于18W高功率,定制级双TEC制冷片的夹持,1800平方毫米的大散热面积,散热速度快,降温效果明显。 那么一加18W散热背夹被非一加产品的使用是不是有很大的效果呢?一起来看是不是能驯服"火龙888"吧!
大家知道,"骁龙888"是继骁龙810之后的有一大败笔,是"火龙"的继承者,发热程度令人发指...手头正好有一台MI11搭载的就是骁龙888处理器,这颗火龙的存在直接导致夏季是不敢使用了,真怕"烫伤",用安兔兔拷机,14分钟直接到达了44摄氏度(45摄氏度会自动保护),这个时候我们用一加18W散热背夹来散热一起看看效果吧!
直接使用一加18W散热背夹,并且没有关闭拷机软件,9分钟的时间,温度直接下降到了36摄氏度,并且要知道这还是拷机模式持续运行中哟,这个成绩,再热的火龙888是不是也被降服了呢!所以并非只有一加手机才适合入手一加18W散热背夹,只要你的手机能被一加18W散热背夹夹得住,那就放心入手吧!
其他功能方面,一加18W散热背夹设计确实比较小巧,也不影响吃鸡手指手柄的加持,噪音方面,一档是比较安静的,2/3档能听到明显的风扇声音,档整体可控,尤其是在游戏背景音乐下,这个声音是能被埋没的,其次一加18W散热背夹还支持"风扇防夹"功能,风扇叶片卡主会自动停机保护,不至于伤设备。
有了一加18W散热背夹,实际生活中打游戏当然是首当其冲的"护机神器",各种大型游戏尽管来,温度超过40摄氏度算我输!
当然除了游戏玩家之外,直播散热也是不错的选择,和游戏一样,调用摄像头的资源消耗绝对也是发热能手,有了一加18W散热背夹就能从容应对了;当然对于日常使用也可以用一加18W散热背夹来进行一个散热,用一档模式按键又能起到一定散热效果,还是很赞的,要是设计一个桌面支架结构那就完美了;
一段时间的体验下来,一加18W散热背夹给我的感觉是散热背夹界的"天花板",满速功率下运行,相当于在手机背面贴上一块十多摄氏度的冰块持续的降热,你说的手机还能"火气十足"吗?哪怕是骁龙888也是遇到了真对手!